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渝发建设有限公司;2.玛纳斯县国投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3.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华润置地建设事业部;5.上海金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但是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因为施工难度非常高导致了还存在很多的实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模板坍塌的情况,导致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存在问题,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使得整体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对于此,本文对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1某项目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
某工程,地下2层,地上22层,总建筑面积5万平米。主体钢架及框剪结构,层高4~6m。混凝土施工量大。立柱材料采用48×3.5mm钢管、门型架、木杆,其材质和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
立柱底部支承结构应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立杆要竖直,偏差小于规定。承载必须贯通,不得有转换受力现象。由于模板立柱承受的施工荷载往往大于楼板的设计荷载,因此需要保持两层或多层立柱。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柱底部应设置5cm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当支撑承载在地基上时,应验算地基的承载力。
为保证立柱的整体稳定,在安装立柱的同时,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立柱高度大于2m时,设两道水平支撑,满堂红模板立柱的水平支撑必须纵横双向设置。其支架立柱四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柱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柱每增高1.5-2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平支撑外,尚应每隔21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立柱的间距经计算确定,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当使用48mm钢管时间距不应大于1m。采用多层支模,上下层立柱要垂直,并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1)施工荷载。①现浇式整体模板上的施工荷载一般按2.5kg/㎡计算,并以2.5kn的集中荷载进行验算,新浇混凝土按实际厚度计算重量,要考虑模板自身重量、运输、堆料、人员重量、设备等因素,以及荷载特殊要求时的因素。②模板上堆料和施工设备应合理分散堆放,以免造成荷载的过多集中。特别是滑模、爬模等模板的施工,要使每个提升设备的荷载相差不大,保持模板平稳上升。
(2)浇筑施工。浇筑施工的方法、速度、混凝土塌落高度,振捣的方式、时间、位置、深度等,均对模板和支撑系统产生很大影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有研究认为,支撑立杆中轴力会随着浇筑方法不同而发生变化,影响立杆的稳定。
(4)支、拆模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作业面,支、拆3m以上高度的模板时,应搭设脚手架工作台,高度不足3m的可采用移动式高凳,不得站在拉杆、支撑杆上操作,也不在梁底模上行走操作。②安装模板应符合方案的程序,安装过程应有保持模板架设时采取的临时稳定措施(如单片术模吊装时,应待模板稳定后摘钩;安装墙体模板时,从内、外角开始沿向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安装等)。梁长度大于4m时要起拱,高度一般为梁长的1~3‰。③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大跨度梁支撑柱时,先从跨中开始向两端对称进行。大模板拆除前,要用起重机垂直吊牢,然后再实行拆除。拆除薄壳从结构中心向四周围均匀放松向周边对称实行。当立柱水平拉杆与立柱模同时拆除,以确保柱稳定。④拆除模板作业,应设警戒线有明显标志,防止落物伤人,并设专门监护人员。③模板拆除要按区域逐块进行,定型钢模板拆除不得大面积撬落。模板、支撑要随拆随运,严禁随意抛掷,拆除后分类码放。不得留有未拆净的悬空模板,要及时清除,防止伤人。
(5)模板验收。①模板工程安装后,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验收。②对验收结果应逐项认真填写,并记录存在问题和整改后达到合格的情况。③应建立模板拆除的审批制度,模板拆除前应有批准手续,防止随意拆除发生事故。④模板安装和拆除工作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正式工作之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6)混凝土强度。①现浇整体模板拆除之前,应对照拆除的部位查阅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必须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进行;滑升模板提升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方案的要求时方可进行。②承重结构应按照不同的跨度确定其拆模强度;预应力结构必须达到张拉强度,并张拉、灌浆完毕方可拆模。
(7)运输道路。①混凝土运送小车道应垫板,不得直接在模板上运行,避免对模板的重压。如必须在钢筋网上通过时,必须搭设车行通道。②运输小车的通道应坚固稳定,脚手架应将荷载传递到建筑结构上,脚手架应铺平绑牢,便于小车运行,通道两侧设置防护栏杆及脚手板。
(8)作业环境。①安装、拆除模板以及浇筑混凝土作业人员的作业区域内,应按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设置临边防护和孔洞封严措施。②交叉作业避免在同一垂直作业进行,否则应按规定设置隔离防护措施。
2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控制措施
2.1严格审查设计方案
为了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科学有效的实施,就需要保证前期的设计施工方案科学有效,因此必须要对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多次检查,一方面要检查其是否符合我国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检查该设计施工方案是否满足该土建项目的施工要求。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后续处理进行分析,以降低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要以审查结果为基础,切实落实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并且要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交流合作,避免给高支模施工技术造成安全隐患。
2.2严格把关施工材料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落实是为了确保其施工质量和效果,这就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针对高支模施工技术中所需要的零部构件以及基本材料如钢筋等,需要进行多次审查,以避免劣质材料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同时,要以施工材料之间的匹配性为第一考虑原则,避免替换后的材料之间产生矛盾,而导致高支模技术无法高质量应用。例如在立杆的选择和应用过程中,就需要施工部门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避免给后续操作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土建工程整体质量。
2.3加强人员审查力度
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比较高,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专业素养提出的要求比较高。尤其在质量监管环节,需要监管人员具备比较强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水平,能够对应用操作环节进行详细分析,严格把控操作标准,降低失误概率,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2.4注重施工安全性
高支模施工技术除了操作难度比较高以外,其危险性也比较高,因此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操作水平,进而降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土建工程质量。严格落实、强化管理责任。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纳入到各个施工部门的议事日程当中,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发生施工事故。定期对施工场地进行管控,保证高支模施工工序能顺利开展,防止出现工序混乱的现象。通过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施以有效的监督管理,如监控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避免出现相应的施工隐患问题。
结语: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是不容忽视的,高支模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作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水平,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按照国家、地区、行业标准要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进一步提高高支模施工的整体水平。
论文作者:张东1,姬佳鑫2,尉彩宁3,赵志刚4,吴涛5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模板论文; 立柱论文; 荷载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土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