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影响_军事论文

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影响_军事论文

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反恐论文,重心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11事件”以来,反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重心。美国先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开辟两条反恐战线,同时进行两场不对称战争。过去几年,美国把主要兵力和精力投向伊拉克战场,而在阿富汗更多依靠联军的力量。随着伊拉克局势转趋平静,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布什政府将目光转向阿富汗战场。如今,主张将反恐重心移向阿富汗的奥巴马入主白宫,美国反恐战略重心的东移已是势之所在。本文将要探讨的是,近来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之表象、背景,以及对国际反恐战争和有关地区局势及大国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就已着手调整反恐战略,从伊拉克撤军的计划开始实施,增兵阿富汗、加大对巴阿部落区恐怖势力的打击力度已成大势所趋。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反恐战略重心的东移得到确认。

第一,从伊拉克撤军计划开始实施。美国在2003年发动伊战、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很快宣布美军在伊主要军事行动结束,原本是希望迅即将重点转入对伊重建和改造。但事与愿违。随后几年伊拉克安全形势日益恶化,美国不得不几次向伊拉克增派部队,结果在泥潭里越陷越深。2006年,伊拉克国内教派冲突升级,伊拉克“基地”等恐怖组织的恐怖袭击、武装叛乱异常猖獗,加上美扶持的伊拉克新政权根基薄弱,伊拉克全国陷入内战和分裂状态。布什政府被迫调整策略,大举向伊拉克增兵,以恢复伊国家秩序、防止内战蔓延,但不久就将撤军计划提上日程。从2007年底至今,布什政府先后三次宣布撤军:第一次撤出5000多人;第二次在2008年3-7月间陆续撤回2万人;第三次是在2009年2月前撤出8000人。这些撤离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将驻伊美军数量降低到2007年增兵行动前的水平,即14万人左右。与此同时,2008年以来,美军加快了向伊拉克当局移交地方防务的步伐,目前已移交了18个省中13个省的防务。伊拉克安全部队规模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增长,截至2008年5月总计已达55.9万人。①如果说上述动作只是布什政府的“作秀”之举,那么2008年底美伊签署的“驻军协议”,则使人看到美国在从伊撤军问题上的“真刀真枪”。根据协议,美军同意2009年6月前撤出伊拉克主要城镇,2011年12月31日前全部撤离伊拉克。鉴于布什长期反对就撤军制定具体的时间表,此次协议的达成无疑意味着布什政府对伊政策的重大调整。实际上,布什政府幕僚的确在为对伊政策转变造势。2008年12月7日,国务卿赖斯对媒体表示,“现在美军从伊拉克撤出是合时宜的”②。作为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倡导者和设计者,副总统切尼也于2009年1月4日表示,美在伊的行动目标已接近完成。③

第二,对阿富汗的关注度明显提高。“9·11事件”后,美国于2001年10月7日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反恐战争初战告捷。然而,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伊拉克战场,阿富汗基本交由北约领导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控制。尽管2005年塔利班势力开始复苏,但为保证伊拉克战场兵力,美国对阿政策仍保持“低调”,并未相应加强对阿的军事投入。阿富汗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都大于伊拉克,但与驻伊美军十几万的规模相比,驻阿美军和联军规模很小,总共只有约6万人,其中,“国际安全援助部队”4.7万人(包括来自美国的1.9万人)、独立行动的1.3万美国军人。④

美国在伊拉克“收缩”的同时,相应加强了对阿“攻势”。一是向阿富汗大举增兵。2008年7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和国防部长盖茨先后要求向阿富汗增兵。⑤9月,布什政府宣布向阿富汗增派一支大约4500人的部队。同时,美国将一个原定11月派往伊拉克的海军陆战队营改派阿富汗。12月20日,马伦宣布,美国将向阿富汗增兵2万-3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将被派往塔利班势力最嚣张的阿富汗南部地区。这是美国历次向阿增兵行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美驻阿军人因此将增加一倍而达到6万人。二是强化在阿作战指挥系统。布什先是任命驻伊美军最高司令官彼得雷乌斯为中央司令部司令,统管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随后,增设美国驻阿部队指挥官一职,由现任“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司令的美国将军麦基尔南兼任。布什称,这一新设职位将使所有驻阿美军处于统一领导下,既有利于美军内部协调,又有利于驻阿美军与“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⑥三是强调阿富汗战争的长期性,为在阿长期作战做铺垫。2008年12月8日,白宫发言人佩里诺承认,美在阿的确遇到了挑战,与伊拉克问题相比,解决阿富汗问题需要花更长时间。另据报道,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正在对美国的阿富汗政策进行评估,他将建议奥巴马总统把海外军事行动重心从伊拉克转移到阿富汗。美国智库和平研究所最近发表报告,建议奥巴马政府调整在阿军事和重建政策,将稳定和重建阿富汗作为一项至少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长期任务。⑦

