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50000;2.四川雅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6461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可应用于规划的数据,数据反应了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面对这些海量数据,实现大数据科学有效管理并应用于城市规划分析、发展决策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以下对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规划;应用研究
引言
城市规划设计需定期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发展方向、规模和性质等进行确定,通过城市空间合理部署和资源合理利用确保城市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在大数据时代,科学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故应加强对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以更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1大数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意义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基础建设工作逐步成型,而物联网、互联网等的兴起,推动了城市的规划构建,城市规划的效率明显提升,提高了经济、环境等不同领域间的沟通,增强了城市资源的使用率,提高了城市服务水平,提高了城市化的转型速度。同时,大数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有效解决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减少了社会发展的成本投入,提高了企业单位决策质量与效率,推动了城市的构建。总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大数据的充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在交通领域方面,大数据的应用,支付宝乘公交、滴滴打车、手机公交查询等,为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便利。
2大数据的特点
2.1数据规模较大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数据在所有的城市中被广泛使用,以及推广,人们获取数据的准确度在不断的提升,获取数据和共享数据变得更加的简单,每个用户都可以在网络中获取最新的数据,还可以分享和预览想要看的数据,这些被点击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
2.2价值密度更低
在传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结构化数据,每个字段的价值密度较高,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要出现了很多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比如我们常见的网络访问日志,很多数据的价值性并不高。虽然数据量大大增加,但是价值密度却明显下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大数据在对事物信息进行获取的过程中,并不会对信息进行抽象处理,因此信息和问题价值将大大降低。
2.3数据处理速度较快
大数据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处理速度很快,与传统数据的区别就是处理方式和速度。随着网络的兴起,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传感器,能够迅速获取数据和信息,其传播的速度也很快,使大数据出现了暴涨的形式,起各种数据不断增加。
3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途径
3.1在城市规划中对大数据的应用领域
①区域关系。利用最新的数据类型优势可以将传统工作中产生的数据漏洞问题进行改进,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和客流信息的区域问题分析。②空间域布局类型研究。借助当前所具备的数据信息可以在微观角度或是范畴内进行问题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手机、POI数据进行工作研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空间发展布局、城市结构、用地方式和功能分布问题进行详细研究。③公共空间域网络体系研究。在现代化数据作用下,可以准确进行城市消费空间、公共空间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互联网社交数据、POI数据的相关研究,可以对区域范围内城市经济收入、消费能力等问题进行准确判断与分析。④城市交通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群众出行方式的研究,对公交卡、滴滴出行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在这一技术帮助下,可以准确掌握群众日常出行方式、公交的合理性,准确分析城市范围内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这对于群众出行和城市消费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将起到更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3.2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
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大数据时代的应用也表明了某些大数据存储的强大作用,这是确保大数据正确应用的关键环节。实现更多信息的有效的压缩,它具有高容量的数据存储技术,可以减少存储的信息占用过多内存,避免存储区空间资源浪费。可以借助海量的数据存储,更好的实现节能效果,通过及时进行分类并存储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资源,可为之后的使用创造更多实用性条件。此外,这些大型数据存储技术中的应用程序可以预处理相关数据信息,提高应用程序价值,避免后续无用工作,并提高后续大数据处理应用程序的速度和效率。
3.3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数据收集中的应用
应用信息技术能更好完成城市规划数据收集。目前,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便于统一采集和整理数据信息。应用GPS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卫星定位和导航,完成高精度三维数据信息采集,实现全球卫星用户位置的全天候、全方位和全时段采集,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实时导航信息,在城市规划方面采用该种信息技术可获取时间和空间数据,促使城市规划服务系统信息化水平提高。获得准确的地理信息能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更好的服务。RS传感仪可实现电磁波远距离反射和辐射,实现信息收集,获得各种景物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实现景物探测和识别。在城市规划中,采用该技术能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及重要资料,如城市人口数量分布、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土地利用等数据,继而更好满足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完成数据信息收集,则需完成城市基础网络和硬件设施建设,配备高速宽带网络,引入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实现内外网有效连接,继而更好采集各类数据信息。
3.4提高资源利用率
主要是指城市的土地和交通等资源,它们是智慧城市空间的主体,做好智慧城市的空间规划的目的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实行数字城市以前,城市的各项资源利用率是很低的,因为依靠传统的测量,人们对信息掌握不够。比如土地,很多城市依然习惯于研究原有的土地如何利用,城市里存量的土地如何利用,一般都是整体承包和转让的摊大饼的办法,以致城市面积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尽管有着大面积的土地,但是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如北京存在的较多闲置物业小区。除去土地,城市的交通、物流设施利用率也不高,由于原来的信息技术不够发达,交通干道的规划设计很难满足现在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如早晚高峰南北、东西的贯通主干道常常是车挨车,人挤人,而在相对绕远的支路上交通流量就少了很多;物流行业的起初是每家企业都是自己的物流系统,建厂就建车队,或者租用物流公司的车队和仓库。虽然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物流业有何很大的发展,但是仍有不少厂商建有自己的车队和仓库,整体来看,物流方面效率依然不高。
结束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城乡规划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城乡规划编制中,应积极转变数据收集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多种途径,收集与城乡规划相关信息,为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撑;提升数据应用速度,保障各行各业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智能化城市奠定基础。在城乡规划实施中,应始终以数据作为规划实施依据,根据社会发展实况,转变规划实施过程,推动城市规划建设,促进我国更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伟伟.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产业,2019(05):24-26.
[2]李美莹.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4):154-155.
[3]陈小俊.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大数据应用与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5):69-70.
[4]陈幸林.探究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02):69-71.
[5]王秀峰,赵磊.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施研究[J].中华建设,2019(01):82-83.
论文作者:王焕斌1,刘先鹏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数据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互联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