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数学课堂理念,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把情感教育融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笔者结合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体会,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教学活动:1.用“爱”奠基,换“心”学习。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3.知识巩固,情感升华。
关键词:数学课堂 情感教育 知识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刚出来工作从事语文教学那几年,在充满好奇的小朋友纯净的眼眸中,在一草一木、一兔一鼠、一言一行中都能找到情感的教育基石,能激发孩子们无穷的乐趣。后来转教数学这门“枯燥的只剩知识点的学科”,从知识的灌输,再经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情感教育因素,把情感教育贯穿在知识教学中,逐步完成了“枯燥—常态—有趣—乐学”的转变。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曾把教育与情感的关系比喻为池塘与水的关系。他指出,犹如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在数学教学中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不仅是对数学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不少数学教改实验说明,情感在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受情感因素的激励,人的思维能力可获得超常发挥,也会因为情感因素干扰和阻碍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才是促使其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地学的动力。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一、用“爱”奠基,换“心”学习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情感教育的内容并不占明显地位,但教师要认
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情感教育因素,把情感教育贯穿在知识教学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一:在教学“8的分成”时,我创设了一个分山竹的情境:妈妈买来8个山竹,要晶晶和表妹分着吃,如果你是晶晶,你会怎么分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每人各4个,因为这样公平。”有的说:“给表妹5个,自己3个,因为表妹年龄比自己小。”有的说:“我2个,表际2个,还剩4个留给妈妈,因为妈妈很辛苦。”等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8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
教师只有真诚地关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怀学生,激发学生向上的情感,当学生遇到难题,教师要送一份温暖,献一份爱心,给一份关怀,架起师生沟通心灵的桥梁,用爱打开学生情感教育之门。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迸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教育教学实力体现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数学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习意志的最佳途径。在听课和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问题。有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也并不认真听,只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来、我来”。有的学生干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一些学生头脑灵活,学习热情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通过多彩的数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三、知识巩固,情感升华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觉得自己在数学文化面前摸不着头脑,理不出头绪。对于数学的曲解,使得数学的文化性渐渐丧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引进数学史话,有效渗透数学文化。针对儿童爱听故事的特点,将数学史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进课堂,根据数学内容适时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数学史。
注重利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升华学生渴望数学学习的情感。数学是具有丰富联系的,在强调内部联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与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恰当地把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国情国策、新闻事件、现代时尚等诸多方面。鼓励学生注意数学应用的事例,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利武器,以加强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教育。
总之,把情感教育融入课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知数学的美丽、数学的实用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它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努力!
论文作者:刘红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数学论文; 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之以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