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50032)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循环功能(血压、心率)及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坠床、管路脱出不良事件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压疮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肌力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谵妄发生率、死亡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显著缩短ICU住院时间、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71-02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存活下来的许多患者长时间遗留下身体功能及认知障碍情况[1],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栓形成等等。导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滞留ICU时间、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2],增加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表明,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器官功能,缩短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肌力恢复,尽早撤离呼吸机等,因此,尽早开始早期康复治疗应该成为危重症患者常规治疗手段,重症患者在入住ICU期间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ICU 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75例,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3 方法:
患者入科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测、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循环不稳定的给予有创血压监测、呼吸机治疗呼吸循环支持,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祛痰、液体治疗、镇静、镇痛、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稳、稳定内环境、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翻身拍背、保暖、吸痰、加强气道护理等等。
1.4观察指标、观察比较呼吸循坏情况和不良事件管路脱出、压疱、深静脉血栓、肺梗塞)的发生情况及安全性评估,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谵妄发生率,肌力情况)以及有效性评估。
2. 结果
2.1 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诊断、APACHEⅡ评分(康复组:21.80±4.97、对照组22.72±5.02)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2.2 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呼吸循环情况比较,康复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更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改善,心率和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差异。说明早期康复没有导致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循环功能稳定。
2.3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比较,坠床、管路脱出、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没有增加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康复组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康复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坠床、监送脱出、压疱、血栓以及肺梗塞发生次数)的比较
注:0:实际病例数及比例 1:发生的例数及比例
Stephanie hallweg认为,脑率中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康复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和减少近期残疾的发生。
TVuang等发现早期康复治疗不仅有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的趋势(12.1% VS 18.2%),还降低了患者总的治疗费用,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了危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压疮发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谵妄发生率,肌力恢复更好,没有增加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于早期康复治疗时机的选择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研究认为,患者进入ICU 24小时后即应开始评估是否合适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对患者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情况进行评估,rosef-Brauner等[9]推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200mmhg或<80mmgg,心率<40次/分或>130次/分,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呼吸不稳定(血氧饱和度<88%)的患者不宜进行康复治疗。
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入住ICU的急危重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对入住ICU的患者24小时内对病情评估及拟定康复治疗计划,48小时内实施康复治疗方案,早期康复治疗适用于所有ICU不同疾病种类的患者(排除上述有明显禁忌的患者),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缩短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拔管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谵妄、发生率、增加肌肉力量,减少肌肉萎缩,明显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评估患者病情尽早开始早期康复治疗应该成为重症患者常规治疗。
参与文献:
[1] Herriage MS, Tansey CM, matte A. er al.Canadian Critical Care Trials Group. Functional disaloility 5 years ofeer acute res 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N Eng1 J Med. 2011, 364 (14) :1293-1304.
[2] Latrorice N, Rasulo F A.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cu myopathy and neuropathy [J]. Current Ppinion in Critical care, 2010, 16(2); 123-127.
论文作者:王英,孙海梅,唐坤,代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差异论文; 重症论文; 发生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