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原点问题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声乐论文,原点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声乐研究活动中,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声乐问题似乎总是呈立体状态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如歌唱音准问题这一歌唱的走音现象即是由一系列有关声乐问题所形成的唱歌错误的总体表现。当我们在纠正歌唱错误时,并不能囫囵吞枣地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必须对有关声乐问题的各个知识点逐一进行分析把握。因为,任何经验的形成都必须以对有关知识点的认识为核心,经验应当是核心的外延,如果对核心认识模糊,对其外延的发展就必然会发生错误。从目前我国声乐界普遍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对声乐知识点的认识过程热衷于对核心外延的应用操作,却疏于对问题核心的探讨,即习惯于对己有经验的重复延用,而忽略了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深究。由此,围绕同一个声乐问题,经常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意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鸡同鸭讲,莫衷一是。当然,对问题持有不同观点和展开争论是科学态度的必然,但争论的目的是要寻求到科学的常理。因此,声乐研究应对有关声乐艺术的核心(即原点问题)达成共识,以求得出声乐艺术的常理。我认为有必要将声乐问题的各有关知识点列为原点加以专门研究,明确声乐原点问题将有助于理清声乐教学和演唱的思路,增强声乐艺术研究的逻辑性。现就此方面问题将我的认识论述如下。
一、对声乐原点问题的本质认识
一般情况下,在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之间的声乐教学状况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造成种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的声乐教学中仍有相当多的声乐原点问题尚未得到科学的求证,并由此凸显出声乐教学的不可预期性和偶然性特点。并且,因声乐教学活动所具有的这种不稳定性特点,还引伸出了对声乐教学状况的一些牵强的解释。如:当教学进展顺利时,一般就称作“教学对路”;而当教学遇到挫折时,则被称作“教学不对路”。在多数情况下,所谓“教学不对路”的说法已成为声乐教学遭遇挫折时的一种托词,即不问青红皂白,对教、学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然而,从道理上讲,教学对路或不对路的说法是缺乏科学性的。尽管从现象来看,声乐教学的确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作为一门学科,声乐问题的研究工作必然应是有其基本规律可循的,只要真正认识和把握各类声乐的原点问题,就一定可以改变声乐教学中的偶然性现状,有效提高声乐教学的成功率。
在声乐教学与演唱活动中,有关的声乐原点问题一般可以通过相应的声乐术语得到表述,但由于缺乏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人们对各种声乐术语的实际理解和应用状态却存在着很大差异性。例如对声乐术语“打开”的认识。“打开”是歌唱的基本状态之一,但尽管在声乐教学中人人讲“打开”,然而却仍有人其实并未真正弄清“打开”一词的全部意义,尤其是对“打开”的目的和手段认识模糊。我对此问题曾做过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声乐学生中绝大多数人对“打开”的理解很片面,至于对“打开”的应用手段更是错误百出。他们对“打开”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歌唱运动的局部表面现象,一般容易片面地强调口腔的打开,因为口腔打开是歌唱中最直观的现象。至于为什么要打开口腔?学生的回答往往是“老师这样要求的”,或“不清楚”。由于对“打开”的应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所采取的具体教学手段必然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只顾追求口腔外表的张开而造成压下巴的错误,压下巴的动作又会迫使喉部肌肉僵硬,并使喉头受到挤卡,导致喉音问题。然而如能对“打开”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与把握,则可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从整体上看,歌唱状态的“打开”并不应仅仅是个别发声器官的局部简单动作,而应是以调整歌唱整体状态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发声器官的总体协调运动。由于喉器位于歌唱发声共鸣腔体的中心位置,处于上部共鸣腔(咽腔)和下部共鸣腔(胸腔)之间,在整个发声共鸣通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因此,歌唱状态打开的核心应是对喉器的“打开”,在歌唱中只有当喉器状态得到充分扩张时,声音才能得到充分的共鸣。由此可见,发声器官各部位的局部“打开”运动应是为了配合喉器更好地打开,这就是“打开”的根本目的,即“打开”原点问题的本质所在。
以上所谈只是以歌唱的“打开”状态为例,而对歌唱中其它原点问题的本质认识也应同此理。
二、声乐原点问题的研究
声乐问题的原点研究可包括歌唱基本机能和歌唱艺术形态两方面内容:
(一)歌唱基本机能范畴
1、歌唱的气息基础(包括歌唱呼吸机制、歌唱气息运动、歌唱气息保持、歌唱气息支点、歌唱气息作用等原点问题)
2、歌唱的发声基础(包括歌唱发声机制、声带机能、声音支点、声区衔接、声音位置等原点问题)
3、歌唱的共鸣基础(包括歌唱共鸣机制、对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等共鸣腔体的个别调控和整体的协调)
(二)歌唱艺术形态范畴
1、歌唱的声音规范(包括对中外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民歌等各种类型声乐作品不同用声特点的研究)
2、歌唱的字音规范(包括中国歌曲的字音形成规律和外国歌曲的字音形成规律)
3、歌唱的风格特征(包括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题材声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表现)
三、对声乐原点问题的综合研究
对声乐原点问题的研究可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静态研究是指对歌唱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客观现象的静态分析;动态研究是指对歌唱生理与心理综合因素实际应用的动态分析。
我认为,歌唱原点问题动态研究的核心应是对有关声乐术语的本质概念作出澄清。因为,对歌唱运动技能的认识与把握,主要是从有关的声乐术语中得到启示,声乐术语是人们对有关声乐问题科学认识的概括,是在长期的歌唱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常用的声乐术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与歌唱的直观状态有关的术语,如:“口腔打开”、“喉头放下”“声情并茂”等;
(二)、与歌唱的意念有关的术语,如:“气沉丹田”、“喉咙放松”“以情带声”等;
(三)、根据主观听觉臆造出的术语,如:“声音竖起来”、“声音靠后”“声音通畅”等;
除此而外,在教学演唱实践中,每个人都可能创造出其各自惯用的声乐术语来。一般情况下,使用声乐术语是开展声乐艺术交流活动的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应用声乐术语有助于更好地贯彻声乐教学意图。但由于大多数声乐术语的实质意义较难解释清楚,因而常使得学生对声乐术语的理解如同猜迷一般,正如行话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声乐教学常给人以跟着感觉走的印象,学生感觉好时,学的就挺顺利;学生感觉不好时,学习就很别扭,老师也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因此,声乐术语应用中存在的种种经验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制约了声乐教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讲,任何一种术语的造就都是为了表述其一客观的现象,虽然声乐术语的形成一般具有主观性、经验性的因素,但这一主观经验的对象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有理由认为,人们最终将对声乐术语作出科学的解释,把对声乐术语的经验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研究声乐原点问题的立足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声乐原点问题的研究工作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各个击破
各个击破是指对声乐诸多原点问题应先作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如对歌唱气息的通畅与保持状态的对立统一、喉头的低位置与声音的高位置状态的对立统一等问题逐一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各声乐艺术原点问题的原始状态进行科学定位,继而再进行应用性的探索,最终解决“为什么要做?”和“应怎样去做?”这两大基本问题。
(二)、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是指在客观认识各声乐原点问题的基础上,对各种歌唱因素加以综合整理,形成有机协调的歌唱整体状态。如对歌唱气息与声带之间的协调关系、歌唱基音与共鸣之间的协调关系、歌唱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协调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找出有机组合的关联因素,从而构成完整有序的歌唱体系。
上述关于声乐艺术原点问题的分析只是我的一隙之见,定有不妥与谬误之处,诚望各位专家同仁给以批评指正,以继续深化对声乐艺术问题的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