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要点论文_李弋1,羊裔湘2,韦覃毅3

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要点论文_李弋1,羊裔湘2,韦覃毅3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本文通过以南宁市横县的村庄规划为例,提出对传统的村庄规划的发展建设与管理方面不足之处的改进创新思路:一是在村庄建设发展中我们从村民角度、村庄角度出发,尊重村民对村庄发展建设的选择,本次规划只是对村民进行引导如何建设出他们想要的村庄,让规划的项目更具实际落地的指导意义。二是对村庄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更宏观角度的思考,明确村庄产业优势,积极融入区域产业中,打造知名的乡村产业品牌。三是村庄建设的过程中导则全覆盖,对村庄公共空间、村庄建设内容等进行全面引导。四是对于村庄宅基地的管控和村庄存量农房提出了管理与利用的手法,解决村民一户多宅的邻里矛盾,为村庄建设提供促进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宅基地管控

1引言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总体战略是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乡村振兴总体战略对乡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宏观指导。而村庄作为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的空间载体[2],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村庄规划既需要宏观考虑村庄产业发展,也需要微观设计村庄建设的相关内容。

2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思考

2.1 传统村庄规划编制手法

传统的村庄规划编制手法普遍是四大步骤:第一步,基础资料收集,通过现场调研和相关规划文件获取村庄的相关基础资料。第二步,从区域宏观的角度对村庄的定位、产业、发展人口规模等要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一村一品为目标进行设计。第三步,对村庄内部微观进行设计,基础设施的查缺补漏,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构建,村庄景观空间的打造,住宅建筑立面的改造与新建住宅的风貌管控等。第四步,提供多个方案给村民选择,开村民大会解决宅基地的权属等问题。经过四个步骤后,一个看似不同,实际是“批量生产”的村庄规划基本完成。

2.2 传统村庄规划编制存在问题

传统的村庄规划编制后,在需要切实对村庄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发现存在许多问题,以下列举几个常见问题

(1)村庄设施建设时,如果占用村民的地,如果村民拒绝,导致无法落地。

(2)宅基地的管理存在问题,村庄内出现有些人有多套房,有些人无房的现象,规划只是对未来新增宅基地提出要求,没有实际的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

(3)规划中设计村庄为一村一品,但是往往无法实现。

(4)村庄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投资没有重点,一二三产业都想大力发展,导则资金无法集中投入。

(5)基础设施建设中,例如污水处理设施,按照要求每村建设,最后无人维护,导致设施无法使用。

2.3 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创新思考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应该具备一些特质,才能应对乡村的加速发展时代。一是切实落地性,村庄规划作为一个村庄发展的大管家,规划成果应该能切合当地实际,到达规划出来就能建设出来的实际意义;二是区域资源共享性,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村庄规划中应该研究如何进行区域产业资源共享,区域设施共享,区域热度共享等;三是管理有效性,让村庄管理管控不在只是村庄规划,让乡贤(本村老教师、老革命等)参与村庄未来的建设管理,调解村民纷争。

3创新模式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实践案例

3.1村庄现状

3.1.1村庄基本情况

南宁市横县六轭村属于城郊型村庄,现状共有村民 271 户,村民 1165 人,村里有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留守村民主要以茉莉花加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3.1.2村庄资源与气候

村庄所在地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村庄内部有着蒙江河穿流而过。

3.1.3村庄产业格局

六轭村产业较为丰富,因为城郊型村庄的交通便捷性,现状有着一二三产业的初步融合产业链;农业方面主要种植水稻与茉莉花,第二产业主要为茉莉花的加工,第三产业为城郊乡村农家乐。

3.2解剖问题

3.2.1村庄建设难题

3.2.1.1村庄设施建设不完善

六轭村村庄设施建设分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一方面六轭村现状没有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污水都是通过化粪池或者直排,导致蒙江河水系水体质量较差;

3.2.1.2村庄建设无秩序

村庄的无序建设是因为宅基地的划分不明确,在村庄管理中没遵守一户一宅的强制要求执行,另一方面村庄建设用地紧缺导致的占用农田现象屡有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1.3村庄景观空间缺失

由于村庄规模较大,村庄内部空间错杂,加上村庄建设用地不足,所以村庄内部空间没有形成的景观空间,让村民在闲时无处休憩乘凉,降低了村民生活幸福感。

3.3本次规划中创新手法应用思路

本次对于六轭村的村庄规划方法与以往传统的村庄规划方法不同,更强调从村庄的角度和村民的角度出发;针对乡村建设中的宅基地管理与利用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合村庄实际情况,提出宅基地管控策略。

