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论文_李惠端

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论文_李惠端

李惠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3)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26-01【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合并糖尿病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组共97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把患者资料根据住院时间、有无并发症、感染率分配,其中观察组患者49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用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满意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9%,对照组的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AP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护理干预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由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对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胰腺炎均有血微循环障碍,而高血糖又能加重微循环障碍,从而加重胰腺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导致并发症增多,病情恶化,因此,准确及时的病情观察和严密的护理对于改善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1]。因此对AP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有计划的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使其获得很好的治疗转归。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及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97例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腹痛、血、尿淀粉酶升高,B超或CT等影像学提示急性胰腺炎,发病时空腹血糖平均13.3mmol/1.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49例,其中男性33例,女16例,,对照组(B组)4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干预组用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包括疼痛的护理、指导病人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心态、动态检测血糖,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满意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感染率。1.2护理干预措施首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受教育程度等其它资料,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计划,以帮助患者接受专业的治疗指导和生活护理其次,疼痛的护理:疼痛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也是病情恢复或恶化的标志。严密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特点,有无反射痛、腹胀等,经治疗后疼痛有无减轻,疼痛性质和特点有无改变,若疼痛持续存在,则考虑是否有局部并发症发生。观察腹痛的变化情况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屈膝、弯腰、侧卧,有节律的按摩背部,增加舒适感,遵医嘱应用止疼药物,为患者制定合理膳食,饮食方面病人在禁食期间,遵医嘱合理营养支持:,大多均先行静脉高营养,调好输入速度,避免输注过快或过慢,导致人为的血糖不稳,当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后,可恢复饮食,要从清淡、无脂开始,少量多餐,如米汤、果汁、菜汤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天后无不适可改成素半流质饮食,如面片汤、米粥、软饭等,逐渐过渡到低脂低蛋白饮食,食品应以无刺激、少油腻、易消化为原则,在血糖控制方面,每2h行床旁快速血糖监测1次,在患者血糖值变化大且不稳定时,改为每1h监测血糖1次,待血糖值稳定后改为每2~4h监测1次,对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求坚持先监测后用药,边用药边监测的原则,发现血糖值波动,及时报告医师以便调整胰岛素剂量,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3]。糖尿病并发AP后应激性反应,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逐渐增加,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血糖越高胰腺的感染更难控制,所以胰腺炎患者控制血糖非常重要[2]。及时进行异常血糖的处理,对AP患者并发症的控制,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最后,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复杂,患者心理负担很大,特别是合并AP更易产生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我们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前提。护士要做好心理疏导,多使用肯定语气,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指导家属参与心理护理,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快疾病的痊愈程度,平时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多问候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高血糖对胰腺炎的影响以及转归;传授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杜绝暴饮暴食。讲解使用胰岛素笔的操作、保管、存放的方法,低血糖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根据监测血糖调整药物剂量,胰腺炎重在预防,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胰腺炎,强调预防复发的重要性,出院后)一/周避免举重物和过度疲劳,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加强自我观察,定期随访。告知病人胰腺炎渗出物往往需要一个月才能完全被吸收,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胰腺囊肿、胰漏等并发症。如发现腹部肿物不断增大,并出现腹痛、腹胀、呕血、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4]。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满意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感染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医学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9%,对照组的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感染率、显著高于干预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住院时并发症的复发率满意率间(天) 发生率(%) (%) (%)

干预组49 13.7±3.45 8(8.1) 4(3.0) 96.8

对照组48 21.4±4.05 25(25.9) 10(9.7) 89

3.讨论: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身是消化系统疾病,病因比较复杂,合并糖尿病更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待此病需要早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方案,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强化了健康意识,树立了良好的健康理念,使患者遵医服药,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性和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变了不良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建立了良好的健康行为,促进病情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减少了复发率,缩短了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致残率和致死率。

参考文献[1]蔡文智,智发朝等.高血糖对急性胰腺炎转归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128.129.[2]李先果.48例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10(8):151.01[3]袁永羽中.重症胰腺炎血糖测定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07(11):1269.1270[4]罗彩云,邱斐,李雪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全科护理2009,7(11)2926.2927

论文作者:李惠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0

标签:;  ;  ;  ;  ;  ;  ;  ;  

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论文_李惠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