摘要:2017年4月国网锦州供电公司开始全面贯彻执行国网(运检/3)829-2017《变电运维通用制度》,公司上下全面学习和执行新的制度,截至目前,变电运维管理细则已经扎实推进、全面展开,运检质量总体平稳有序;近两年来,公司进一步深化变电运维通用制度管理模式,探索与精益管理的融合,形成适应公司发展、基于制度管理和评价的一体化精益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变电;运维通用制度;精益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给电力变电运维技术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电子元器件的相互联系作用,造成运维过程中潜隐着一些危险点。在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的情况下,建立完善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预测防范机制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意义重大。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复杂而又高危的变电运维工作,更需要强化变电的运维管理,变电检修中危险点的预测预警工作和安全防范措施对变电站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一、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
(一)倒闸操作
变电运维中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不同运行状态做出相应的举措,电力系统运行分为正常运行状态、检修状态、故障状态和备用状态。备用状态又分为冷备用、热备用、国民经济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等。倒闸操作是进行电力系统的状态切换。首先要填写倒闸操作的操作票,为倒闸操作做好基础,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现实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倒闸操作人员不应该会出现擅离职守、跳项操作等不正当的操作,而应该各司其职尽职尽责,把变电运维的安全工作做到位。
(二)变压器管理
变压器是电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变电设备,在检修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检修规范,并提供完善的维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变电运维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使地区电网运行安全性免收损害。根据以往调查资料可知,变压器检修操作危险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a.对空载变压器切合操作时,因为总电路并未实施断路处理,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电流,使变压器绝缘保护层受损,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可逆损害;b.若变压器空载电压数值不断变大,同样会导致变压器绝缘体受损。因此,检修人员在管理变压器时,应对空载数值变化予以重视,以避免对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三)直流回路管理存在危险
直流回路的操作是变电运维人员最常会进行的操作,但就是这种经常进行的常规性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危险。一旦工作人员没有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直流回路的操作,就很有可能使一些行动装置和保护装置出现一些误动作,这样一来,便增大了电力运行出现安全事故的机率。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直流回路操作的工作过程当中,一定要以相关的规定为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切实降低电力安全运行事故发生的机率。
(四)不可抗力的危险点
当异常天气发生时,将会对变电运维管理造成极大的潜在挑战。在较为寒冷的冬季,导线便会出现过紧现象,同时设备油面也会明显降低,出现过低现象;在较为炎热的夏季,导线则会出现过松的现象,设备油面会明显升高,出现过高现象;在大雾天,设备便会发生晃闪;当雷雨天气出现时,设备则有可能会出现突然故障;当暴风、龙卷风等天气出现时,一些杂物、引线等则会被吹起,出现缠绕等情况。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引发事故,所以在实际情况中,应根据天气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严格监督与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形势背景下变电运维通用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一)深化运检基础数据建设及应用,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1.建立基础数据维护及应用工作机制
全面筹划,精准推进。按照国家电网生产管理系统加强推进生产管理应用(PMS)基础数据建设要求,公司制定了《深化变电运检基础数据应用工作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系统架构、组织保障、工作内容及实施计划等,对各专业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细化各节点工作内容,明确完成工作时限。强化领导,明确职责。构建统一领导、分层把控的变电运检基础数据完善及应用组织机构,成立基础数据领导小组,协调决策基础数据完善及应用的重大事项;成立基础数据工作小组,变电运检各专业全面参与,明确基础数据维护职责。优化分工,严格把关。变电运检工作包括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和检修五个环节,验收向前期设计、制造延伸,检修向退役后延伸,覆盖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各个环节。
2.建设基础数据平台和实现数据关联
基础数据收集及完善。变电运检各专业间密切配合,推进PMS数据互通,落实基础数据应用,依托PMS建立健全监控主设备台账工作。通过批量导入、专业输入等方式,完成基础数据及设备台账的建模;通过与各专业掌握的基础数据及运行系统的逐一核对,确保数据的全面、准确。一是确定星级,确保核心数据准确全面。调研各专业应用需求,根据数据应用的重要程度,在数据维护时做到星级数据无缺失、审核到岗到人,保证核心数据的完整性与正确性。二是全面整合,完成基础数据采集和审核。完成数据采集后,按专业逐条审核,做到数据“审一条对一条”,对新投设备建立参数收集与变更流程,做到参数变更有痕迹,同时保证参数维护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二)集中分析决策,优化变电运检管理
1.为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基于PMS基础数据平台,实现设备基本信息与设备全寿命周期大事记的全过程管控,实现所有一次设备的全覆盖,为设备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设备管控模块包涵设备基本信息、设备投入管理、设备缺陷管理、设备故障管理、设备检修管理、设备历史数据功能,可以全面掌握设备基本信息、运行过程中的负载状况及设备投入、缺陷、跳闸、检修等过程数据,为评价设备健康状况及安排电网改造项目提供历史数据支撑。
2.实现运维检修检测数据的规范化录入和历史数据查询
基于基础数据和设备台账,开发新的运检日志系统,对于采用点选方式选择变电站、一次设备、人员、电压等级、时间等参数,实现了运检数据的规范化录入,直接调用基础设备台账,建立运检中设备缺陷、跳闸等信息与设备台账的关联关系,也为开展精准统计分析奠定基础。通过运检数据模块可查询设备基础静态信息和历史跳闸、缺陷记录、操作票、检修申请等动态信息,为检测维护人员及时、全面掌握待检设备的其他信息提供快速、全面的查询工具。
(三)以高效协作的管理为重点,优化变电运检业务管理方式
1.组织网络合理化,优化变电运检管理方式
变电运检的管理方式确定来源于变电设备运行状况信息、变电设备运行的检测数据两方面的基础数据,根据这两条信息可以确定最为合理最为可靠的运检管理方式。
2.精准编制计划,智能变电运检数据管理
面对数量庞大的变电设备运检维护计划需求以及日益严格的停电约束,需要变电运检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术分析水平,对变电设备运行健康水平做出最可靠的判断,提出高效率、高智能的检修检测计划,提高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结语随着居民对于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电力的安全供应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变电站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存在许多危险点,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预控对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极大地减少电力事故。
参考文献:
[1]邵军.论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
[2]李云启.关于变电运维中危险点控制的分析[J].科技视界,2012,(30).[3]邢巍.论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的危险及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论文作者:张世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设备论文; 数据论文; 基础论文; 操作论文; 危险论文; 台账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