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管理
引言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一方面要紧扣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成长目标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则要立足于时代的发展态势,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于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大数据技术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构建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新路径的主要依靠。高校要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
1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方式现状
1.1高度不够,过多注重日常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比如: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组织评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指导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做好学生困难帮扶、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做好学生宿舍安全、卫生及内务管理工作、各类信息的报送工作等等。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如本科学院,专职辅导员不足且管理学生人数较多,辅导员工作主要本应该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然而却困在各种学生管理的繁杂事务中。学生自律性不强,一些违纪行为屡教不改等系列问题,导致日常管理难度较大,也消耗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学校想推行一些有一定高度的活动,比如:学习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思想文化建设等等,由于时间、精力不够或大学生参与度不高而推行力度减弱或者取消。
1.2大数据应用的技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科学技术的关键在于应用,涉及大数据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技术支持,如获取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传送数据、挖掘数据、应用数据和安全管理数据等环节,各技术环节之间环环相扣且有序衔接,这是合理利用大数据的关键。很多组织机构随潮流搭建网络管理平台,不仅对系统的技术架构和技术实现方案不够了解,工作中也未能听取下层管理者的建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技术平台采集数据的质量差导致数据分析结果不客观,数据分析存在错误、具有误导性或者数据达不到量化的目标也会导致不能完全、实时反映大学生的真实状况。
1.3制度执行不严,学生规矩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都有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的时候,部分高职大学生规矩意识不强,自律能力偏弱。大学生违反校纪校规事件时有发生,学校担心执行制度严厉会有学生被开除或退学,导致学校生源流失。所以在某些问题上的处理上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完全做到依制度执行。学生因为违反制度并没有完全得到相应的处罚,不当行为的自我纠正意识会下降,处罚警示作用会削弱。制度的执行与制度本身的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关系,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没有根据当前学生管理的现状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完善,在制度执行过程会出现不通畅的情况。
1.4数据处理难度提升
信息时代数据成为学生管理中的重要资源,数据处理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核心路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处理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因为大数据将大量的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均纳入数据处理的范畴,增加了数据搜集的难度。以微信朋友圈信息为例,大学生每天发布的朋友圈信息少则一两条,多则十余条,管理者每天面对的数据量极为庞大。与数据量激增相伴而生的是数据质量的下降,特别是单位数据的质量呈显著下降的态势,海量数据中有大量的无效数据或者干扰数据,也增加了数据处理的难度。
2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管理
2.1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大数据涵盖了结构性数据、半结构性数据、非结构性数据,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是传统的信息工具无法处理的数据形态[7]。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处理方式必须有别于传统的处理方式,否则不仅会出现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也会影响大数据价值的充分实现。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新路径的建设中,数据处理效率的提高必须作为重点,让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数据处理在总量上更大,在速度上也更快。对此,高校首先要创新数据处理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做好大数据的云计算工作。云计算是数据信息分布式计算和并行计算等融合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方式,它以按用量付费为主要特点,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模式。它可以有效地进入可配置的海量计算资源共享池,其计算方式是与大数据技术相匹配的,对于大数据价值的发掘与应用意义深远。同时,高校也要重视新型数据处理工作的使用,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动态,选择适宜的新型数据处理技术,引导管理者掌握数据发掘、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而提升学校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使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真正紧扣时代的发展特点,凸显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性、技术性、标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技术
老师需要分析不同管理环节的具体内容及核心要点充分体现管理干部的作用及优势,给予学生管理干部更多自主学习和外出实践考察的机会,保障每一个学生管理干部都能够意识得到个人的责任以及义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之中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工作经验解决问题。另外,大学生管理工作难度的持续增加,每一个参与工作者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及工作方法的同时,需要积极的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将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有效的摆脱传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桎梏,打破管理的时空限制,以此来促进教学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稳定提升。
2.3对学生的自主管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为了掌握学生自主管理的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地把握学生自主管理的动态,并及时进行指导,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效率。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观察,及时跟进,全面监督,系统评价反馈。比如,在未实施自主管理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情况进行记录;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督查,确保不违反记录。在学生自主管理之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效果进行对比,给予中肯的评价,全方位、多层面了解学生自主管理的质量,将自主管理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2.4完善管理预警机制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大学生群体越来越依赖信息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且不同的信息平台在表达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微博就具有公开性、开放性较强的特点,而微信朋友圈具有更强的私密性,仅有圈内好友能够看到消息,还可以指定好友看见某条消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搜集学生的各类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管理者可以将学生管理与舆情管控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网络平台中所留下的学生信息,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数学算法,发掘海量信息中的有效资源,预测相关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已经发生事情的危害性,从而构建学生管理的预警机制。这有助于推动学生管理问题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变,显著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不仅如此,大数据技术在群体性问题的分析中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借助大数据技术强大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能够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2.5营造灵活的管理环境,提高管理质量
大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因素是营造环境,为了实现大学生的灵活管理,必须营造相应的氛围。建设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美好大学环境,无论是在校园,学生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都足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主力军,是灵活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灵活管理的实施。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他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学生的好榜样,以便他们可以用教诲和教导来取代他们的说服力。管理者应始终通过培训和相关阅读、讲座来提高管理质量,以便更好地实现灵活管理。
2.6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无论以何种技术作为学生管理的基础,管理队伍都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与实际负责人,因此管理队伍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大数据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为管理队伍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了便捷条件,当然也对其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新路径构建的需要,高校需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增强大数据意识。大数据不仅仅是指数据的总量大,更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队伍要增强大数据意识,在深入了解大数据的内涵、价值、特点和运用方法的基础上,真正认识到大数据之于大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提升大数据技术的操作能力。在大数据技术深入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宏观背景下,高校大多具备了综合性的信息管理平台,在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工作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要着力提升管理队伍的信息搜集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提升管理队伍的操作技能,使大数据技术成为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最后,提高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应用能力。大学生管理者要以数据分析结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参考借鉴,以数据分析结果来提升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2.7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成人意识
从目前来看,许多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之中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成人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往往出现了盲目跟从的现象,忽略了对个人行为后果的分析及研究,对权利义务的界定认知非常的浅显。对此,在落实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老师必须要注重这一现实条件的分析以及研究,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之上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成人意识教育为依据,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判断,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真正的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优势。另外对于老师个人来说,在教学实践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各类教学资源使用的现实条件,更好地突破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结束语
高校学生管理正处在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路径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条件。从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发展水平出发,加强大数据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成为提高高校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学生管理的新平台,有效利用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等新载体,不断创新与完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生管理工作路径,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为高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伊晶秋.人本观念下的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华夏教师,2015(12):100-101.
[2]庄锡清,余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2):237-238.
[3]张国磊,夏鑫.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创新大学生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40-42.
[4]李金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150.
论文作者:李文瑾,郭永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数据论文; 学生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大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处理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