第三,将巴基斯坦纳入“反恐”主战场。近年来,随着巴境西部部落区日渐成为“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避难所和大后方,美国对巴认识发生微妙变化。在美国人眼中,巴已不仅仅是美反恐战争的盟友,而且正在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一个策源地。美国军方认为,恐怖分子正在以巴境西部的联邦直辖部落区为据点,酝酿再次袭击美国的阴谋。⑧2008年9月,马伦指出,由于阿、巴安全形势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美国正在寻找一种可以覆盖巴、阿边境两侧地区的军事战略。⑨言外之意,巴境西部部落区已成为美在阿富汗反恐战场的一部分。

过去一年中,美国明显强化了针对巴的反恐力度。一方面,美军开始“亲自动手”,直接越境打恐。2008年7月,布什总统曾密令特种部队可不经巴政府允许进入巴境内实施军事打击。⑩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军战机频繁越境空袭巴境内恐怖分子目标,甚至发动了地面攻势。另一方面,美国开始在巴、阿交界的几个战略要地建立三边反恐协调中心,尝试由联军、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三方联合控制巴、阿部落区。另外,美国国会还专门拨款7.5亿美元,交给巴基斯坦联邦直辖部落区,用于资助和收买巴基斯坦偏远地区的部落,让他们协助美国反恐。(11)同时,美国继续向巴政府和军方施压,要求其在打恐上有所作为。为免除巴后顾之忧,美大力推动印巴和平进程。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后,布什政府更是频繁派员赴印巴斡旋,力图防止双方兵戎相见,以确保巴基斯坦集中精力在西线打恐。

第四,反恐战略重心东移作为奥巴马的竞选誓言,已成美新政府的对外政策目标。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一直是“反伊战先锋”。伊战爆发前,作为民主党参议员的奥巴马就预言,伊拉克战争将耗资巨大且难以收场。2007年1月,他还提出过一项从伊分阶段撤军的议案。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奥巴马更是将反对伊战作为竞选主题。他强烈批评布什政府的反恐战略,指出正是美国在伊驻军刺激了伊斯兰恐怖主义,分散了美军反恐的有限资源,导致美驻阿兵力不足,无法有效打击阿、巴境内新的恐怖主义营地。他认为,美应该把注意力重新转向阿富汗战争,“阿富汗必须成为反恐战争的‘中央阵线’”。(12)他承诺,如果当选,将在上任后16个月内从伊撤出所有美作战部队,只留下数量不定的其他部队执行非作战任务。获胜后,他多次表示会信守承诺。2009年1月中旬,当选副总统拜登先后造访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为实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计划投石问路。1月20日就职以来,奥巴马政府一直在加紧制定解决伊、阿问题新方案,强调在伊进行“负责任的撤军”,对阿打“组合拳”,包括增兵、敦促阿政府扩大在首都以外的控制范围以及打击腐败等。

一年来,阿、巴局势持续恶化与伊拉克形势相对改善形成鲜明对照,恐情东移带动美国反恐战略重心的东移。美国民意和经济危机的掣肘,也促使政府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间做出战略选择。

