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治疗严重肾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严重肾衰竭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观察组行高通量透析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透析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严重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严重肾衰竭;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效
肾衰竭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会对机体全身代谢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进而可以引发全身功能性损伤情况,所以,需要及时地进行临床治疗。在严重肾衰竭的治疗中,血液透析疗法属于常用的治疗方法,旨在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替代部分肾脏功能,以维持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1]。本研究选取80例严重肾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8月~2014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严重肾衰竭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为33~75岁,平均年龄为(52.1±3.2)岁,病程为8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2+0.3)年,患者的原发病情况为: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为8例、13例、7例、12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为35~78岁,平均年龄为(52.4±3.4)岁,病程为6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4+0.5)年,患者的原发病情况为: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为9例、10例、8例、1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高通透性透析器(也即UFR=305m L/Kpa)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低通透性透析器(也即UFR=45mL/kPa)进行治疗。本研究中,两组透析治疗的基本条件均一致,每次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为 4 h/次,3次/周,治疗过程中的血流量为250 mL/min,与此同时,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β2微球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血红蛋白、24 h 尿蛋白)。
1.4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显著改善,且其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有大于或等于30%的下降;好转: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且其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有大于20%的下降;无效:治疗后,患者均未达到上述标准。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 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β2微球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血红蛋白、24 h 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如表2所示。
2.3不良反应
治疗初始阶段,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患者出现透析后乏力现象,但是伴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乏力感渐消失。本研究中,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
严重肾衰竭患者的主要病理表现就是肾功能急剧病,所以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现象,因而代谢废物和毒素会在其体内出现大量累积现象,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及时地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物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于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的毒素有着十分显著的清除作用,但是却难以彻底地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所以其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有限[3]。近年来,在血液透析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这属于高效的血液净化方法,治疗中,高通量透析器膜超滤系数可以高达20 mL/(h· mm Hg),与此同时,其尿素清除率可以高达200 mL/L,而β2-微球蛋白每分钟的清除率可以大于20 mL[4]。其原因在于,高通量透析治疗中所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膜的扩散性能较好,且有着良好的水力学通透性,因此,在透析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把各种中、大分子毒素溶质由患者的血液中逐渐地转移至透析液中,所以其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能力更强,因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5]。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血清肌酐为(194.1±65.5)μmol/L,β2微球蛋白为(19.1 ±12.3)mg/L,血清白蛋白为(33.4 ±17.6)g/L,尿素氮为(8.7±3.3)mmol/L,血红蛋白为(119.9±20.9)g/L,24 h 尿蛋白为(1.4±0.8)g,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血清肌酐为(201.4±77.3)μmol/L,β2微球蛋白为(51.4 ±11.3)mg/L,血清白蛋白为(35.5 ±16.4)g/L,尿素氮为(9.8±4.5)mmol/L,血红蛋白为(105.5±15.6)g/L,24 h 尿蛋白为(2.2±1.3)g,且两组患者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这表明,在严重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疗法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宋明爱,闫灵芝,王小雪等.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严重肾衰竭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1):113-115,116.
[2]聂丽敏.高通量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微炎症和免疫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
[3]邓晓风,吴欣,万莉等.组合式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5,(7):646-647.
[4]马爽,于汪伯,李兵等.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42-5543.
[5]吴明珍.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803-4803,4806.
论文作者:陈寒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通量论文; 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血清论文; 肾衰竭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