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质量、施工周期以及施工成本是施工项目管理中始终追求的目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施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新观念;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引言:随着建筑项目的逐渐推广,建筑项目的管理技巧在建筑施工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逐渐成为共识。工程项目管理本身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如何有效提高项目自身的运作能力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探讨的永恒话题,但是及目前的项目管理工作来看,项目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适应我国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
1 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和企业自身的组织机构管理是属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换言之,施工项目组织机构隶属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设置组织机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发挥项目自身的管理作用,最大程度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以实现最终的管理目标。因此如何设置一个合理的管理机构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需要做好施工管理准备工作,并建立一个能够完成的管理目标,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有效保证施工项目管理的高效性。同时对于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进行严格要求,项目经理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还能够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2.1 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在机构上,设置市场合同部门以及技术管理部门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市场合同部门集计划管理以及成本管理、财务管理为一体,强化自身本身的控制功能,有效克服在管理过程中合同管理和资金管理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在施工合同的约束下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技术等实施管理,解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重进度、轻管理的问题,有效提升企业的施工水平以及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2.2 组建项目管理公司,重建企业组织
事实上,很多企业在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实施管理并不容易,同时高效的管理还需要大量的、尖端的管理人员以及完善的资金来作为后备支撑。因此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并不现实,因此这些可以交由专门的服务公司来实施,这些公司有能力也有经验来提供优秀的管理服务。我国目前需要积极培养此类公司,并利用公司优秀的管理能力以及专业优势来实施建筑的项目建设,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自身内部的职能建设,分工明确,避免出现职能交叉现象。
2.3 质量控制
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同时也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 是每一位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PDCA 循环是“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工作循环的简称。同时也是全面实施质量管理的重大变革,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由传统的事后检验把关转换为预防和改进为主,同时也将过去零散的管理模式转换为集中式的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
PDCA 循环的运转包括八个步骤:
1)对现状实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找出相应的数据来论证说明。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排列图或者控制图来实施分析;
2)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实施分析,并从人、材料、方法、环境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3)找出影响目标控制因素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控制。
4)针对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
5)按照规定计划来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按照计划的要求来检查实施是结果,看其是否符合预期的目标;
7)对检查的结果实施分析和总结,并在必要时召开现场协调会议。
2.4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2.4.1 完善招投标制度
使用纸质招标,在招标过程中难免百密一疏,同时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电子化招投标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招投标的准确的,且实施网上下载招标书,能够有针对性解决在串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招投标投诉的处理,招投标投诉处理是法律赋予招投标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事实招投标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2.4.2 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监理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着第三方的作用。负责对承包商的合同执行情况实施检查,同时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具有较强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每一个监理人员的培训,监理人员必须执证上岗,充分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在签订监理人员服务协议时,需要适当放权给监理人员,同时还需要使用充分的条例来约束监理人员的权利。在对监理工程师进行要求时,需要给予其优厚的待遇,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因为蝇头小利来进行违规操作。
2.4.3 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
对不不同的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不同,总的俩护送,着重培养三种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首先是熟悉国际惯例并且能够熟练掌握一定外语知识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二是培养熟悉管理项目,明确组织结构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能够适应技术革新以及建筑企业发展的开拓性人才。
2.5 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建筑使用原材料以及建筑本身的辅助材料等,同时也包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租赁费用,以及建筑组织施工以及施工管理产生的费用。
(1)施工成本管理是指在保证施工工期以及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相关的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力求进一步实现成本的节约。
(2)施工成本预测是根据现有的成本信息以及施工项目的情况,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对成本的花费以及可能发展的方向做出科学的预测,进而选择适宜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克服盲目性,提高成本控制的预见性。
(3)施工成本计划是以一种货币的形式来在计划期限之内实现降低成本水平、降低成本率为目的采取的主要措施或者一种书面的方案,同时此方案是基于施工成本管理责任制以及成本控制为基础来展开的。
(4)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于施工的整个过程,无论是招投标阶段还是项目的验收阶段,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动态原理来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小结: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中首先需要保证各个不同的施工项目互相联系,并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作为管理目标、并将其作为管理的基础管理单元,因此施工企业需要重视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仅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来进行落实,同时还需要协调各种内部资源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百灵,刘新春. 对工程项目管理概念的延伸思考[J]. 民营科技,2010(5):159-159.
[2]卢晟华. 中铁一局S市地铁二号线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 南昌大学,2017.
[3]冉玉钊. 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思考[J]. 数字通信世界,2015(6).
[4]胡瑛. 施工项目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17(4):199-200.
[5]姜轶. 关于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 中国房地产业,2015(11).
论文作者:袁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过程中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招投标论文; 成本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