首先,塔利班势力回潮,阿、巴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塔利班2005年重组后,以巴、阿部落区为根据地,逐渐恢复“元气”,对驻阿国际部队以及阿、巴两国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塔利班的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武装袭击活动与日俱增。为保存实力并制造“轰动效应”,塔利班主要采用爆炸、伏击等军事战术,辅以针对阿政府官员的绑架或暗杀。塔利班的活动范围也从南部和东部省份逐步延伸到西部赫拉特省、首都喀布尔以及北部巴格兰等省。有报告称,塔利班目前已控制了阿富汗一半以上的国土,驻阿国际部队和阿富汗政府的影响越来越局限于城镇和道路交通沿线。阿政府和国际部队官员均承认,2008年是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阿形势最动荡的一年,也是2001年以来美主导的联军在阿伤亡最为严重的一年。2008年塔利班的恐怖袭击活动比前一年增加30%,从5月起,驻阿国际部队伤亡人数开始超过驻伊联军。驻阿国际部队全年阵亡人数高达260人,其中驻阿美军死亡150多人。早在2008年1月,美国独立评估小组的研究报告就指出,阿富汗正处于“亡国”的十字路口,美国、北约以及国际社会必须立即行动,控制局势,否则阿富汗将分崩离析。(13)

在巴基斯坦,“普什图带”成为阿富汗塔利班等武装分子厉兵秣马的大本营,巴塔利班也应运而生。由于塔利班绝大多数是普什图人,塔利班运动在巴、阿交界的普什图部落区影响很大。巴的普什图人从未受过塔利班统治,对塔利班没有任何“不良记忆”,因此对塔利班的支持甚至要强于阿富汗的普什图人。近年来,巴军方一直在普什图部落区部署重兵,清剿塔利班势力,但收效甚微,相反还激化了武装分子与巴政府的矛盾。从2007年起,塔利班等武装分子开始在巴各地搞爆炸袭击,号召伊斯兰革命,公然挑战国家权威。原本复杂的巴政局因此更显脆弱。同时,“阿塔”和“巴塔”还遥相呼应,重点袭击从巴到阿的美军和国际部队补给线。2008年以来,这条补给线因此多次中断,严重威胁着美军和国际部队的后勤供应。

其次,“基地”组织战线收缩,战略重心退至南亚。2003年伊战爆发后,“基地”组织随之将战线推进到伊拉克。有报道说,“基地”组织曾将大批作战人员从阿富汗抽调到伊拉克,与宣誓效忠本·拉丹的伊拉克“基地”组织并肩反美。(14)前几年伊拉克局势混乱之时,“基地”组织还曾试图将大本营从巴、阿部落区迁往伊拉克。例如,2005年1月本,拉丹曾命令伊拉克“基地”组织领导人扎卡维在伊拉克建立根据地,作为袭击美国和欧洲的跳板。(15)然而,2007年年中以来,美军借助兵力优势并利用伊拉克“基地”组织与逊尼派领导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掌握战争主动权。由于在与美军的军事对峙中节节败退,“基地”组织在伊影响日渐式微,因而开始改变策略,重新向南亚集结。“基地”组织开始将招募的新成员由伊改派阿。同时,伊“基地”组织的大批骨干也不断向阿富汗转移。(16)因此,2008年潜入伊拉克的外国武装人员数量明显减少,由前一年平均每月110人减少到20人。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也坦承,“基地”组织尽管不会完全放弃伊拉克,但正将更多资源投入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17)美国国会的研究报告也指出,鉴于“基地”组织在巴、阿部落区的影响呈上升之势,伊拉克“基地”组织骨干的加盟和其他“新鲜血液”的注入,势必进一步巩固并加强“基地”组织在南亚的根基。(18)

第三,美国民意在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上泾渭分明。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阿富汗战争的支持在过去几年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对伊拉克战争却存在广泛争议。根据盖洛普调查,2001年10月有88%的美国民众支持对阿富汗开战,到2008年仍有68%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出兵阿富汗是正确的,并有57%的人支持美国将驻伊部队改派阿富汗。相反,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民众有72%的人在2003年伊战爆发时表示支持,但很快就对伊战是否为反恐战争的一部分产生严重分歧。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兵魂断伊拉克战场后,美国内掀起一波又一波反伊战浪潮。加上布什政府后来承认因情报错误,在“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直接联系”两大问题上存在误判,美国人更加质疑伊战的合理性。近两年,美国反伊战人数一直维持在7成左右。与此同时,美国两党对阿富汗战争的看法接近,而在伊拉克问题上则分歧巨大。2008年,分别有88%的共和党人和65%的民主党人支持阿富汗战争。但是对于伊拉克战争,民主党几乎从一开始就持反对态度。早在2004年,支持伊拉克战争的民主党人仅为16%,反对者高达82%;共和党这一数字恰好相反:支持者占82%,反对者占16%。(19)可见,在美国,阿富汗战争获得广泛的社会和政治支持,伊拉克战争却是社会分裂和政治对峙的导火索。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伊拉克问题更成为两党总统候选人的选战热点,因此这次大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的一场全民公决。由于奥巴马主张从伊撤军的同时在阿全力反恐,他的胜出意味着美国民众对反恐战略东移的首肯。

