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线损问题主要是指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受线路和设备中的电阻以及管理工作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损耗,不仅会导致电能的浪费,增大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今对供电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电力线损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强化电力线损的管理和技术工作,完善管理系统,以降低线损率、提高线损管理工作效率,是推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对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有效对策
随着电力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严峻的条件下,电力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一定要在各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效率,有利于降低电力企业的线损率,从而降低成本,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1对线损的分类
线损是电力输送过程中电线和电力元器件产生的能量损耗,包括固定电损和可变电损。输电过程中,由于外加电压、设备容量以及设备质量等原因,线路和电路元器件产生的电力损失不可避免,这部分电力损耗被称为固定电损,固定电损主要来源于变压器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即使变压器空载时也会有,因此,又被称作铁损。因为输电线路电流和设备线圈数量影响输电的电力损耗量,所以,这部分随输电电流变化而变化的电能损耗被称为可变损失,它的大小跟输电线路中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加强电力线损管理就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性治理。
2理论线损的计算方法
进行理论线损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电量精算法和均方根电流计算法。开展理论线损,首先应取得本单位主网、配网、低压网接线图,按照接线图的布局,将计算所涉及的线路、变压器等设备参数进行录入。其次应取得统计期间内(通常为典型代表日)各时段相应的发电机及负荷参数,如主网计算所需的有功无功出力、有功无功负荷及电压,配网计算所需的各时段电流、平均电压等。待数据录入完毕确认无误,最后进行统一的合理计算。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可作为电力企业线损指标下达的参考依据。
线损的年度管理目标制定以后,电力企业应采用目标分解方法,层层分解总的线损目标,并且在相应线路、单位以及基层供电所进行明确落实,最后分解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了自己的目标,才会激发工作动力和责任精神。与此同时,线损的目标在分解和制定的时候,管理决策者要科学、真实、合理地控制任务量指标,不能盲目、毫无根据地进行指标下放,从而影响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对线损管理认识不到位
目前,在电力企业中的线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电力企业将线损率的指标的统计工作作为整个线损管理工作的全部来抓,而没有从更加全面、系统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对线损的管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线损管理知识,从而导致了线损管理工作机制的落后,无法满足时代对线损管理工作的要求。
3.2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许多供电企业都缺乏对线损管理工作全面的认知和管理体系,而是仅将线损率作为线损管理工作中的全部,忽视了要根据用电需求的分析和新技术的产生创新并提高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管理体系和力度。在实际线损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对于如用户偷行为的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明确的处理方式,导致该行为逐渐蔓延化。随着偷电量的不断上升,给供电企业系统的管理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3相关技术设备应用不合理
为了有效的降低线损,提高线损管理效率,必须做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可以发现电能损失中的分布规律,对比分析出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变化,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有助于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并不注重线损理论计算方面,或者是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到线损理论计算的重要性,但并未能扎实有效的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时代在发展,各种新型技术层出不穷,但一些电力企业中,对于新兴技术的接受性不强,不能及时进行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更新,依然采用老旧的计量设备,线损率较高,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4提高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分析
4.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完善电力线损管理体系,将电网管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对线损管理各级工作人员职责予以明确,并建立合理科学的责任制度,定期进行工作考核。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线损管理工作,针对其辖区内的线损工作进行协调管理。线损率管理指标主要包含有七方面内容,即:线损管理、综合损失、高低电压合格率、电表校验轮换率以及实抄率、客户单位功率因数和补偿电容投运率等,这些指标在制定过程中需要保证科学合理,进行层层的落实分解,从而保证指标得以实现。
4.2建立科学的降损管理组织
首先,电力企业要不断的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线损管理的网络,并有效实行线损管理责任制,各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将线损率指标与部门员工的工作质量挂钩,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如管理部分要合理的安排检修工作,及时的清楚线路障碍,特别是在春秋两季要认真的组织清除线路障碍,从而有效减少线路漏电现象的发生;最后,在员工进行抄核收管理时,要实行信息公开化,严禁漏抄、不抄的现象出现。
4.3更新计量设备
在电网改造中要积极更新老旧的计量装置,采用新型的电子电能表,不仅准确度高、超载能力强、抗倾斜、防窃电、启动电流小,而且能够降低电能损耗、实现自动化抄表。同时,采用集中抄表系统既能够避免估抄和漏抄现象发生,还能极大的提高抄表的工作效率,对提高线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4.4降低无功功率损耗,优化电力线损管理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通过纯感性负载或纯容性负载时并不做功,所消耗的功率被称为无功功率,无功功率在变电、配电和输电过程中的消耗比重是很大的,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必须首先做好降低无功功率的工作。降低无功功率的有效方法是无功补偿,通过安装电容器组来提高电网功率的因数,从而降低无功功率造成的电力损耗。
4.5培养高素质高综合能力线损管理人员
电力企业在进行线损人员招聘时,应着重考查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并结合线损管理工作的重点对入职人员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岗前培训,不断完善其相关知识体系,使其快速融入线损工作中,避免其在工作中出现如错抄、漏抄等人为错误,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线损管理人员。其次,要实行线损指标考核制度,明确各线损人员的职责,以督促其做好线损分析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最终提高整体线损管理工作效率。
结束语:
线损作为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线损管理工作中,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人员要清楚的认识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电能的合理需要。
参考文献:
[1]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J].毕林贵.中外企业家.2016(33)
[2]梁材,邹彦祥.加强线损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科技创新导报,2014(4)
[3]谭智敏.浅谈农电企业如何做好线损管理工作[J].科技资讯,2014(31)
论文作者:周红,李楠,张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线损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作效率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