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与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约论文,成人论文,农村论文,农业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持续农业,一种全新的产业价值观
持续农业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美国加州“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中提出的,目的在重新选择与以往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用一种新的价值观引导人类合理解决日趋严重的贫困、资源短缺、生态退化、人地关系失调等重大问题。目前,国际社会较为普遍认可的含义,即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概括地说,它是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
目前,全球人口每天大约增加25万人,以年均900万的速度递增,人口增加往往伴随毁林开荒、破坏生态系统支柱,终而危及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大规模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更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全面萎缩。世界上现有12亿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其中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城市化地区。如何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满足世世代代的生存需要已成为全球首要问题。
持续农业反映了一种科学的人地关系价值观,并在世界范围开始付诸实践。目前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1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的综合性。范围涉及经济、社会、技术、资源、生态、人口及相应的政策领域,以第一产业为对象;内容涉及宏观与微观层面及区域空间的层次性。2)它将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综合起来考虑,包括了农村产业、 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男女平等诸多社会因素,要把经济上提高效益同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和生活质量协调起来,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全面起飞。3 )重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近年,为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摆脱贫困,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注重吸取和弘扬本国传统农业技术之精毕,同时扩大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以便使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推进持续农业的发展。4 )可持续农业摒弃了以往单一的“石油农业”或“生态农业”模式,因地制宜,构建适合于不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条件下将产量、质量和环境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的产业地域模式。5 )可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以及掌握建立可持续产业发展体系技能的人力资源。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消除贫困、实现农村现代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契入点。
人地系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人们不得不理性地思考如何应对迅速变化的生存环境。现代农村社会及可持续农业对人力资本素质的最低要求是什么,居住在贫困地区的文盲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迅速地消除贫困,优化生存环境,有效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提出了“扩大的基础教育”的概念,其核心是要满足全民的基本学习需要。对个人和社会来讲,这种教育表现为是否获得了有意义的发展,人们是否实际地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推理能力、各种技能以及价值观。而这种基本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而言,主要体现于农村成年劳动力的职业文化技术教育。
对于一个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农业大国而言,如何在世界性可持续农业挑战以及多元的文化变迁而前,重新审视传统的宗土意识、封闭意识、家族意识、封建迷信意识、轻商意识等,尤其是如何用现代思维及技术改变传统农业模式,是农村成人职业文化技术基本教育的重大课题。
二 我国可持续农业的技术障碍及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少存在四大障碍因素,即自然约束、技术滞后、经济社会难题和传统价值观。其中长期以来落后的农业技术及农村社会的传统价值观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
(一)技术滞后表现为技术转化率不高、技术创新疲软及储备不足等方面。
1.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值与技术转化率只占30%左右,近20%~30%的耕地未应用优良品种,牛、羊、猪、鸡的良种品种普及率仅分别为15%、40%、18%和15%。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推广工作薄弱,二是技术成果与生产需求不匹配,即供非所需。以体现农村技术密集群体的乡镇企业而言,据测算,1978~1994年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对产值的贡献达68%,而技术进步的作用仅占34%。“七五”期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对产值的贡献为48.34%, 而同期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对产值的贡献仅24%。
2.生产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技术自身供给疲软。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正处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交替时期,市场体系在广大农村经济中尚未完善,自然经济在农业生产中仍占有强大优势,从而制约着生产对科学技术的有效需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存在明显的农业经济水平梯度,生产对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亦存在很大差距,复杂的自然地域,又造成了农业技术应用推广的空间局限性。
另一方面,技术和科研成果自身的不成熟性和落后性,导致技术效益不高,适应范围不广,如尚未形成替代进口小麦、羊毛、牛肉、大豆等农产品的高效优质品种。生产中要搞高效优质农业,却缺乏配套的技术体系与系列产业,形不成产品优势,能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档次也不高。各地技术研究方向、内容的趋同性,又导致大量成果重复、浪费、束之高阁,而超前研究相对薄弱,技术对生产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缺乏适应与应变能力,更缺乏为后代及下世纪储备的超前技术。
(二)农业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人—技”系统异步,使实现集约可持续农业对技术的有效需求难以显现。
中国人口占世界22%,其中素质不够高的农民约占世界人口的17%左右,高达9亿人。一定水平的农村经济, 决定着相应的农村经济技术结构。技术结构一般由尖端技术、先进技术、中等技术、初等技术与原始技术五个级别构成,而农村经济中的技术结构主要以中等技术水平为主,在民族地区农村还存在大量的初等技术、原始技术的因素。如在青海省的专业技术队伍中,未受过正规训练的占28.1%,技术进步对工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仅10%,农业劳动者的文盲率达66.01%, 牧业劳动者文盲率高达78.93%。
因此,在目前农业劳动者文化科技水平及智力结构普遍偏低的情况下,与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相适应的新技术进入生产领域,必然在客观上遇到来自生产主体——人的抵触,使生产对科技的需求难以形诸动力。
三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与人力资本的开发
发展农村经济,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从根本上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作为农业现代化基础工程来抓。我国是有上下五千年农业文化的文明古国,农业文化的精华与长期形成的多样性,一旦与提高农业素质相结合,将会充分反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为农业持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动力。
就我国目前教育体制及国情而言,发展多种层次与类型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无疑是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实施农业持续发展方案、培养人地协调发展价值观的最有效途径。
