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党风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端正党风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端正党风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风论文,突破口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抓住关键,选准突破口,从整体上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端正党风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深刻认识党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

党风是指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的一贯态度和作风,它是党的性质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广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反映。党风大量地表现为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从外延涵盖的关系来看,党风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广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从内涵角度讲,党风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有一个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批判什么的问题。只有搞清了这些问题,才能把握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理所当然要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倡导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正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需要认真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所包括的内容。

二、党风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存在着差异性,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样也存在着差异性、层次性。在社会主义阶段,共产党人当之无愧地代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性。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广大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和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优良的党风正是这种高尚品德的集中体现,它代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进性和发展趋势,构成了高层次的精神文明。

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共产党是执政党,她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当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她的思想、作风理所当然地影响、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同时,我们党有五千多万党员,许多党员又都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或骨干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的领导地位和骨干作用,以及党风所代表的先进性,决定了党风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导地位。

三、党风是决定社会风气走向的重要因素

党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主导内容,它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优良的党风对社会风气起积极的引导推动作用;不良的党风对社会风气起着消极的误导作用。建国初期,党的优良作风曾经对整个社会移风易俗,扫除旧社会遗留的残渣余孽,引导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近年来,一些丑恶现象的出现,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党风不正的直接结果,但却可以认为这是党风不正的必然结果。

其一,党风不正败坏了党的形象和威信,直接影响了人们良好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的形成。党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心向背,而民心向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的形成。只有当人民群众和党一心一意时,党的号召才能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有些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弄虚作假、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信,削弱了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影响到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导致群众缺乏正义感、道德责任感,缺乏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应有的关注,遇到坏人、坏事不愿斗、不敢斗,最终导致整个社会道德的全面滑坡。

其二,党风不正扰乱了道德评价标准,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党员和干部是社会的表率,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非常深刻。人民群众评价善恶、美丑往往是以党员,特别是以干部的行为作参照物的。如果党风不正,个别党员干部的行为不端,那就势必会影响人民群众的善恶评价标准,引起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褒贬和判断出现混乱现象。例如,有的干部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作风,用公款大肆请客送礼,挥霍国家财产,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必然引起人民群众的困惑。群众不禁要问:这些人还象党的干部吗?他们的行为符合党的要求吗?这种困惑也必然干扰群众的善恶标准,影响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品质。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干部的行为不端,还导致“以丑为美”现象的增多。如遇到一些大搞权钱交易的干部,要能送礼、会送礼者才能办成事。“行贿”这种过去人们不屑一顾的事情如今却倍受个别人推崇,如果以“会送礼、能办事”为荣,美丑颠倒,还有什么道德评价标准?

党风不正还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对此,有些同志可能认为,某些不良社会风气是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利用改革开放之机大肆入侵的结果,是封建主义残渣泛起的结果。这种观点还不全面。还应该认识到,面对“细菌”、“病毒”的入侵、传播,“肌体”的抵抗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内因。党风不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这个社会肌体的抵抗力、免疫力。首先,党风不正犹如社会肌体上的“伤口”,为“病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党风不正削弱了党的纠偏力度,破坏了“免疫功能”。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执政党的党风不正,社会不良风气的存在和蔓延是很难避免的。

四、以端正党风为突破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牵动精神文明建设全局的关键环节是执政党的党风问题,端正党风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

第一,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认识加强党风建设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正如小平同志指出的:“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但这些思想至今还不被有些党员干部所认识和接受,即便有些党员干部认识了这些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率先垂范作用,也没能对精神文明建设起一定的推动作用。解决以上认识问题,需要我们加强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表率。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靠得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时时、处处、事事想着自己是一个党员干部,坚持从自我做起,首先在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做出表率,带出好的风尚。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要忽视了生活中的小事。有些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对吃吃喝喝、迎来送往、作风粗暴、态度蛮横等问题总认为是无关大局的小节,其实正是这些小事才反映出党风这个大问题,每个共产党人都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感化群众,引导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在党群关系问题上,首先要塑造好“公仆”形象,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公开与私下里一个样,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经得起群众的评议。这样的党员干部,群众才打心眼里佩服,干部的言行也才能真正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

第三,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才会有高尚的行为和良好的作风。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在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上下功夫,在党性修养上下功夫。同时,要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党内外监督,坚决惩治腐败。有了严格的制度才能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同时也便于党内外监督,建立有效地防范腐败现象的约束机制。一旦产生腐败要坚决查处。特别是对一些大案要案,决不心慈手软。要用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证明:我们党一定能克服腐败现象,消除对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我们坚信:只要全党积极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把党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来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标签:;  ;  ;  ;  

端正党风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