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与防治分析论文_田道银,曾凡军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与防治分析论文_田道银,曾凡军

枣阳市公路管理局 湖北省枣阳市 441200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随之增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和养护方法,通过分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类型与成因分析,结合一般高速公路的养护技术方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病害防治措施。本文希望就该方面的研究能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防治和相关养护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防治分析

引言

沥青路面因为其耐久性好成本较低等特点被高速公路建设广泛应用,高速公路路面多采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混合料相结合的形式。沥青路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柔性平整、震动较小、耐磨性比较好,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不容易出现病害,但是受土基层特性影响,在一些非正常使用条件下沥青路面可能发生损坏,这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处理。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问题成因

1.1裂缝类病害的成因和分析

裂缝类病害的出现一般与气候密切相关,在一些地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出现,当出现温度差时沥青路面的体积会随之变化,如果这个变化超过其自身的耐受限度就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当然车辆的大量通过不断对道路碾压这种外力因素也会导致裂缝病害的出现。裂缝病害的出现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寿命影响较大,如果裂缝不得到及时的养护就会因车辆的通过而继续扩大,甚至出现大面积损坏,还有一旦出现裂缝很容易出现渗水现象,在道路内部出现积水会导致道路基层的软化,在内部对道路产生破坏。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采用适合当地气候的材料配比,在平时使用的时候严格防止超载过载现象的发生,如果在某个路段发现裂缝现象要及时进行抢修和养护。

1.2松散类病害的成因

松散类病害一般出现在使用时间较长的路面,这种病害一般表现为路面出现材料剥落或是出现松散。造成这种问题也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路基的施工强度不够导致部分路基出现沉降进而使某个区域产生材料松散的现象。二是路面的使用时间过长,受到的自然侵蚀比较严重出现风化现象导致路面材料的连接不够紧密。第三是由于路面排水系统等设计不合理由于雨水的侵蚀等造成腐蚀现象而导致的材料剥离。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平时的过程中加强对路基和路面的养护处理。

1.3变形类病害的成因

沥青路面的变形类病害指的是由于外力的影响在路面上出现相应的形变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材料问题,如果在道路铺设施工时没有将材料搅拌均匀或是材料本身的强度达不到预计的需求就可能让某个路段的道路质量相对较差,在一些大型车辆通过时这类路面很容易出现沉降和车辙等病害。第二点是单位时间内交通压力过大的问题,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有大量的车辆通过就很可能造成路面过载,当超过路面的极限承受压力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形变,而且这种形变往往是永久的不可逆的。针对这种现象要在施工时确定材料拌制充分,对车辆通过过于集中的问题进行疏导。

2关于沥青路面病害的处理对策分析

2.1关于裂缝病害的处理

处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裂缝病害的方法有三种,这三种方法都是基于裂缝的性质来处理的。例如,如果沥青路面的宽度小于三毫米,就要在路面裂缝位置涂抹专门的修补胶进行修补,以避免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内部渗入水分而导致内部结构的损害,也避免裂缝再次扩大;如果裂缝开裂情况比较乐观,在三毫米至五毫米之间,可以先将裂缝表层的杂物清理干净,再向裂缝中灌入热沥青和改良沥青,期间要缓慢的让修补材料流入缝隙中。

2.2变形类病害的养护技术分析

同样形变类病害防护也要根据形变的长度和深度进行判断后选择合适的养护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出现形变的深度高于八毫米而长度超过三十米就要采取养护措施,要将发生形变的表面材料全部处理重新填制新的混合材料,如果深度小于八毫米而长度小于三十米此时由于该种形变对于汽车的行驶舒适度和安全度影响不大,如果不继续加深就可以暂且不进行养护处理。变形类病害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车辙印,为了防止因为路面影响造成的交通事故当形变超过安全范围时一定要进行及时养护。

2.3松散类病害的养护技术分析

针对沥青路面的松散类病害要根据出现破损的区域和面积大小进行针对性处理。当路面出现较小面积的松散破损时可以利用专业工具将破损区域及其周围挖出一个规则的区域,并对切割后的区域进行杂物清理,在这项工序进行之后用乳化沥青粘层油进行喷洒,等一段时间后再填铺新的沥青材料进行压实。如果因为道路老化等问题而出现较大面积的松散损坏区域,应当用路面铣刨机进行铣刨将破损的区域全部清理干净,在清理完老化沥青之后接着用相关设备进行杂物清除,然后在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进行新的沥青路面铺设压实。

3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方法

3.1实现材料的科学配比

沥青路面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后高速公路的各项性能,如果沥青材料的配比不符合要求,会影响到材料的品质,进而影响路面的强度及其耐磨性,缩短高速公路路面的使用年限。因此,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材料的质量,特别是在进行沥青材料配比时,要重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材料的合理配置,严格控制用量。

3.2严格进行原材料检测

沥青和骨料是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组成材料,在施工中必须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抽检。沥青应优先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进行严格检验,以保证沥青各方面性能符合要求。骨料应选择形状规则、强度高、压碎值高、针片状和长条偏平含量低的合格材料。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时,不仅要保证配合比准确,还要在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沥青和骨料的加热温度,以保证混合料的拌制质量。另外,在对骨料加热烘干时,应根据其含水量确定加热时间,含水量越高,加热时间越长,以达到烘干要求,防止出现花白料。

3.3提高摊铺水平

作为一项核心工艺,摊铺的过程需要选择科学的操作方法,即一次性摊铺。在摊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裂缝的预防工作,避免摊铺时出现裂缝而破坏路面的平整度。如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摊铺幅度较大,就需要采用分段摊铺的方法,即由专业的操作人员同时运行两台摊铺机,将纵向接缝的位置,控制在25mm至50mm之间。

3.4提升碾压工艺

碾压工艺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强度、耐久性密切相关,如果工艺水平较低,那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压实度也会降低。因此在碾压沥青路面前,要进行碾压试验,只有通过试验后,才能使碾压的工艺更为可靠的被人们使用,保障碾压过程的准确性和完善性。

3.5完善养护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很多高速公路仍存在养护力度不足,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现象。高速公路运营使用后,应加强日常巡查,调查破损部位,并制定养护方案,及时进行养护维修,防止其进一步破坏。同时,不断完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提高养护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结语

高速公路在当前对保证我国的交通运输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了减少自然因素和车辆通行因素对路面产生的影响应当在施工时根据施工当地的气候条件选用合适的材料,并且要确保材料配比合理拌制均匀。在沥青路面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上分析的三种问题要根据路面受损的程度进行针对性养护,在养护时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并进行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杨卫芬.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修复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1441.

[2]刘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3]蔡骏,蒋立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分析及养护对策[J].工程与建设,2006,20(01):81-83.

论文作者:田道银,曾凡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与防治分析论文_田道银,曾凡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