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目的:本文就早期护理干预预防PICC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的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经统计P<0.05。结论:为PICC置管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炎具有理想效果,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PICC置管;静脉炎;护理满意度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是长期输液者的首选输液途径,对比深静脉穿刺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PICC置管可使患者免于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但长期置管易引发静脉炎,对输液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1]。本文为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对我院近一年的部分PICC置管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汇总: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分析
此次研究是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96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分布在26---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8.9±4.7)岁;疾病分类:恶性肿瘤58例,肺心病14例,冠心病10例,肝硬化11例,消化性溃疡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排除标准:将凝血功能障碍者、置管时间不足1周者、置管部位存在静脉血栓史或放疗史患者予以排除。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如输液、更换贴膜、置管维护等。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为患详细讲解PICC置管的目的及优势,解释PICC致静脉炎的诱发因素,使患者对PICC置管更加了解,从而提高其置管及护理依从性。告知患者置管后,要保护好穿刺部位及导管,不可过度活动,以免对血管造成不良刺激。
置管前护理:穿刺前半小时,在拟定血管上方10cm部位,涂抹适量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涂抹宽度为5cm左右。取5mg地塞米松注射液与20ml生理盐水混合,注慢PICC导管的管腔,将导管在盛装生理盐水的无菌盒里浸泡5min。
置管时护理:对于50岁以上者,所用药物刺激性强、渗性高、浓度高者,日输液量在1500ml以上者,属于静脉炎的高危者,护理人员要对其加以重视。为患者选取弹性好、无静脉瓣、较粗的血管进行穿刺,穿刺要避开关节部位,尽量避开下肢穿刺;同时是在无菌条件下在手背或前壁穿刺。
置管后护理:使用康惠儿透明贴膜将导管固定,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沿着导管走形对皮肤进行涂抹,1日2次,共4日。置管的1--3天,予以神灯局部照射,1次照射半小时,1日2次;及时更换敷贴,更换间隔时间不能超过72h。输液时要严格掌控药液浓度,控制好输液速度,在输完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后,可使用生理盐水对留置针管进行冲洗[2]。
1.3 评价指标
静脉炎分级标准[3]:患者存在局部水肿、红肿、疼痛症状,无条索状变化与硬结,则为I度。患者存在局部水肿、红肿、疼痛症状,无硬结但有条索状变化,则为II度。患者存在局部水肿、红肿、疼痛症状,存在硬结及条索状变化,硬结直径不超过2.5cm,则为III度;患者硬结直径超过2.5cm则为IV度。
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发放我科PICC置管患者专用的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及统计,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予以卡方值检验,当P<0.05时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8.33%、37.50%,实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静脉炎是PICC置管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诱发患者出现静脉炎的因素有多种,如患者免疫力低下、穿刺肢体过度活动、血管较细、血管内膜损伤或有炎性病变等均易使患者并发静脉炎;此外,如果穿刺技术不够专业、导管型号不符、材质较硬等也会引发静脉炎;最主要是因置管期间或置管后,导管在静脉中反复移动而刺激静脉瓣,损伤血管内膜,再加之炎性介质刺激,致使患者的穿刺部位出现红热肿痛症状,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影响输液[4-5]。故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必要。我院现阶段主张为该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依据静脉炎的诱发因素,对患者实施具有预见性的护理干预,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此次研究中,实验组经早期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经统计P<0.05;这说明为PICC置管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为PICC置管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炎、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吕霞.健康教育路径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及对早期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144-145.
[2]林欣,雷艳,黄朝芳等.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3):463-464.
[3] 嵇建兰. 化疗性静脉炎的分级及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12):1619-1620.
[4] 王敏. 关于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和护理方法的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1):97-99.
[5] 冒小平, 张兰凤. PICC穿刺置管时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对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6):15-16.
论文作者:邓雪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导管论文; 发生率论文; 硬结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下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