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目的 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5年6月2346例住院患者,统计感染率,分析诱导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2346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108例,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医院感染;临床特征;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对于心内科住院的患者来说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后期治疗与干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严重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随着而不断上升。心内科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年龄通常也相对较大,机体免疫力或多或少会出现下降,因而这一部分人群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我院针对2013年4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情况以及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收集了2013年4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心内科2346例住院患者的相关的临床资料,在这些患者之中包括医院感染病例108例,男61例,女47例;年龄范围在37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18.3±4.8)岁;病程4~17年,平均(8.5±2.9)年,上述情况均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的相关标准相一致。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如表1.
1.2 调查方法
有针对性地对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根据上述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温情况、实验室检查状况与临床用药情况等来进行有效评定,确定患者是否为医院感染病例,并对医院感染病例比例、所感染部位、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新功能情况与侵入性操作等其他方面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8.0软件对于上述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以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2013年4月—2015年6月心内科患者在我院的住院例共2346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的病例为108例,感染率为4.7%,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54例战47.8%,其次为泌尿系统36例、消化系统12例、其他系统9例,分别占总数的32.6%、11.3%、9.2%。
2.2 病原学检测
108例医院感染患者的送检血液、尿液、痰液等各项检测标本共计102份,送检率为94.4%,共计检出元病菌78株,检出率为76.2%,病原菌分布见表2。
2.3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可得出结论,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通常受到以下几个因素(P<0.05)的影响。
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心功能、并发其他疾病、应用抑酸剂、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见表3。
3 讨论
3.1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在科技、医疗等方面的水平不断向前发展,导致我国心内科患者的病死率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在逐年发生递减。但是,由于心内科患者通常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功能不全、抵抗力较差以及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逐渐降低等情况的出现,因而,医院感染病例仍然作为我国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居高不下。根据我院的研究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46例中,108例发生了医院感染,感染率约为4.6%,这一比例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报道相符合,但医院感染却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的感染率。从感染部位来看,在研究中发现我国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多以呼吸道感染作为常见,这一现象考虑与心力衰竭引起肺毛细血管淤血、细菌的滞留与感染、气管置管、吸痰等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的关联。
根据我院的研究结果可以显示出,医院感染病原菌基本上以条件致病菌为主要类型,在条件致病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大,占总体比例的27.8%。调查进一步发现,诱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较大、住院治疗时间较长、病程长、心功能不全、合并其他疾病发生、应用抑酸剂、侵入性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等。以上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院感染的发生。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长,病程越来越长,患者的各项功能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或者病变,新功能的分级越高、供血量越是不足,住院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进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气管置管等具有侵入性的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结果,继而为细菌的侵入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如果诊疗设备遭到了微生物的污染,同时护理人员也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相关规范,则会大大提升交叉感染的风险。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但不会对感染率形成阻碍,反而会造成条件致病菌的继发感染及耐药菌株的增加。
3.2 护理相关对策
3.2.1切实完善医感染管理与监控的相关制度
为有效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比例的发生,医院应有效完善相关制度,在医护人员的定期考核中加入医院管理的相关规范,以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人员的相关操作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约束,提升其工作的规范性。另外,医院要针对感染科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在检查中发现到问题务必要及时解决、严格处理。除此以外,要实行一定的奖惩措施,对护理人员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推动与监督作用,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更加自觉地遵守医院的相关操作制度,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细心程度与责任感,进而有效提升整个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感染病例的关注度与管理意识。
3.2.2 开展积极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
各个医院应该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责任意识的学习讲座,向护理人员讲授有关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提升医院感染问题在护理群体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其对医院感染的重视承兑与了解程度。另外,也应积极推进护理人员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等等,随时帮助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对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对的健康教育,提升对健康的重视程度。
3.2.3 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
启封的静脉输入液体需要注明日期,抽出的药液在24小时后未使用应选择丢弃;留置导尿的患者,应学会定期消毒,每天2次,时刻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不要随意过度升高尿袋,以便出现尿液倒流而致上行性尿路感染;一旦患者可以自行排尿,应及时去除导尿管;定期留取尿标本行尿常规、尿培养,以便今早发现感染并合理使用药物。
3.2.4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院要有效建立并完善相关药物的使用固定,进而避免避免无指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前应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明确诊断,尽量避免经验用药,仔细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反应,尽快调整剂量与用药次数,减少耐药菌株产生,从而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较容易,但感染的原因相对复杂,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要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医院感染病情的发生,一方面要确保抗菌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在合理的情况下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确保在兼顾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感染。
参考文献:
[1]杨彪,何益萍,周妍,许伟源,孙勇,郭航远.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08:1536-1537.
[2]郑蓉,王平,黄薇.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2:2977-2979.
作者简介:
陈柳 女(1986年4月)心内科 硕士研究生 医师 研究方向:收缩性心里衰竭
论文作者:陈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医院论文; 患者论文; 心内科论文; 病例论文; 发生论文; 药物论文; 我院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