最后,美国身处经济困境之中,“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美国经济自2007年底陷入衰退,至今已一年有余。经济形势的每况愈下,转移了美国朝野对反恐战争的注意力,也使战争支出面临瓶颈。2008年11月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63%的美国民众认为振兴经济是当务之急。而在一年之前,关注经济和就业问题的美国人只占10%,认为伊拉克问题最重要的人数为34%。(20)布什政府在任内最后几个月明显将注意力从反恐战争转向了拯救经济。奥巴马当选后也多次强调,重振经济将是其就任总统后的第一要务。据分析,缓解就业危机、稳定金融体系、救助房地产市场以及解决预算赤字是奥巴马面临的四大经济难题。奥巴马上任不久已明确表示,经济复苏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采取一些措施,形势在好转前也还可能会恶化,美国人民对此应持有“现实的态度”。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奥巴马的主要精力和财力将被经济问题占据,反恐战线收缩乃情理之中。另外,由巨额经济刺激方案引发的财政赤字压力,势必限制美国对反恐战争的投入。“9·11”以来,美国反恐战争耗资巨大,至今已花费9000多亿美元,其中伊拉克战争支出700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耗费2000亿美元。据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称,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若要维持目前水平,2009财年将需要1360亿美元。(21)如果能从伊大规模撤军,并尽早终结伊战,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就有望得到改善。

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不仅会导致全球反恐战争布局发生新变化,加大恐怖与反恐怖博弈的烈度,而且会使与之密切相关的南亚、中亚和中东等地区形势及大国关系更为复杂。

其一,恐怖与反恐怖对峙加剧,全球反恐形势不容乐观。伊拉克战争并非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反恐战争,而是一场“倒萨战争”和一场意在“改造伊拉克”甚至是“改造中东”的战争。2003年以来布什政府为保伊拉克战场而无暇顾及在阿富汗的反恐大业,使反恐战争的头号敌人“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得以喘息并逐渐恢复元气。近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安全形势恶化表明,恐怖势力已由休整转入攻势。随着美国向该地区加大反恐投入,阿富汗战争将更趋激烈。同时,美国增兵阿富汗将进一步拉大恐怖与反恐怖的力量对比差距,可能使恐怖势力改变策略,避免与美军短兵相接,而在全球范围展开游击战。恐怖势力尤其可能开辟反美、反西方新战场,在世界各地策动恐怖袭击,声东击西,令美国及其盟友防不胜防,使世界反恐战争更显“猫捉老鼠”的“游戏”特点。许多分析家认为,2008年11月,恐怖势力在印度孟买制造的恶性恐怖袭击事件,就是为了缓解其在巴、阿部落区面临的强大军事压力,借此挑起印巴争端,令在西线反恐的巴基斯坦10万大军东调。另据报道,“基地”组织在巴、阿部落区站稳脚跟后,已经着手策动一场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全球攻势。为此,它一直在塔利班控制的地盘上训练印尼圣战者,其在沙特活动频繁,并考虑在阿尔及利亚和巴勒斯坦建立分支组织。(22)随着美军对恐怖势力在巴、阿部落区的活动空间切实形成挤压之势,恐怖势力必将加大在其他战线的斗争力度,全球反恐形势将愈加严峻。此外,驻阿联军的实力虽3倍于对手却无法有效控制局势,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各有盘算,分担军事责任不力。美国增兵后,这种状况很难从根本上扭转。

