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这也是市场的必然趋势。文章首先就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和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创新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技术创新在我国的实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对我国创新性施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绿色环保的技术理念。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引言
施工技术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对保证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施工环境以及相关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和限制。一般情况下,工程的实践经验要高于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施工技术的创新程度以及施工技术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工程建设的保障,对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就必须增强创新能力,利用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综合实力的增强都离不开创新的驱动。可以说,实现创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对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对内可以通过创新改变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降低能源的有效消耗,对改善生态环境、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作为企业核心发展的源动力创新是重要的元素之一,一方面通过创新可以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及施工作业流程,通过多样化地创新模式可以实现企业品牌战略的驱动增长,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支护施工技术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地下连续墙、土层锚杆支护、土钉支护等,不同建筑的基坑所选择的支护形式也有所不同,各种支护技术都有自身的工艺特点。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种支护方法都要保证支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地下连续墙的组成较为复杂,其包含支撑、围护墙、防渗帷幕等多部分,在应用中该技术具有防渗好、刚度大、噪音低等优势,连续墙支护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好的承载力,能够为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采用排桩连续墙支护技术还能够形成不同的支护结构,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2.2预应力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方法,尤其是体外应力,其是该项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当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体外预应力主要是应用在一些跨度比较大或者是结构较为特殊的工程以及混凝土道路施工中。体外预应力施工方法是对相关的钢筋施加拉力,使预应力只在混凝土的截面上作用。新型预应力技术被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粘接,另外一种是无粘接。二者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都有其优势和不足。粘接的施工方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将摩擦力降到最低,对后期施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无粘接的主要优势是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方式比较简单并且最终摩擦所导致的损失比较少。对这两种新型的预应力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体外预应力施工在一定程度上相较于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更科学合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当中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继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混凝土材料是胶凝原料。缓凝土中主要就是砂石,要和其他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比例和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材料的制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有关的技术人员首先对混凝土选择的材料、质量、在配置上和配置比例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要把混合完成的混凝土材料立刻运输到施工现场。混凝土被运送到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后,就需要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要按照施工标准采取振捣工作,同时要按照施工不同的部位来选择恰当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相关施工人员应在现场进行施工。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作环节时,重点关注混凝土建筑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的粘结程度;在混凝土浇筑和振动部分禁止注水,以防止混凝土老化。在具体的维护过程中,应首先控制维护时间,同时应进行浇水和整体覆盖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润湿性,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4灌注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基本上均需要对材料进行钻孔,并在钻孔内填充泥浆,此类技术被称为灌注技术,一般使用在桩结构上。由于钻孔是灌注的前提,灌注是钻孔质量的保障,所以,在进行灌注技术的创新中,应当加强钻孔的准确性,以及泥浆的牢固性与灌注效率。在钻孔时,需要使用钻孔设备,并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确定钻孔位置。在传统的钻孔施工中,由于测量设备的精密性较差,导致测量结果误差较大,会产生误钻的现象,降低桩结构的稳定性。在对该技术进行创新过程中,应当着重研发测量仪器,提高仪器的精密程度,为钻孔测量提供帮助,另外,在钻孔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小部分坍塌或者卡钻现象,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向相关管理部门上报具体情况。
3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3.1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研力量强大,从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到投入生产需要的时间在不断缩短。在建筑工程中,建筑企业为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加强对建筑成本的控制,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节省成本,所以,在当前科学化、信息化的时代,各领域均应用上了现代科学技术,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节约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应当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让建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各类原材料价格等做成信息化档案,便于查阅、管理;另外,还要推动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技术均朝着科学化的趋势发展,提高整体技术力量。
3.2智能化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新兴技术革命带来了智能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与应用,智能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展露出巨大的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道路上应用智能化技术已成必然,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实现了工业生产的一次质的飞跃,而智能化技术与施工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施工的逻辑自动化,如根据既定程序设计来实现自主操控大型机械设备,而且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逻辑控制能够提高施工的精准度,可以预测的是在建筑工地的塔吊操作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将会取代人工操作,既能保证人员安全又能及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3生态技术发展趋势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大的资源,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资源的消耗量急剧增加,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所以,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工程的未来发展中,应当注重生态化,尽量采用较为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我国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建筑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贺泽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53+162.
[2]朱劲松.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84+214.
[3]李正旺.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居舍,2019(11):53.
论文作者:卢建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钻孔论文; 建筑论文; 预应力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