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镇居民论文,收入差距论文,关系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
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 基础上,居民收入水平总体攀升。其中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递增 到2001年的6859.58元,增长了近20倍。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 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扩大 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近几年,高收入户的收入增长大大超过了低收入户的收入增长,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得到的各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结果,最高10%收 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最低5%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91年为3.30,1992年为 3.80,1995年为4.16,1997年为4.74,1998年又上升为4.99,1999年进而又提高为5.20 。最高10%收入户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1989年为13.25%,1990年为14.46%,1995 年为16.58%,1996年为16.76%,1997年为16.94%,1998年上升为17.58%,1999年又进一 步上升为18.93%。而最低5%收入户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却由1987年的3.10%,下 降为1989年的2.94%,1991年略有回升为3.11%,1995年到1998年持续下降,比重分别为 2.66%、2.61%、2.38%、2.28%,1999年略有回升,为2.41%,收入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善( 注: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另外,国际上经常采用的衡量收入分 配差距的主要指标有: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五等分指标等。中国经济学界一般采用国 际上最为流行的基尼系数作为分析工具,近几年测定的中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有一个共 同的特点,那就是呈长期上升趋势。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中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一 般在0.15左右,而到1998年已达到0.3,有的测算已经超过0.4(注:转引自谢勇等,《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探源》,《城市问题》2003年第5期。)。基尼系数在短期内 出现如此大的上升幅度,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此外,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多方 面均有表现,如行业差距、地区差距等。面对此问题,我国学者从多方面探讨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如陈宗胜[1]、李实和赵人伟[2]等,他们大抵从收入分配制度、 行业垄断、财政税收制度、非法收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则选择新的视角即从 金融发展方面来分析其如何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许多 实证研究也支持这种论断(Goldsmith[3];McKinnon[4];Shaw[5];Stiglitz[6];King和
Levine[7])。国内学者谈儒勇[8]等运用中国数据分析两者关系也得出此种结论。但是 ,已有的研究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讨论并不多。Greenwood和Jovanovic[9]在 一个动态模型中讨论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其认为金融发 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服从“倒U型”的轨迹。Galor和Zeira[10]、Baneliee和Newman[11 ]研究认为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信贷市场的发展会降低收入差距。Clark、Xu和 Zou[12]运用全球数据分析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会显著降 低一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结论。但“倒U”假说未得到支持。章奇等[13]利用各省1978—1 998年的数据,对中国各省的银行信贷和城乡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控制其他因素后, 结果发现金融中介发展会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另外,扩展的库兹涅茨效应在其研究 中并不成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选取1980至2001年的相关指标具体进行实证检验。然 后是对检验结果的几种解释。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二、模型设定、数据说明和实证检验
金融发展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通过财产积累效应,财产积累效应的前 提就是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基于此种考虑,同时,借鉴Greenwood和
Jovanovic[9]的动态模型具体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为了考察金融发展对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基本 的模型设定为:LNJNt = LNFIRt + C (1)
在方程(1)中,LNJNt代表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取对数(t从1980至200 1年);LNFIRt代表我国的金融发展指标金融相关率取对数(t从1980至2001年),其中FIR = M2/GDP;C为常数。所有变量均取对数的目的是估计系数即为弹性系数。当然,影响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如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第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比重、社会救济抚恤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制度因素 等。我们在这里只研究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相互关系,所以只假设为此模型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国研网和中经网相关数据整理。下面用Engle和
Granger(1987)两步法进行检验。
2.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回归分析和协整关系检验。对LNJN和LNFIR 进行单位根ADF检验,结果见下表,LNJN和LNFIR检验t统计量值分别为-1.122019和-0.6 27885,大于显著性水平1%、5%和10%的临界值,表明两者均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但进 一步检验发现△LNJN和△LNFIR两者均通过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它们是一阶 单整,具体检验结果见表1。
在已知LNJN和LNFIR一阶单整的情况下,对两者进行协整关系检验。首先对LNJN和LNFI R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LNJN = 0.569267LNFIR - 1.348347
(18.03691)(-87.70890)(2)
R[2] = 0.942084
调整的R[2] = 0.939189F = 325.3301
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以下同。
从以上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发展水平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 基尼系数就变动0.569267个百分点,且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得到(2)式残差 序列E,对之进行ADF检验得(见表2):
表2
变量 ADF检验值 临界值
1%临界值:-3.8067
E -3.213641 5%临界值:-3.0199
