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解决人口居住问题和扩大土地使用面积,超高层建筑在各个城市不断涌现。许多城市以超高层建筑为主要建筑设施。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住房困难等问题。然而,超高层建筑也有一定的风险。楼层越高,安全隐患越严重,如高层坠落、触电、楼层坍塌等。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1超高层房屋施工中安全生产特点
1.1现场管理难度较大
超高层建筑通常位于人口众多的市中心,并可能靠近住宅楼、学校、商场、医院等基础设施。因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现场噪声和粉尘污染。因此,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操作困难。不安全因素很多,难以实现合理控制。
1.2施工工期较短
为了追求快速的经济回报,许多企业将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必要控制施工时间和空间,维护施工安全。
1.3施工安全标准不断提高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给城市居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扰,必然会造成噪声污染、交通拥堵等。这些都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
1.4要求良好的施工环境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由于设备体积大、种类多,极易损坏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或造成材料损坏,工人将在相对危险的环境中工作。此外,由于施工环节众多,超高层建筑施工通常采取交叉作业的形式。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强,各施工单位将相互配合进行作业。因此,很容易破坏施工现场的秩序,使其处于混乱状态。
2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他们的行为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作为整个施工过程的参与者和决策者,人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同时,它也是施工活动的组织者,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它也是最实用的操作者和管理者,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保证。此外,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人们的安全意识、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都影响着施工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安全风险管理和约束,确保施工人员有安全、积极、健康的心态,建立完整、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形成高效、准确、及时的应急预案,有效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风险。
2.2建筑企业自身的问题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因此,许多建筑企业会忽视建筑安全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以获取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主要资金将投入建设项目。有时,即使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也会缩短,在建设项目中,安全设施和相关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的投入也会被忽视。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加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因此,在建设项目施工中,相关安全标准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许多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标准进行施工,只是为了赶上进度。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因此,施工企业需要重视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和防范。
2.3机械养护使用不当的风险
施工现场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如果维护或使用不当,将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如果不进行适当的维护,设备的磨损程度会逐渐增加,机械刚度和结构稳定性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从而造成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风险。如果不正确和科学地使用,可能会导致人身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伤害等。机械设备进场前未经检验,进场后每日使用前复检等,会影响机械器具的正常使用及养护工作,产生施工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因此,机械设备养护使用不当也是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重大因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超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途径
3.1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将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安全意识,他们将会受到难以想象的伤害。在施工现场,超高层建筑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丰富的经验,才能保证高空作业的安全。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许多建筑工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安全防护,并配备相应的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其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从而加快工程建设,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施工期间,最好让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和初学者一起工作。由于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具有足够的施工经验和专业能力,他们可以为新来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以确保新来的人员在施工期间的安全,建筑公司还应组织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实物检查,以避免由于工程本身问题而引发的事故。
3.2细化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为了控制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风险指标,管理者除了要严格管理造成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外,还必须认真研究和实施先进的技术管理技术,即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以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风险管理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证。为了降低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即无论施工专家(包括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他们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是否有资格从事高空作业,是否更高。准质量,用于建筑材料,包括材料的采购、铺设、加工和储存;用于工程机械设备,包括设备检查、维护、修理、运输和测试;对于施工管理,包括安全体系的制定,是否实施安全应急保护计划,安全组织的组织是否合理;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气候、地理条件和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建筑技术是否兼容,包括新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应用。
3.3消防
对于超高层建筑施工来说,消防工作至关重要。对此,项目部主要从以下6方面开展了消防安全措施。
第一,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成环形供水,基础部分的结构施工、消防用水,主要是从槽边设置的阀门、消防箱接软管到施工面。
第二,消防泵的启动采用消防栓按钮起泵,如遇火灾,打开消火栓箱门及消防栓阀门,按下启泵按钮,即可启动。同时,消防泵采取“一备一用”,必要时,可以手动启动备用消防泵。
第三,加压水泵采用电接点压力表控制启停,控制压力随着结构的升高而逐步调整,并在顶层装有一台能够显示压力的消火栓。
第四,按照每座消火栓保护半径不超过50m的原则,共设置8处消火栓。消火栓处昼夜均设有明显标志,并配备25m的水龙带,确保2只水枪充实水柱能够同时达到室内的任意位置。同时,严禁在其周围3m内存放物品,并针对冬季裸露的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和室外消火栓采取了防冻保护措施。
第五,对于24m以上的建设项目,设置了临时地面消防压力泵房和临时楼层消防压力中继泵房,临时消防压力泵房和临时消防压力中继泵房均采用不燃材料建造,由专人管理,确保消防供水。同时,消防泵的专用配电线路全部从施工现场主断路器的上端引出,确保不间断供电。
第六,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设置消防车道,确保畅通。同时,在主体工程周围预留一个消防登山车可以停放的地方,施工现场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可供消防车使用。
此外,项目部还定期组织和开展消防演习,使全体员工更好地了解超高层建筑的防火系统和消防逃生路线,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增强消防意识,改进消防和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处理。
结束语
总之,超高层建筑本身技术要求高,受环境、设备、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循严格的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曾宪文.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管理途径之研究[J].居业,2018,(08):168-169.
[2]王勇.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3):153-154.
论文作者:李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风险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消火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