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中医院陵城分院
摘要:目的:探讨艾灸十七椎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经前期7天艾灸十七椎穴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在持续下降,其中,第三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七椎穴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穴位,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艾灸十七椎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艾灸;十七椎穴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于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它不适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1]。经临床观察,痛经患者经前期7天,艾灸十七椎穴,连续治疗3个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针灸科门诊经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50例(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实验组(艾灸十七椎穴)和对照组(不予艾灸,对症处理)各25例。治疗组患者年龄18-29岁,病程24-147个月,对照组年龄17-26岁,病程12-154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前COX痛经症状总频率(持续总时间)总分和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研究价值。
1.2 选取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2]中痛经的诊断标准。临床特点为多发生于青春期,且多在初潮后6-12个月发病。腹痛呈周期性发作,常在月经来潮前或来潮后开始出现。疼痛常呈痉挛性,疼痛程度不一,集中在下腹部,或伴有腰骸部疼痛或放射至股内侧[3]。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和《中医妇科学》[4],符合中医寒凝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月经后期,经血量少,经血色暗而有血块,畏寒肢冷,手足不温,舌暗,苔白,脉沉紧。
1.2.3 排除标准 (1)经B超及妇科检查,证实由于盆腔炎、子宫腺肌病等疾病或其它因素导致的继发性痛经;(2)已接受其它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察者;(3)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治疗组:艾灸十七椎穴,于经期前7天开始始,患者取俯卧位,放松腰带,医者用南阳(艾盛堂)医乐嘉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伍元素艾柱施以温和灸,距离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每次施灸20min,每日1次,灸至月经来潮,每个月经周期治疗不超过7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疼痛评分并检测观察指标。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2)对照组:不给于治疗,等待进行对照。对照组在等待的3个月经周期,疼痛发作时不能忍受的患者应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4片(每片25mg,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疼痛时一次性口服,并在表中详细记录。
1.4评价标准
参照COX制定的COX痛经症状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进行痛经临床症状评分,分别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的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
1.5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通过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通过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3个月经周期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比较: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痛经症状严重程度总分在持续下降,对照组在观察过程中总分比较稳定。其中,第三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位在胞宫,其发生与冲、任二脉以及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肝、肾、脾等脏也有联系[5]。十七椎穴为经外奇穴,又名“腰空”,首见于唐代孙思邀的《千金翼方》。《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七》载:“灸转胞法……第十七椎,灸五十壮。”记载十七椎穴治疗的疾病是转胞,其病位与痛经都是在子宫,因此艾灸十七椎穴应该也可以治疗痛经。从经络上来说,本穴虽为经外奇穴,其下正是督脉循行所过之处,位居督脉上,因此其治疗痛经的作用与督脉为阳脉之海、起于胞中有关。该穴又与胞宫位置相近,针之可以起到穴位的局部治疗作用。另外,腹部属阴,背部属阳,十七椎穴位于腰骸部,所以针刺十七椎穴治疗痛经也符合“从阳引阴”“阴病治阳”的治疗原则[6]。本研究证实,于经前艾灸十七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可为原发性痛经的针灸选穴提供参考,,同时患者在痛经发作前就诊方便可行,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琳,张宏林,胡慧.艾灸列缺穴治疗虚寒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79-80.
[2]曹泽毅.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217-22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
[4]马宝璋,齐聪.中医妇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96.
[5]胡荣听.膜原学说之思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2):83-84.
[6]江顺奎.《内经》“募原”探微[J].中医药通报,2006(5):22-25.
论文作者:鲍玉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艾灸论文; 原发性论文; 症状论文; 患者论文; 总分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