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186.4±24.5)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269.6±30.0)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2%(1/45);对照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216.8±29.4)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326.2±30.2)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33%(6/45);观察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对照组少,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心率为(86.3±11.2)次/分,收缩压为(124.6±11.4)mmHg,血红蛋白为(130.4±12.0)g/L;对照组产妇的心率为(87.4±11.4)次/分,收缩压为(123.7±10.7)mmHg,血红蛋白为(129.5±11.7)g/L,两组产妇治疗后的心率、收缩压、血红蛋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产妇出现1例血压下降,2例恶心,2例呕吐,0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产妇出现0例血压下降,1例恶心,0例呕吐,2例食欲不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显著,可以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早日恢复。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催产素;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083-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的产妇,它是妇产科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80%的产妇在产后2小时内发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患者病情比较危急,如果持续出血很可能造成产妇发生休克、死亡[1]。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90例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23岁至36岁,平均年龄为(25.4±3.0)岁,孕周在36周至42周,平均孕周为(39.9±1.1)周;对照组患者的年龄24岁至37岁,平均孕周为(26.2±3.2)岁,孕周在35周至41周,平均年龄为(39.6±1.0)周。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剖宫产分娩、单胎活产,产妇都存在产后岀血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巨大儿、瘢痕子宫、羊水过多、孕产次大于2次、贫血等,所有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排除妊娠合并症产妇、有凝血功能障碍产妇,米索前列醇禁忌产妇。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出血,施行剖宫产术后,口服400μg的米索前列醇片,如若效果不佳,则在直肠中放入400μg。观察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出血,施行剖宫产术后,口服400μg米索前列醇,如若效果不佳,则在直肠中放入400μg,给予20U的催产素宫体注射,5%的葡糖糖250mL加20U催产素静脉滴注。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x-±s表示计数资料,行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186.4±24.5)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269.6±30.0)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2%(1/45);对照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216.8±29.4)ml,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326.2±30.2)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33%(6/45);观察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对照组少,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具有明显差异。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x-±s)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比较常见的高危病症,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以及胎盘因素等。如果产妇产后出血量过多,很有可能造成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因此,做好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工作,对于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妇死亡率以及预后具有重大意义[2]。
综上,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显著,可以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产后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尚作美.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J].安徽医药,2015,17(2):307-308.
[2]王英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5,41(6):716-717.
论文作者:徐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前列论文; 小时论文; 对照组论文; 量为论文; 发生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