其二,南亚局势将更趋动荡。阿、巴政局稳定面临新挑战。阿富汗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对阵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强弱,而在于重建过程中阿内部利益分配的失衡。由阿富汗三大少数民族——塔吉克、乌兹别克、哈拉扎组成的北方联盟为推翻塔利班立下战功,因此成为战后红利的主要收获方。相反,普什图人占阿富汗人口一半以上,其利益在新政府中并未得到相应体现和保护,南部城市坎大哈为中心的大多数普什图人的利益尤其受到忽视。现总统卡尔扎伊也是普什图人,但只代表少数普什图族上层的利益。不少人尽管对塔利班当年的高压统治仍心有余悸,但由于对过去几年重建进程的失望而转向,再度支持塔利班。如果美国只一味对塔利班实施军事清剿,而不能解决普什图人的利益关切,那么阿富汗的分裂与混乱状况恐怕会进一步加剧。在巴基斯坦,美国反恐重心东移将使扎尔达里政府陷入内外夹击。美国已意识到,要解决阿富汗问题,首先要解决巴基斯坦问题。因此,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奥巴马在越境打恐和将经援与打恐挂钩上立场强硬。扎尔达里政府仍有求于美国,因此只能屈服于美国压力,加大在巴部落区的反恐力度。这势必引发国内民众反美情绪的强烈反弹,反对派和宗教极端势力也会借机发动强大攻势,原本脆弱的扎尔达里政府前景堪忧。

与此同时,印巴对立可能加剧。鉴于印巴两国长期不睦,印度很可能成为巴、阿部落区恐怖主义“外溢”的首选阵地。尽管孟买恐怖袭击是否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有关尚无定论,但其引发的印巴紧张局势已使恐怖分子意识到,从巴境内发动对印恐怖袭击是应对美国大兵压境的有效战术。可以预见,随着美国反恐东移步伐的加快,印度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将进一步上升,印巴矛盾因此会进一步激化,两国擦枪走火的危险不能排除。另外,阿富汗历来是印巴争夺的战略要地,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双方在阿富汗的争夺无疑会更加激烈,阿富汗的稳定因此也将受到冲击。

其三,中东局势仍充满变数。美国从伊拉克大举撤军,可能导致伊拉克局势出现反复。未来伊拉克安全部队能否有效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尚待观察。它面临多方面的考验:伊拉克政治重建进程中原有的教派与族群矛盾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基地”组织可能卷土重来、兴风作浪。另外,伊朗和叙利亚等国在伊拉克的传统影响可能转强,进而增加伊拉克政治重建的复杂性。奥巴马总统之所以反复强调要在伊拉克进行“负责任的撤军”,就是因为预见到撤军可能造成的上述负面影响,为美国未来在撤军过程中可能的政策调整留有余地。

就伊朗而言,美国降低对伊拉克关注程度反而可能使伊朗核问题成为焦点。尽管奥巴马总统已向伊朗释放善意,表示愿意与伊朗政府对话,但鉴于民主党素来强调不扩散原则,如果伊朗不能在核问题上有所让步,伊朗核问题很可能再度引发美伊关系危机。1月29日,奥巴马通过其发言人表示,将对伊朗“保留所有选择”;对于伊朗发展核武器的企图,“必须动用我们国家力量的所有元素来保护我们的利益”。(23)言外之意,美国对伊朗不会放弃军事手段。由于伊朗地理上夹在伊拉克与阿富汗之间,美军从伊拉克调往阿富汗,其对伊朗形成的军事压力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相反,如果未来伊拉克安全有了保障,阿富汗局势得到控制,美国为解决伊朗核问题可动用的军事资源会相应增多。

其四,中亚地区的大国博弈将更趋激烈。从地缘政治角度讲,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意义非凡。与伊拉克相比,阿富汗及其所在的中亚地区,是大国利益交织、重叠地区。这里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中国在该地区也有着重要的能源和安全利益。12年前,美国地缘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将此地称作欧亚大陆的“巴尔干”,即全球“大棋局”的“内核”。他认为,美国只有有效控制这一核心地带,才能保证对整个欧亚大陆的控制,也才能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24)美国对阿富汗的增兵计划无疑会巩固美国和北约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2009年1月中旬,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访问了中亚四国,即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核心议题是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军事合作,以确保通往阿富汗的北部运输线的稳定。这表明,美国正在借阿富汗打恐密切与中亚各国的关系。美国反恐重心东移事实上对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进一步构成挤压,中国的西线安全环境也趋于复杂,而近年来成长迅速的上海合作组织的团结也可能面临挑战。因此,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难免要怀疑美国反恐战略调整的“醉翁之意”。面对美国的咄咄攻势,俄罗斯已有所回应。不久前,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对美军关闭马纳斯空军基地,实际上就是美俄较量的一个生动体现。可以预见,随着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步伐加快,美俄等大国在该地区的较量可能进一步升级。

注释:

①Stephen Biddle,Michael E.O' Hanlon & Kenneth M.Pollack,"The Evolution of Iraq Strategy",December 2008,http://www.brookings.edu/papers/2008/12_iraq_biddle.aspx.