3.4重点内容与具体措施

3.4.1产业发展联动

3.4.1.1区域产业宏观指导

本次六轭村村庄规划中村庄的产业发展结合其所在区域的产业与茉莉花的IP进行利用,通过研究六轭村所在的新桥村委产业发展格局以及研究城镇产业对村庄产业的带动作用,我们得出对六轭村的产业发展积极带动的方式,进一步融入横县区域产业格局与体系中去,成为县城产业、特色小镇产业体系中的关键一环,解决传统村庄规划存在的产业整体发展受限的问题。

3.4.1.2一二三产业分期优势带动

本次规划提出充分利用村庄的区位优势,为来周边景点游客的提供食宿的服务;挖掘村庄的特色资源,打造六轭村特色旅游项目;结合蒙江水系打造滨水体验项目,以茉莉农庄为基础,构建滨水农家乐产业群;结合村内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修缮与改造,形成特色的民宿产业,用以接待游客,留住游客。依托大区位下的种植业优势,以种植茉莉花、优质水稻、特色果蔬种植为主,为第二产业提供加工原料,为未来发展的乡村旅游业提供特色元素(茉莉花旅游产品,种植示范园观光、特色采摘体验等);形成不同时期产业联动不同的发展模式,让村庄在每个时期的产业都能更好的相互带动相互提升。

3.4.2美丽村庄建设

美丽的村庄的建设需要多村庄各个方面进行引导,本次规划在传统村庄规划的环境、设施、建筑等引导图则的基础上,更是对六轭村村庄的公共空间、住宅周边空间、村庄滨水空间、村庄整体风貌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引导。

3.4.2.1村庄建设引导

本次规划中因地制宜的对六轭村进行了整体的整治,从环境提升到“三改”,再到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改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更对各类基础设施的提出共享理念,例如污水处理站的与周边村庄公用,每户村民每月缴纳一定的费用请专人维护;完善的基础设施,高品质的生活空间,让六轭村的村民生活幸福感大幅度提升。

3.4.2.2建筑风貌引导

六轭村的现状建筑风格较为杂乱,有现代中式,有欧式,有传统坡屋顶建筑样式的,用过挖掘村庄建筑风貌历史,结合村庄内的传统坡屋顶建筑样式,提取其建筑元素融入茉莉花的元素进行建筑设计,形成独具六轭村特色的住宅风格作为村庄新建建筑的风貌指导。

3.4.3村庄宅基地管控

传统的村庄规划中,对于宅基地的管控往往只有强制规定却缺少能做什么的指引,本次规划通过对国家、地方宅基地政策和多个案例研究,结合村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利于村民和村庄建设发展的宅基地引导方法,并且让本村乡贤组成管理小组,对其进行日常监督,解决宅基地乱象是对传统村庄规划最大的创新。

3.4.3.1宅基地管理控制方法

(1)宅基地管理控制原则

六轭村村庄规划中,严格实行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六轭村村民建新房入住后应当拆除废弃的旧房并且复垦。村庄建设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占用非基本农田耕地建住宅的情况,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置宅基地建住宅。六轭村属于城市郊区,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100平方米。

(2)宅基地管控方法

3.4.3.2宅基地置换引导

(1)村内流转

由于村内各户家庭经济条件存在部分差异,有少数村民目前还属于无房户。规划建议将建筑质量较好,且户主也无意向居住的空置住宅,由村委制定相应补偿和流转政策,积极引导空置住房在村内流转,提供给村内无房户或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满足其居住需求。

(2)一户多宅处理

对六轭村内的宅基地的取得方式和退出模式进行改革,必须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制度,对于一户多宅的,多出的宅基地采取收取租金的方式,平衡村民之间的利益;六轭村内严格实行新的宅基地审批制度,由经联社与村委会对于新申请宅基地的村民进行审核,若已有宅基地且满足自身分户需求的,坚决不予批准。

4结语

本文提出一定的创新思路:一是在村庄建设发展中我们从村民角度、村庄角度出发,尊重村民对村庄发展建设的选择。二是对村庄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更宏观角度的思考,明确村庄产业优势,积极融入区域产业中,打造知名的乡村产业品牌。三是村庄建设的过程中导则全覆盖,对村庄公共空间、村庄建设内容等进行全面引导。四是对于村庄宅基地的管控和村庄存量农房提出了管理与利用的手法,解决村民一户多宅的邻里矛盾,为村庄建设提供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

[2] 林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5

论文作者:李弋1,羊裔湘2,韦覃毅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要点论文_李弋1,羊裔湘2,韦覃毅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