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1985年中国人口理论发展的逻辑与历史_刘铮论文

1974/1985年中国人口理论发展的逻辑与历史_刘铮论文

1974-1985年间中国人口理论发展的逻辑与历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间论文,中国人口论文,逻辑论文,理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2003)02-0003-07

20世纪60年代人口持续增长的势头,使中国政府感到人口非控制不行了,于是采取了得力措施推行计划生育,使出生率从1973年开始降到了30‰以下[1]。但是在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中,在国际交往中,常常遇到一些不可回避而迫切需要解释的理论问题。诸如:控制人口增长和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论点是否矛盾?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家庭计划有什么区别?实行计划生育是否是按马尔萨斯主义的策略办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否表现在人口迅速增长上?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是人口不断增长还是有计划增长?[2]不解决这些理论问题,计划生育所取得的成果是不会巩固和持久的。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研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学界密切结合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人口理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口理论研究在已有的基础上又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在认识论上体现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

一、一般人口规律的揭示和人口规律知识体系的初步形成

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口理论研究是从探讨人口规律入手的。我国人口学界对人口规律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的过程。首先认识某一社会形态的某一人口规律,再发展到认识这一社会的多个人口规律;先认识某一社会形态的人口规律,再发展到认识几个或一切社会形态的人口规律,从而揭示了一般人口规律。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人口规律的最初认识

1974年开始人口理论研究以后,关于人口理论的最早出版物是刘铮等人的《人口理论问题讲话》(初稿,1975年8月)及第二稿(1976年1月)。书中第三章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口规律”是这样表述的:“社会主义也有与其相适应的特殊人口规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逐步地代替了私有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基本上挣脱了私有制的锁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逐步得到巩固并发展起来,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相对过剩人口规律归于消失,社会劳动力开始得到有计划的分配和合理使用。有计划地调节人口再生产成了一种客观规律”(第40页)。接着,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规律及妇女地位出发,论证了对人口再生产实行计划调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有计划地调节人口是社会主义人口再生产的客观规律”(第48页)。上书修改后定名为《人口理论》,于1977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公开出版发行。书中指出“人口有计划地增长是社会主义人口再生产的客观规律”。以上认识是以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为依据,从生产关系角度推导和阐述的人口再生产规律。这是对社会主义这一特殊社会形态中一个人口规律的简单认识。书中对人口规律的性质、人口增长的作用也作了阐述。从人类和动物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和增殖条件的区别以及人类特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多方面论述了人口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规律而不是自然规律。从人在生产方式中的作用、人口增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论证了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延缓作用(第二章)。同时,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并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推导出人口再生产也必然是无政府状态(第三章)。关于人口规律的这些认识为以后深化认识打下了基础。《人口理论》的初稿和第二稿,即《人口理论问题讲话》都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前完成的。粉碎“四人帮”不久公开出版发行的《人口理论》对原稿没有原则性改动。那个时期禁区太多,刚刚开始的人口理论研究不可能对人口规律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二)对人口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口理论研究开始深入,对人口规律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研究单一人口规律发展到探索人口规律体系。在1978年1月发表的“关于人口理论教学的几个问题”中,刘铮谈到:“我们讲资本主义人口规律时,主要讲相对过剩人口规律,讲社会主义人口规律时,主要讲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规律,这是从该社会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内容而言,但都不是该社会人口规律的全部内容。每个社会的人口规律应包括哪些内容,还要做深入的研究。但最低限度应包括人口再生产规律(即增殖规律)问题,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与再生产的另一条件,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问题,亦即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被利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都是受社会生产方式所制约,由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此外,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在各部门的分布规律(生产和非生产部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等)也应考虑。”[3]同年,刘铮在云南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就只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还有没有另外的人口规律?是什么样的人口规律?再一个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应有什么样相应的人口规律?……所以是否可以说人口规律就是要研究有劳动能力的人能否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问题,即能否就业的问题”。“考虑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有两个思路。一个是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社会主义应有其特有的,与资本主义不同的人口规律。另一个是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也应该相应的有几个,而不是一个。”[4]这里对人口规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有劳动能力的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②人口再生产;③人口在各部门的分布。这些思想开拓了全面认识人口规律的思路。

1977年在内蒙古,刘铮否定了苏联的“人口不断增长的社会主义人口规律”[5]。而苏联的这一观点,曾一度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界所接受。

(三)在认识特殊的过程中,逐步上升到认识一般

1.在研究资本主义人口再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过程中认识两种生产的关系。刘铮等人在《人口理论》第三章写道:“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互为条件。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也就谈不到人口再生产,反之,没有人口再生产,出就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因为人类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有什么样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口再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从而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由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决定的,是受资本剥削劳动的需要调节的……从而,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就必然是无政府状态”(63-64页)。

