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部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任务的新历史征程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既是对我国26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新问题的积极回应。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
发展本身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何谓发展,以及发展的道路、战略、模式、方针和政策,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政治和文化历史环境中,有不同的形成背景、不同的内涵,因而也有不同的结果。发展已经成为今天中国和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工业化道路”诸概念,提出探索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任务,表明他所构建的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不是一个只关乎经济增长的模式,而是一个追求社会全面发展的模式。这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人从自然中获得解放的同时,迎来从社会关系中的解放;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日益崇高,社会既发达又崇高,人人既红又专。这一目标模式,无疑体现着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全面发展观乃至全部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连续性。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向社会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但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受历史的局限,毛泽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普遍性认识不足,而对现代化独特道路的社会意识形态意义的过多关切,使他有时把意识形态充当了一种凌驾于生产力尺度之上的外在尺度,从而在反对资本主义的同时,也舍弃了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现代化的许多合理因素。其结果是,社会主义在相当程度上被设定为一种道德理想追求,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时常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被冲淡甚至打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也作了一些调整,但由于当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任务很重,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注意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的同时,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这种发展观的影响。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下,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开始重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1994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各层次、各个环节,阐明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形成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十四届六中全会又把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作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中央下决心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制定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至此,我国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三大战略确立为面向21世纪的三大治国方略。2003年的“非典”疫情在我国蔓延,“三农”问题,城市新的贫困和弱势群体的出现,就业压力加重等问题的集中显现,暴露了我们在发展观认识上存在着的偏差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失误。例如,有的地方在发展中与民争利现象严重,发展以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进行;有的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速度为中心”;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促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思“中国的发展”,思考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等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发展观这一全新的命题,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中提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反思“发展”提出来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把“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发展的中心指导思想,以“坚持五个统筹”把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化、方法化和可操作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相统一的辩证发展精髓,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和深化,标志着党在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上的更加成熟。
由此可见,在此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单是对我国26年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的积极回应。这是当代执政的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的弘扬。在今天的中国,当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和全民族的先锋队,已处于长期执政的现实状况下,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人本中国,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的生存境遇关怀的新体现。如果没有爱民、亲民、富民的赤子之心,如果只求可以彰显个人政绩的经济数字增长,只做锦上添花的表面文章,科学发展观就无以缘起,无以立基。
二、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更为切实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在世界人民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索和中国人民历史创造的交汇点上。从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境遇出发,科学发展观的每一个关键词,都包含着丰富、深入、切中时弊的内涵。从十六大政治报告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各地考察的讲话精神看,关键词“坚持以人为本”,它包含着六个要义:1.着眼于人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全面需要;2.着眼于保障基本人权;3.着眼于机会对所有人平等;4.着眼于男女平等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5.着眼于关心、救助社会弱势群体;6.着眼于共建共享我国社会已有的文明成果。这六个方面的以人为本,在今天的政治语汇中,就是“以民为本”。关键词“全面”,就是指发展要全面。具体而言,一是对自然、经济、社会系统要作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思考、通盘安排;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要全面建设、全面落实;三是对政府、企业、公关、社会结构要全面调整、平衡发展,既不是笼统地坚持“大政府,小社会”,也不是笼统地变成“小政府,大社会”,而是政府在其位,谋善治;四是谋求社会、个人全面发展。关键词“协调”,总的讲是要统筹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等五大方面的关系。针对我国现实生活而言,从现在到中国全部实现高水平的现代化这一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下述四大方面的协调以及能否协调成功,将举足轻重。一是关于诸如发展动力、发展效益、发展数量、发展速度、发展公平等关涉质量的诸方面的协调;二是关于点状发展、轴状发展、网状发展或全局发展等关涉发展诸方面的协调;三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等关涉发展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四是关于个体利益、国家利益、全局利益等关涉发展利益机制方面的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协调好人在自然面前向自然索取和给自然回馈之间的平衡,人际、民族际和代际之间的发展平衡。这一全面协调发展理论,无疑是全面生产理论的当代版。
我认为,在理论上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另一个是,把发展看作是一种洋溢着历史辩证法活力的社会进步过程。社会发展的一切方面——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当前的发展和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等等,都不可替代而又相互协调地存在于发展这个总体过程中。问题不是彼此孤立地、分散地,而是在相互联系和协调中提出并寻求解决。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地丰富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由此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又指导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一)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统筹城乡发展,实质是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传统观念和城乡分割的体制,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乡发展,重要前提和基础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三农”之外做文章,根本途径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并把广大农民纳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城镇化支持工业化深入发展,靠工业化致富农民,靠城镇化减少农村人口,靠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在推进工业化上,主要围绕做大做强化工支柱产业和一大批县域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引导、鼓励企业新增工业项目、国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向开发区和园区集中,推进产业集群化,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以工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财政对农村的支持能力。在加快城镇化上,积极构建合理的城市发展布局,逐步建立以市区为核心、以县城为龙头、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三级城镇体系。靠产业聚集支撑城镇发展,依托城镇吸纳更多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打破国民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统筹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制度。重点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增加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资金投入比例,改进政府对农业的投资管理体制,提高各项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对失地农民给予公平补偿、进行妥善安置,解决其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问题;进一步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切实逐步降低农业税率直至取消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以休养生息;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彻底打破户籍限制,让农民充分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移的权利,并公正地对待农民工,民工市民一视同仁、平等竞争,让广大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使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二)统筹区域发展,把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快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收入差距还在扩大。这种日趋扩大的状况,影响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坚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思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是放慢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更不是抑制东部地区的发展,而是要在继续发展东部地区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选择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特别重要。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梯度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政策,既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也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统筹区域发展,实质是把先进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打破地域分割,建立统一市场,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地区经济关系;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引导,统筹规划城镇体系、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充分发挥先进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区域协作和结对帮扶,积极组织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先进地区转移,积极引导先进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使欠发达地区成为先进地区加快发展的新空间,使先进地区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量。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把加大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力度提到重要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思想,对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巨大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协调,强调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关心公共管理、关心社会保障、关心健康事业、关心教育和文化等,特别是帮助贫困群体、失业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新获得机会发展,成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质是改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像重视经济发展那样重视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改变把经济增长当作“硬任务”、把社会发展当作“软指标”的做法,把给人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增进人民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放到重要位置。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权,进一步深化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改革,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创新干部考核机制,做到考察干部不仅看GDP增长率,同时考察财税增长率、就业率、社会保险率、居民消费增长率、教育投入率以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指标。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环境结合起来。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 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却往往忽视恩格斯的这一告诫,热衷于人定胜天、大干快上、有水快流,沉浸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其乐无穷”之中。这就难免违背自然规律,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采取的是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转化为毁害人类自身的力量。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人定胜天”;实际上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往往不知不觉地变成被自然征服的对象,如土壤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温室效应、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都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严重警告,人类的行为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必将受到它的惩罚。党中央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不能再滥采滥挖、断子孙后代的财路了,也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一条生态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标,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积极探索以技术文明和绿色文明为特征的发展新途径,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寓生态建设于各项事业的发展之中,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潮流和我国已加入WTO的经济发展契机之下,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既要有效利用国际资本、技术和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资源配置格局的变化,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并争取使这些规则的订立符合我国发展的利益;更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外向化和发展战略调整转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必须把产业发展战略与对外贸易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结合起来,把国内战略与国际战略结合起来,把“引进来”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在过去的一年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为我们党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积累了新鲜经验。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总之,科学发展观来自实践,也还将在实践中继续接受检验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种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将使它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独创性贡献,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从一个重要的方面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