10%临界值:-2.6552
在5%的水平上平稳。在对E作一阶差分ADF检验则为平稳。可以认为,金融发展与城镇 居民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2)式不存在谬误回归。
3.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以上验证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存在长期 的协整关系,为了研究短期内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影响,我们建立 误差修正模型,结果如下:
LNJN = 0.7114098281 + 0.4295681232*LNJN(-1)
(-3.075408) (2.538868)
-0.3022228642*LNFIR + 0.6307126904*
(-1.185629)
LNFIR(-1)
(2.497398)
R[2] = 0.970405 调整的R[2] = 0.965182 F = 185.8057
从上看出模型拟合优度很高,效果不错。金融发展在短期内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基尼系数也产生很大影响。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的相关性,还要 判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要求做Granger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F统计量概率
LNFIR不是LNJN的Granger原因 4.94332 0.02244
LNJN不是LNFIR的Granger原因 1.28150 0.30633
以上分析得出:LNFIR是LNJN的原因,而LNJN不是LNFIR的原因,这与数理分析的结果 一致。
5.简短的结论。通过选取1980至200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金融发展水平 的提高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控制金融发展中的一些变量可以调节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当然,因为样本时间较短,所谓扩展的库兹涅茨效应即“倒U型假说”我们 并没有进行验证。
三、对分析结果的合理解释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差距显出逐渐扩大的趋 势。这份报告把城镇居民家庭划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富有五种类型。贫困型 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占总家庭的3.8%;温饱型家庭,年收入5000—10000元, 占总家庭的36.1%;小康型家庭,年收入1至3万元,占总家庭的50.1%;富裕型家庭,年 收入在3至10万元,占总家庭的8%;富有型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占总家庭的1% 左右(注:转引自卢嘉瑞,《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消费经济》1997年第5期 。)。与此相对应,金融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如M2与GDP比率在19 91为0.9,2001年该比率已达到1.63,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但股票债券市场和衍生金融 市场还很不发达,市场结构极不合理。信贷配给现象也严重存在。可以说我国的金融总 体发展水平仍很落后。
Greenwood和Jovanovic[9]的分析认为,由于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享受金融服 务需要一定的成本,不同收入阶层因收入的不同享受到不同的金融服务,高收入阶层能 够比低收入阶层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即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高收入阶层在 获得金融资源上有优势,从而总体上提高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收入分配差距因而扩大。 下面举例说明。
譬如,目前我国银行个人储蓄存款分布结构是“倒二八”,即20%的高收入者占有80% 的存款,80%的低收入者只占有20%的存款。由于资产和收入拥有两极分化,居民储蓄两 极分化的趋势严重,对大多数人来说,储蓄额很少,甚至没有储蓄。又据1991年的资料 ,中国8亿多农民储蓄存款只有2737亿元,占总存款数的26%,人均仅为295元;城镇居 民约3亿,储蓄存款4500多亿元,占总存款数的33%;而高收入人口总计不超过3000万, 占全国人口不到3%,但存款总额高达2932亿元,占存款总数的28%(注:根据国研网整理 而得。)。从上看出,单从存款的利息收入这一项来说,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就相 差许多,收入分配差距就无形扩大了。
另外,高收入阶层由于拥有更多的金融资源,他们更可能把一部分金融资源投资于收 益率更高的产品上,这种情况从表4就可以看出,持有金融资产较多的家庭,持有外币 金融资产、股票和债券的比例相对较高,例如最高20%的家庭持有的国库券占全部国库 券资产的72.5%,最高20%的家庭持有的股票占全部股票资产的74.9%,持有外币金融资 产占全部外币金融资产的88.1%,其中持有B股资产占全部B股资产的73.2%,相对储蓄存 款而言,在中国国库券是收益率较高且收益稳定的品种,股票则风险高,其收益率也较 高。所以,高收入家庭持有较高收益的金融资产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收入分配差距。
最后,在目前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更容易获得 融资支持,低收入阶层难以获得贷款,这将导致收入分配在未来进一步恶化。例如,中 部某城市的安居房和商品房的均价大概在2000元/平方米,三口之家买80平方米的房子 需16万,附带装修则可达到17—18万,而该市城镇居民的月平均工资在500元左右(注: 根据该市相关统计数据而得。),这样广大的中低收入阶层根本不可能一次付清房款, 需贷款。而我国的个人住房贷款条例规定,贷款人必须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且要求有相 关证明。这就打破了许多中低收入阶层的贷款梦。就算能勉强贷到款,以20年贷款期限 计算,首付4.8万,月供741.63元,对低收入阶层来说也是望而却步。而高收入阶层可 利用其良好的声誉,拥有几套房产,在目前房产见涨的情况下,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 进一步拉大了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又例如许多城镇下岗失业职工的子女在目 前金融发展水平下无法贷到款以完成学业,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导致他们未来收入 与其他人进一步拉大。
表4金融资产总值在城市居民家庭中的分布情况
按户均金融资产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排序分组 (20%)
(20%)
(20%)
(20%)
(20%) 合计
金融资产合计 1.3 4.9 9.8 17.666.4 100.0
1.人民币金融资产 1.4 5.2 10.218.564.7 100.0
其中:储蓄存款1.2 5.0 10.418.764.8 100.0
国库券0.3 3.0 8.4 15.872.5 100.0
股票(A股) 0.4 3.0 6.2 15.474.9 100.0
2.外币资产0.3 0.9 4.9 5.8 88.1 100.0
其中:储蓄存款0.2 0.9 4.3 5.4 89.1 100.0
手存现金 2.7 0.9 27.914.154.5 100.0
股票(B股) 0.0 0.0 0.0 26.873.2 10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调查报告
四、政策建议
一是国家通过财税、金融等宏观调控手段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如加强对购买 安居房的审批,防止高收入阶层购买一套或几套进行投资牟利行为。降低低收入阶层的 个人住房贷款门槛;利息税按比例税征收改为按累进税征收;采取各种配套措施,全面 监控个人的各种收入,同时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并在适当的时候开征遗产税等财产税新 税种,使得税法税制更加科学合理;另外,国家也要加强对城镇贫困阶层的救济和抚恤 工作,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
二是利用政策性金融解决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贫困化等问题。如对城镇低收 入阶层提供小额扶贫贷款、助学贷款等,为他们创业和发展提供一臂之力。
三是加强金融监管,降低金融风险。针对现阶段城镇居民金融资产相对集中于高收入 阶层的趋势,必须有效防范巨额金融资产的转移,防止过度金融炒作,降低金融风险。
四是重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提高低收 入者收入水平从而减小收入差距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会 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都将对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