2.在研究我国控制人口增长必要性的过程中,认识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刘铮认为,“社会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资料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两者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就能起促进作用,破坏比例关系就会起延缓作用。从全国范围算大账可以说明,从一个县的例子也可以说明”。[6]

3.在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人口再生产有计划增长的规律时,认识两种生产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特殊表现。1978年刘铮在云南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学习讨论会上指出:“一定要明确社会生产包括两类生产……要弄清两种生产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就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之间是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的。不过,这种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自发地,无政府状态实现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应该是有计划地实现的。……人口再生产和整个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保持一定的合适的比例,这是个客观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自发的,无政府实现的。社会主义要有计划地实现。”[7]刘铮在这里提出的两种生产的必然联系及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不同表现,实际上就是一般人口规律在不同生产方式下的特殊表现。这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过程是探索共有人口规律的关节点。

4.第一次全国人口理论科学讨论会,在总结以前对人口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人口规律的内容和体系的认识。与会的很多学者研究了这些问题,广东的廖田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基础……人口生产要与物质生产相适应是一个客观规律。”[8]吉林的曹明国认为:“人口规律是只有一个还是有许多个规律呢?有的同志认为,人口规律只有一个,即社会人口发展规律。我们认为,人口规律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许多个。[9]此后,这位吉林学者连篇累牍八论人口规律,丰富了人口理论研究文献。

(四)对人口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第一次全国人口理论科学讨论会以后,人口学界掀起了研究人口规律的热潮,其时恰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理论界思想逐渐解放,禁区一个个打破,对人口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1979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人口理论讨论会上,很多文章都是关于人口规律的,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人口现象极为广泛复杂,用一条规律难以全面概括,所以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不是一条,而是许多条,但其中必有一条是起主要作用的,这就是人口再生产规律,而其主要特点就是要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相适应。许多学者认为,除了各个社会形态特有的人口规律外,也还存在着适用于各个社会形态的共有的一般人口规律。这是因为,从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来看,有个性就有共性。既然有体现个性的特殊人口规律,也必然有体现共性的一般人口规律存在。再从人类会发展的客观过程来看,在各个社会形态里都存在着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因而也就必然形成共有的一般人口规律。究竟什么是共有的一般人口规律呢?有的学者认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共有的一般人口规律。还有的学者认为,共有的一般人口规律也不只是一条而是有好多条。”[10]

1982年2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总结了几年来关于人口规律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共有人口规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刘铮在他提交的论文“试论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中指出:“所谓人口问题,表现在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等各个领域,但归根结蒂,是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问题,核心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我认为这个核心,即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就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人口规律。……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是使其成为共有规律的客观基础。……劳动人口数量与质量必须与生产资料生产相适应;全体人口及其消费必须与生产资料相适应是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两种生产的关系是既不各自独立、互不相关,也不是完全平列的,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决定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两种生产相适应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表现的形式是不同的。……两种生产相适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要服从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必须把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作为国民经济基本比例安排;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应该包括人口计划。”[11]

(五)人口规律知识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三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之后,进入了对人口规律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总结阶段,初步形成了人口规律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人口概念、人口规律的性质、共有人口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人口规律的种类等。

1985年6月,刘铮主编李竞能副主编的《人口理论教程》问世,这部著作集十余年中国人口理论研究之大成:“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人口应视为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其本质又在于社会属性”。“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口社会属性的自然基础,生物属性要通过社会属性来实现。人口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生物属性。”这个定义的特点是强调“社会群体”和“社会属性”,因而一开始就与超历史的抽象的“生物群体”和“生物属性”划清了界线。这个定义比苏联经济学界和人口学界的定义更加概括和简练,它是理解人口规律的钥匙。

“人口规律反映的是人口发展过程中以及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各主要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人口规律是由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条件所决定和制约的社会规律。”“把人口规律如实地视为社会规律,人口研究才真正立足于科学基础上。”人口规律性质决定了人口规律分为“在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人口规律和某一社会形态所具有的特有人口规律。”这样人口规律就“不是仅仅是一个,而应当有多种人口规律,它们构成人口规律体系,完整地反映了人口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因素多方面的本质联系,各种人口发展规律彼此互相协调并有一定的从属关系,构成人口规律体系。”对人口规律性质的认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人口规律研究上的应用和对苏联经济学人口学界研究成果的借鉴。

“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一般人口规律。”它在不同生产方式下的表现是迥然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规律是共有的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再生产类型并不直接随社会形态的更替而变化,而是随生产力的转变而转变。但是,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直接原因、具体过程和后果是不同的。”“劳动人口的行业构成变动规律也是共有的人口经济规律。”它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共有的人口经济规律。”“人口发展无政府状态规律是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人口再生产规律。”