(一)必要性
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绝对贫困人口总数占人口比重下降到10%以下时,这部分人口难以在短期内通过全面的经济增长摆脱绝对贫困状况,我国政府目前消除贫困战略主要有三方面措施:一是由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转变,这意味着减少和消除贫困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应设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专门的经费、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指导并约束这些机构和经费的使用;二是由单一的财政拨款“救济型”向多要素开发扶贫的“造血型”转变;三是由扶持贫困区域向扶持特定区域的贫困人口转变。无论采取何种类型的扶贫,离开了有效的智力开发(包括扫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扶贫目标将成为“空中楼阁”。文盲充斥的贫困地区不可能从根本上走出贫困。无论是就业、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移民以及劳务输出,都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农村成人职业文化技术教育,就是使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通过受教育、培训、保健等提高自身的劳动力素质,增强他们利用经济机会和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从而带动第一产业持续发展。
现代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内容中应充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通过培训使农民在自主追求技术进步、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同时,形成一个公民应基本具备的环境意识、人口意识和人类意识,这些观念的培养可以有效地阻止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等短期行为。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化技术教育不仅包含着农村地区人们最为迫切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和意识。
(二)农村成人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成人教育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脱节。表现在:一是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快,盲目追求高、中段职业学校人数,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目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初等职业文化教育存在师资匮乏、因“人”设教的问题,各类文化补习班发展滞后。尤其在一些贫困地区师资力量十分奇缺,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所需专业难以开课,只好临时应付,办学结构低水平重复,脱离实际,产出难以适应和满足需求。
2.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程度在空间上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梯度差异,但也有部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成人教育投入呈反相关关系。总体而言,老、少、边、山地区成人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城市近郊地区,有的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尚属空白。
3.农村成教任务艰巨。我国近1.4 亿文盲半文盲中大多数是青壮年,且多分布于农村偏远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由于后续教育跟不上,这部分人大多目不识丁,对现代农业科技更是一无所知。据1996年4 月19日《中国教育报》关于199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该年底全国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只有39.88万所,农民技术学校38.5 万所,农民接受培训仅7035.38万人次,还不到全国农民人数的7.3%。
(三)发展思路与改革设想
1.实施农村地区农科教综合改革
“燎原计划”是通过改革农村教育,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他们吸收和运用技术的能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系统工程,自实施以来,已在广大农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表明,它具有科学的示范性、广泛的社会性和良好的操作性。
“三教统筹”可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科技部门的信息和科技优势、教育部门的教育优势,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科、教三方面优势形成合力,并发挥整体效益。如果说“农科教统筹”是横向联系,那么构成它纵向联系的纽带源是普教、职教、成教的“三教统筹”。形成这样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其实质在于把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力素质轨道上来,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对科技的吸纳量。它要求对农村教育体制进行综合改革,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使教育更有效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人的现代化。
2.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
质量是农村成人教育的生命。“八五”期间,虽然全国共扫除文盲256.32万人,农村成教网络培训农村劳动者2.65亿人次,但目前在相当部分地方忽视质量,存在大量复盲现象。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仍属偏小。因此,转型期农村成教的发展不仅要注意培训网络的数量设置,更应注重教学质量、培训的实效,通过扎实工作,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利益原则的驱动,极易导致农村成教偏重于开展有偿服务的技能培训,而忽略对劳动者道德观、价值观、生活观的引导和教育。在农村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切忌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各类成人教育应遵循基本教育目标和规律,从近期、中期以至向长期目标渐进,实用性和有效性是基本的要求。长期目标是最终必须实现的目标。各期目标内容见图示:
因此,转型期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办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3.成人教育空间布局及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实现社区化。
我国现有的农村成教体系是建立在地方政府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办学的基础上,不同行业、部门的农村成人学校与培训机构往往缺乏有机联系,“三教”之间极少沟通,办学交叉重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本位主义严重。办学方面的低投入及非规范动作行为致使许多农村劳动者无法被纳入教育培训行列。各类成人教育内容的重复或欠缺,教育目标、层次、规格的不确定,也使受教育者处于盲目状态,既削弱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实效,也浪费教育资源,损害了农村成教的形象。农村成人教育社区化,有助于根据社区经济、社会、生态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层次、有计划地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借助农村不同社区政府的行政手段,引进以需求为导向、以竞争为动力的市场机制,建立由社区政府以行政、计划、组织、立法、评估、督导为手段,对办学结构进行系统调控、业务指导的运作机制,优化办学单位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坚持地方特色,满足不同社区特殊需要。
实践证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与农村社区教育有许多共同点。它们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强调农村教育是农村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优化办学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农村“四有”新人,推动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4.农村成教教学内容以及过程的设计均应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标准。
在教学计划结构方面,实践教学应占绝对比重;在基础理论要求方面,应着眼于操作应用;实践教学要求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有较强的第一产业职业技能与素养,使教育对象成为农村社区现代化与可持续农业在意识上的倡导者,在实践上的开拓者。
收稿日期:199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