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价值探究论文_梁另双

替米沙坦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价值探究论文_梁另双

北京海淀第五十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 梁另双[摘要]目的:评估替米沙坦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9~2018.12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甲、乙两组,均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甲组加用非洛地平治疗,乙组加用替米沙坦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较高于甲组72.5%(P<0.05);治疗后,乙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IL-6、hs-CRP与TNF-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与同期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可改善机体血压水平与炎症状态,优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非洛地平;替米沙坦;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WJK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均构成严重影响。目前很多学者认为[1],冠心病与高血压均为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过程,故而在控制血压水平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以改善患者预后。替米沙坦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对降压效果明显,且有研究指出,本品药物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本文旨在探究替米沙坦在本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2017.9~2018.12期间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冠心病、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参与,排除既往药物过敏史、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及血栓性疾病者等。分为(甲组、乙组)两组,每组各40例,甲组男女构成比为3:2,年龄44~76(55.7±8.1)岁,其中高血压I、II、III级分别为9例、18例、13例,乙组男女构成比为27:13,年龄46~75(56.3±8.3)岁,其中高血压I、II、III级分别为10例、19例、11例。两组患者以上资料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例如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等。甲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5㎎/次,1次/d。乙组予以替米沙坦治疗,80㎎/次,1次/d,口服。连续服药3个月。

1.3疗效评价:

①显效:心绞痛改善>2级,血压及相关症状均完全被控制;②有效:心绞痛改善1级,心绞痛次数发作频次与治疗前相比较减少2/3或持续时间显著减缩;③无效:不符合以上评价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 )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选用SPSS16.0软件包, 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分别用独立样本 与 进行检验,否则用LAD-t检验。差异检测标准:P=0.05。

2结果

2.1疗效比较

经3个月连续用药治疗后,乙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1例、7例、2例,总有效率为95.0%;甲组分别为18例、11例、11例,总有效率为72.5%。乙组临床疗效优于甲组,经分析,组间数据有较明显差异(P<0.05)。

2.2血压控制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改善,而乙组改善效果优于甲组(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欠货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组别(n)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乙组(40) 161.3±9.7 126.4±9.5 97.2±6.5 81.2±5.5 56.4±5.5 47.5±6.0 甲组(40) 159.7±10.2 139.8±11.2 97.4±6.9 89.7±5.2 56.0±6.1 51.4±5.4 2.3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乙组IL-6、hs-CRP与TNF-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与同期甲组,经比较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n) IL-6(ng/l) hs-CRP(㎎/l) TNF- (n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乙组(40) 16.8±3.2 10.3±2.5 8.4±1.3 2.3±0.4 40.1±4.7 27.2±3.0 甲组(40) 17.0±2.8 14.9±2.6 8.2±1.3 3.9±0.6 41.3±4.9 35.2±4.4 3讨论

既往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高血压是诱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进程,且发挥重要作用,能促使管腔狭窄、损伤内皮细胞功能,且内皮功能衰退又会增加左心室排血后负荷,以上病理生理过程相互作用,诱发冠心病的发生。临床针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以调脂、降压与抗血小板等为主。脉压增加是呈现血管硬化危险的主要指标之一,有研究指出[3],收缩压上升、舒张压降低或收缩压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舒张压时,会增加脉压,造成心、脑等重要脏器血液灌注量不足,是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此外,脉压增加也会促进动脉牵张、血管壁弹性成分疲劳化、断裂风险增加,损伤内膜,进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形成的全过程均有低程度的炎症反应,hs-CRP是炎症反应的标志性因子,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能诱发血管重构过程,提升循环阻力,且在评估斑块稳定性方面体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与精确性。在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内IL-6的浓度是血清的200倍左右,其是呈现斑块炎症与破裂风险的高低。TNF- 对IL-6的分泌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代谢活动。

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乙组血压控制水平优于甲组,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其激活了机体中CO系统,促进血管舒张,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内皮素过量分泌,实现对血管平滑肌增生过程的有效抑制。此外,替米沙坦有助于提升脂联素的表达水平,进而调控机体代谢活动,也具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情进展的功能。此外,替米沙坦也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其能竞争性的抑制炎症因子生成与信号传导通路,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过程,进而发挥抗感染的作用[4]。

在本次研究中,经3个月用药治疗后,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血压与炎症因子控制效果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了替米沙坦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回顾本文研究历程,笔者发现本次研究存在样本纳入容量少、未能评价用药安全性及长期(≥1年)随访观察等不足,后续研究中应不断深化,以更有效的阐述替米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价值。

总之,替米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可改善机体血压水平与炎症状态,优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绍文,林佳丽.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7):945-946+949.

[2]陈俊禹.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1):92-94.

[3]周芳.替米沙坦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心功能、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J].安徽医药,2018,22(01):159-162.

[4]李蕾.替米沙坦联合血塞通软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靶器官损害、心-踝血管指数、踝臂指数及血管超负荷指数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2):3576-3579.

论文作者:梁另双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替米沙坦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价值探究论文_梁另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