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它的教学内容是语言和文化,其运作形式也是语言和文化。语言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在初中,古诗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诗文是一种展示才智、表达情感的方式。它也是后人追寻远古、探索文明的桥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初中开展古诗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创作背景; 节奏朗读; 中心词句;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9-096-01
古诗文,在中国五千年的斑驳文化历史中,时间越长,古诗文的魅力就越不可抗拒。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气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品味,让学生体验古诗文所体现的情感美、自然美和语言美。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创作背景,注重韵律阅读,阐述中国古典实词(通假释义、古今同异义词、虚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以及分析关键词和句子。本文通过对初中古诗文的理解和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研究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以下策略。
一、介绍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在语文教学中,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介绍起着重要作用,是语文阅读指导的重要环节。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创造性的背景,使学生能够将作者与作品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有效地理解古诗,深刻地掌握古诗。
例如,教师在讲解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产生兴趣,首先向学生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接着向学生介绍这首词的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最后可以和学生讲个后续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她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自己写的不如妻子,但他不甘心,于是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写了十五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中让友人看哪首最好,友人慧眼识珠,对《醉花阴》赞叹不已,赵明诚只能甘拜下风。
二、注重节奏朗读
“不学诗,无以言。”每一首优秀的诗都有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简洁的语言。经过仔细考虑,它非常漂亮。特别是在学生的发散思维、语感训练、情境创造等方面,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韵律阅读,掌握语调。通过韵律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到诗歌的意境和审美情怀,提高了对古诗古文的微妙领悟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雪》这一课时,可以先找学生朗读一下,并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然后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并讲解朗读的节奏。这首词中大多都是四字为组,读起来比较朗朗上口,同时也有着很多的韵脚,如“飘”“滔”“高”“娆”“腰”“骚”“雕”“朝”,学生在朗读时要注重这些韵脚,结合每句的意境给出每个韵脚相应的读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飘”字的读法偏轻,“高”字则要显出一丝豪迈之情,“娆”字则要读出意犹未尽的感觉,每个韵脚都有不同的读法,教师要让学生将情感与朗读相结合,把握好古诗文的朗读节奏,这样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会更加浓厚,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三、细化文言实词
学生认为古诗文难以理解和学习的原因主要是语言障碍。在古典汉语实词和虚词中,实词是一个难点。由于古典汉语中的功能词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常用功能词的用法,就可以举一反三。新词、偏词、怪词、多义词、特殊词等等。这使得学生更难理解中国古典实词的含义。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古文,必须突破古文实体词的难点,理解古文实体词的含义,这是把握文章主旨,准确回答问题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文言词进行提炼。
例如,教师在进行《伤仲永》这一课的教学时,要向学生细化本篇存在的文言实词。其中“世隶耕”中隶读音为 (lì) ,在这里的意思是“属于”;“未尝识书具”中的“尝”并不是品尝的意思,而是具有“曾经”之意;“稍稍宾客其父”里面的宾客并非客人的意思,在此处是意动用法,即宾客是名词,这里是将名词动词化的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有两个固定结构:一是“认为……是……”,二是“把……当作……”,在这篇古文里面可以翻译成“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通过将古诗文中的文言实词等进行通俗的解释,可以加强学生的古文基础,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水平。
四、剖析中心词句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文章由一个句子组成。在初中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关键词和句子。分析中心句主要是指理解和探究文本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分析特定语境中句子的意义和功能,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义、深层意义、隐含意义,以及理解句子的表达功能。句子,尤其是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例如,教师在进行《醉翁亭记》这一课的教学时,给学生指出本文的中心语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不羁情感,同时结合作者当时的情境,来探讨这一中心句的深刻含义。当时作者在朝为官,因为替几个朋友打抱不平而被贬到了醉翁亭所在的地方,作者利用这句话一来排解无聊生活的苦闷与这种生活背后的无奈,二来赞美了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作者与民同乐的精神。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这句话活学活用到生活当中,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
总之,从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心灵成长,或者简单地从学习文学体裁的角度来看,古诗文是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初中语文课是学生学习古诗文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中国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意义,欣赏古诗文的美,进入诗歌的意境,欣赏诗人的感受,让学生学习古诗文。文章通过引入创作背景,注重韵律朗读,提炼古典汉语实词,剖析中心词和句子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论述。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导读古典诗文 提升语文素养[J].新课程(中),2019,(03),205.
[2]王丹.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4),158.
[3]席小刚.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19,(07),26-27.
论文作者:兰康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古诗文论文; 学生论文; 实词论文; 句子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古文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