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设计探究论文_岳明明1,刘庆2

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设计探究论文_岳明明1,刘庆2

1.沈阳中世机械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2.沈阳大家道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铁西 1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建筑的最佳选择。所以在智能建筑规划建筑时特别太提高效率,实用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智能建筑建设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尽可能降低电气设备的维修成本和人员成本,并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应用

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电气行业和建筑行业的进步,电气自动化应用于建筑在中,推动了我国建筑的进步与发展。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系统不仅要有完善的服务设施,还要有配套的信息通讯功能,将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于建筑行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电气自动化及智能建筑

1.1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意思是指在不用人力操作的情况下实现对电气设备或装置的控制,这项技术可以清楚地识别、响应、行动和其他指示。从工程的角度看,电气自动化系统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的。系统完成后,反馈数据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而当输出值和设定值相等时,也可以执行该操作。其特点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险、复杂的作业中。当今的电子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且具有较强的专业程度。

1.2智能建筑及其特点

所谓的“智能建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传统建筑相比,它具有更舒适、更高效、更方便的人性化环境。在施工时智能建筑使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和系统来部署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管理系统和安全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机械取代了最复杂的人工操作过程,形成了一个节能、环保、经济、健康的生活环境。

2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整体系统设计要求

2.1控制器要求

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大脑,在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控制器的整体设计至关重要。在确保电源足以支撑系统用电负荷的基础上,现场控制器也必然要达到相应的系统设计指标。首先,对于智能建筑的现场控制器设备,需要远离存在线路、管道以及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以此保证现场控制器设备的功能正常,可以顺利运行;其次,对于现场控制器如PLC整体输入以及输出,需要满足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设计需求,将其预留超出20%的余量。除此之外,对于控制器的设计,还需要综合考虑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管理方式,包括设备安装、功能调试、后期维护等工作的开展,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管理。

2.2电源要求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电源配置占据了尤为重要的系统组成部分。由于建筑内大功能电器设备较多,比如变频器、电机等,电源的主要设计是需要能够确保该系统的整个用电负荷。通常Ⅰ类的电源系统设计需求,在具备UPS设备情况,可以通过借助树干式或者放射式完成电源的供电,对于Ⅱ类的电源系统设计需求,则需要采用临近电源的主要用电方式。在具备CPU控制设备的电源设计过程中,始终要维持其超出72h的运行时间,以满足整个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2.3布线要求

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电源布线设计,则需要依照智能建筑的具体情况,符合其基本布线需求。网络通信可以实现灵活布线,信号线的布线则需要严格控制所使用的电缆,完成分槽式信号传输线路,以保证其系统的整体运行可靠性。对于网络控制器设备还有计算机系统设备,完成布线过程中,需要确保该布线能够有效连接于其他共用接地干线,以满足智能建筑对于电气设备的相应运行需求,设置专一系统运行导线,可以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运行稳定性。

3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3.1智能建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通信系统是智能建筑的核心。因此在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中,应尽可能实现通信系统的自动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的通信系统是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它不仅能够降低失误率,传输资源,提高了无纸化效率。而且它还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更好的通信网络,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3.2电气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人对电器使用日俱增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增加。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行监测和调整。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设备收集数据并发送到系统的记录终端。并与安全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保证智能建筑的电气安全。

3.3配电系统智能化

在建筑中采用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确保了配电系统自动化。配电系统采用自动化系统,不仅保证系统的安全,还有利于提高电力自动化的利用率。首先,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中,要借助自动化技术,有效的监控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设计人员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中,不能使用电磁式设备,而是要采用全微机化设备,现代化光纤通信电缆代替了传统的电力信号电缆,便于发挥电缆通信的优势。为了实现对变电站监控,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控,这样不仅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变电站的管理和监督,还可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其次,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电系统中,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具体情况,要科学的设计电调度自动化系统,还要做好电调度自动化配电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建筑配电效率和质量,还有利于提高建筑资源利用效率。

4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应用控制系统设计

4.1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在智能建筑中,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必不可少。在这一系统设计中,需要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进行实时检测,确保两者之间的浓度超出一定限度之后,通风系统能实现风机的自行启动,完成受污染空气的净化和排除功能,之后吸入室外的新鲜空气,实现建筑的通风功能,改善空气质量。针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系统功能设计,通常借助集中式、半集中式、局部式3种方式完成。空调系统的设计通常需要经由制冷,有效完成相应的旁通控制,以及设备的启动暂停、还有水温控制。基于热水控制系统有效的完成,二次热水出口温度控制可以借助交换器完成,风机盘管以及电动阀门还有风速的控制,则可以经由风机盘管监控系统实现。此外,还能针对控制回风的具体温湿度和启动暂停时间,借助空气处理监控系统完成。

4.2节能设计

在全球气候变暖、倡导低碳环保的大环境下,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需要重视照明系统、空调设备的耗能问题。通过不断研发的节能技术,智能控制、定时控制可以有效实现照明的电能耗损量减小,热泵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空调设备的耗能问题,末端设备也可以完成对风门的整体耗能控制。此外,中央空调可以完成外部空气与室内水分及热量的转换,有效地节能降耗。当然,可再生清洁能源也可以被充分利用。

4.3给水、排水系统设计

在设计给水系统、排水系统过程中,需要经由水泵以及传感器两者参与共同开展工作。给水系统通常设计给水方式包括3种:一是利用水泵设备直接给水;二是利用高位水箱完成给水;三是利用气压罐实现给水。对于建筑的室内排水系统设计,则通常需要借助重力完成水流的加压排放。排水系统可以通过将传感器安装于水泵适当位置之上,之后对排水系统的具体排水运行参数实施监控,还可以借助监控水压完成控制水泵的操作运行。

结束语

在建设中,智能建筑的建设要结合电气自动化的概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意义进行分析,将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在智能建筑中,需要配电系统智能化得到确保,自动化系统的布线方式,超负荷故障的解决措施,楼宇自动化,智能建筑通信系统和能源系统要点等,提高我国电力自动化安全和稳定的同时,从而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陶庭华.基于电气自动化在建筑智能化项目中施工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18.

[2]王祥瑞,韩成浩.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分析[J].智富时代,2015(12):233.

[3]石颖.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35):39+242.

[4]薛义铭,杨爱忠.电气自动化在城市建设智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32):64.

[5]何莉,朱黎.高层建筑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浅析[J].才智,2014(21):309.

论文作者:岳明明1,刘庆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设计探究论文_岳明明1,刘庆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