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是一门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且该科室结构具有不易见的特点,因此需要特殊的器械与照明设备才能窥见,增加了教师带教难度[1]。目前我国医疗技术快速发展,耳鼻喉科中内镜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为治疗与临床诊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耳鼻喉科临床带教有效性是临床上高度关注的重点内容。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科室62名实习生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14例;大专7名,本科18例,研究生6 例;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3.74±3.62)岁。观察组男性16例,女15例;大专9名,本科17例,研究生5例;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3.74±3.62)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具有比较价值。1.2方法 对照组实习生接受传统带教方式,由带教教师开展集中培训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观察组实习生接受内镜结合传统临床带教培训,具体如下:入科介绍:详细给第一天进入内镜检查室学生进行入科介绍,包含管理要求、相关规章制度、环境布局、着装要求等,增强其对内镜室的了解,缓解其紧张感、恐惧感、神秘感。同时,带教教师要主动给学生发放相关的应知手册,让其明确学习目标。集中讲课:结合课件并配合内镜实物给学生讲解内镜的原理、名称、注意事项、具体操作步骤、灭菌方法[2]。制作图片与卡片:于耳鼻喉科内镜室的内镜消毒间、内镜仪器、洗消机上悬挂图文并茂的小卡片与流程图,且图片上要注明该仪器的具体使用步骤、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与排除方法等。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展示内镜常规手术的清洗流程、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反复模仿与反复观看。轮流值班:教师应一对一培训跟班教师,由内镜室专业带教教师详细讲解某个需要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并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手把手带教,这要求专业带教教师参与到内镜检查中,在培训过程中引入流程概念,严格按照流程图的要求做好内镜检查操作[3]。1.3观察指标 应用本院自制调查表研究患者的考核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等,总分100分,其中理论60分,实操40分,分数越高表明教学效果越好。应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学生满意度,分数大于等于80分为满意;分数大于60且小于80分为基本满意;分数小于60分为不满意。学生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资料均以统计学方法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以(±s)形式表示定量资料,以%形式表示定数资料;定量资料行t检验,定数资料行c2检验。若最终结果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 对照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分别为(41.52±4.37)分、(27.63±3.21)分;观察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分别为(57.52±4.37)分、(38.65±2.42)分,两组对比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对照组 31 41.52±4.37 27.63±3.21 观察组 31 57.52±4.37 38.65±2.42 t值 - 6.06 5.76 P - <0.05 <0.05 2.2对比两组学生满意度对照组学生总满意度与观察组相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61.29%<93.55%),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学生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31 10(32.26) 9(29.03) 12(38.71) 19(61.29) 观察组 31 26(83.87) 3(9.68) 2(6.45) 29(93.55) c2值 - 16.96 3.72 9.23 9.23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临床带教中耳鼻喉科教学属于重要的流程之一,且耳鼻喉科剖析部位比较隐蔽。加之管腔弯曲、狭窄,其解剖内容也比较抽象,剖析的内容抽象,增加了学生对疾病的认知难度,一定程度上也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掌握过硬的基础知识[4]。传统临床带教中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极少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师的诊疗之中。带教教师本身工作繁忙,且大部分情况下也很难抽出时间给学生讲解具体的知识,相当一部分学生仅是为了完成各项临床工作,并不利于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加之目前社会很多负面报道,因此部分患者对实习生产生抵触心理,减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传统的检查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加之学生没有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而应用内镜直观教学给学生展示直观的教学内容,了解患者病情,帮助其主动掌握患者病情,参与病情分析与诊治过程中。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对照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明显低于观察组;且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建议耳鼻喉科教师带教时要结合传统与内镜教学,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实习效率。参考文献:[1]徐红霞, 盛国强. 浅谈内镜在耳鼻喉临床带教中应用的体会[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8(1):122-123.[2]骆少平. 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运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59):281.[3]张学东. 内镜检查技术培训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28):149-150.[4]郑敏, 林淑, 尤丽林. 临床路径式教学在耳鼻喉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J]. 皮肤病与性病, 2018, 40(05):159-160.
论文作者:张剑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耳鼻喉科论文; 学生论文; 成绩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