②李珍玉:“美国政府对发动伊战表示歉意,称情报错误”,[美]《侨报》,2008年12月7日。

③"The Cheney Exit Interview",January4,2009,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09/01/04/ftn/main4697548.shtml.

④James Phillips and Lisa Curtis,"The War in Afghanistan:More Help Needed" ,Backgrounder,No.2124,April 17,2008,http://www.heritage.org/research/nationalsecurity/upload/bg_2124.pdf.

⑤"Obama,McCain Split over Afghan Strategy",The Boston Globe,July 6,2008; "Gates:U.S.May Send More Troops to Afghanistan," Associated Press,July 17,2008.

⑥"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on Senate Confirmation of General David D.McKiernan as Commander of U.S.Forces-Afghanistan",October 2,2008,http://www.etrunk,kiev.ua/news/releases/2008/10/20081002-8.html.

⑦杨睛川、王薇:“美智库报告批评美国现行阿富汗政策”,新华网,2009年1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1/09/content_10626691.htm.

⑧Ann Scott Tyson and Robin Wright,"Mullen Urges Pakistan to Act on Al-Qaeda",Washington Post,June 11,2008.

⑨Ann Scott Tyson,"Top Military Officer Urges Major Change in Afghanistan Strategy",Washington Post,September 11,2008.

⑩Eric Sehmitt and Mark Mazzetti,"Bush Said to Give Orders Allowing Raids in Pakistan",The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10,2008.

(11)“美国将拨款7.5亿美元用来资助巴基斯坦部落反恐”,中国网,2008年1月31日,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08-01/31/content_9623448.htm.

(12)"Obama,McCain Split over Afghan Strategy ",The Boston Globe,July 6,2008.

(13)"Study:Afghanistan's Prospects Shaky",Associated Press,January 29,2008.

(14)"Al-Qaeda Mulling Iraq Shift from Afghanistan",Press Trust of India,December 8,2003.

(15)"Bush Uses Bin Laden to Defend Iraq War Policy",May 24,2007,http://edition.cnn.com/2007/POLITICS/O5/23/bush.iraq/index.html.

(16)Amit R.Paley,"Al-Qaeda in Iraq Leader May Be in Afghanistan",Washington Post,July 31,2008.

(17)"Ambassador:Al-Qaeda Leaving Iraq for Afghanistan",Associated Press,July 24,2008.

(18)Kenneth Katzman,"Al Qaeda in Iraq:Assessment and Outside Links",CRS Report for Congress,updated August 15,2008,http://www.fas.org/sgp/crs/terror/ RL32217.pdf.

(19)Frank Newport,"Afghan War Edges Out Iraq as Most Important for U.S.",July 30,2008,http://www.gallup.com/poll/109150/Afghan-War-Edges-Iraq-Most-Important-US.aspx; Alvin Richman:"The Public on Iraq:An Overview from the Polls,January-August 2007 ",http://www.publicopinionpros.com/features/2007/sep/richman.asp.

(20)Ruy Teixeira,"Public Opinion Sanpshot:Fix the Economy,End the War",November 7,2008,http://www.americanprogress.org/issues/2008/11/opinion_economy_war.html.

(21)"Gates Projects Pentagon Needs $ 70 Billion More for War",Reuters,January 6,2009.

(22)Bruce Riedel,"The Return of the Knights:Al-Qaeda and the Fruits of Middle East Disorder",Survival,Vol.49,Issue 3,September 2007,pp.107-120.

(23)蒋国鹏、赵毅:“奥巴马在对伊朗政策方面保留所有选择”,新华网,2009年1月30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30/content_10735084.htm.

(24)[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2-200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影响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