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在研究特殊规律的过程中认识的,而我们研究和认知所有社会形态共有的人口规律,正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它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表现形式。这些特殊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呢?首先是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规律。它是“两种生产相适应这一共有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殊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相适应规律要求两种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两种生产的比例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比例。社会主义社会两种生产相适应规律要求:劳动人口与生产资料相适应,全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应。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规律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体系中最重要的规律,它反映在人口和经济的相互关系上,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来和计划经济相适应。要求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增长相适应。”它实质上是最重要的人口经济规律。“社会主义人口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除了上面谈到的社会主义社会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之外,还包括社会主义人均国民收入不断增长规律,人口经济结构变动规律,人口合理分布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口充分就业规律”,“全体人口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规律。”其次是社会主义人口再生产规律,“社会主义人口再生产规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决定社会主义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社会主义人口再生产过程的计划调节。人口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人口再生产规律。它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人类自身生产要有计划地发展。”另外还有社会主义人口社会规律等等。可见,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各个规律有自身相对独立的要求和作用。但总的来说,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在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社会全体人口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口有计划地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相适应,劳动力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利用,人口得到合理分布,全体人口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从以上这些规律中,可以看到,“人口规律既反映人口发展过程内在的规律性,又反映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人口规律根据上述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1.人口再生产规律;2.人口经济规律;3.人口社会规律。

初步形成的人口规律知识体系丰富了人口理论的内容。它对认识人口运动过程无疑会起到指导作用。同时,也应看到对人口规律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那些年,人口学界着重从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角度研究人口规律,对人口过程及其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人口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研究得不够;着重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研究人口规律,对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对人口发展的作用研究不够;着重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推导和建立人口规律体系,对人口的具体发展过程研究不够;着重建立人口规律知识体系的框架,而对其具体内容研究得不够,表述得不充分,同时,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也需要进一步推敲和完善,所有这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课题。[12]

二、两种生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揭示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体系中,两种生产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致人们称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石。20世纪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我国人口理论界研究、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论述,全面阐述了两种生产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辨证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一)两种生产理论的渊源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从萌芽到提出经历了几十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如何生产人——自己和别人”的问题,这是“两种生产”思想的萌芽。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自己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时,还阐述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他们指出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生产衣、食、住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除了进行物质生产之外,人类还要进行自身生产和再生产。“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两种生产理论的基本要点己奠定了。

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里,马克思阐述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的思想:劳动者从事物质生产也就是进行生产消费,他进行自己生命的生产就是个人消费。由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论述了“两种生产”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指出在吃喝这种消费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这种与消费同一的生产是第二种生产,是靠消费第一种生产的产品引起的。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种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在这里马克思阐述了两种生产的统一。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阐述了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思想。他指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量上必须按适当的比例结合,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要购买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必须是以使可支配的劳动量得到充分利用,必须“是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必须一开始就估计到这一点,并按照适当的比例准备好,“如果现在生产资料高于可供支配的劳动,生产资料就不能被劳动充分利用,不能转化为产品。”反过来说,如果劳动者多于生产资料,劳动人口便会过剩。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序言中,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恩格斯精僻地阐述了两种生产的涵义及其历史作用,即人类社会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两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

(二)两种生产理论体系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中,我国人口学界在学习恩格斯的著名论述中,提出“两种生产一起抓”的口号,并且在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人口发展实际,通过反复学习和研究建立了两种生产理论体系,论证了两种生产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人口规律。对真理的认识都不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对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认识,是在探讨特殊社会形态人口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逐步认识逐步深化的。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理论研究是从探讨社会主义人口发展规律开始的。在揭示社会主义人口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认只两种生产及其相互关系;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原理的过程中,进一步阐述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在研究两种生产关系及其在各个社会形态的特殊表现的过程中,论证了两种生产之间的相互适应、具有本质的必然联系,从而提出了两种生产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人口规律;在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两种生产理论体系,系统地阐述了两种生产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人口经济规律。

1.在以两种生产的实践为论据,论证社会主义人口有计划发展的过程中,认识两种生产的关系。1976年1月印发的刘铮等人的《人口理论问题讲话》第三章在论述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地调节人口再生产的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时,引用了恩格斯的话“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象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末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作到这一点”,并且指出:“我国具备了对人口再生产实行计划调节的客观必要条件”,但是,“还不可能像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那样毫无困难而是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这里,开始认识到对人口再生产也要象对物的生产那样进行调节的必要性,并且认识到“社会生产有两类,一类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类是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必须是有计划的,以便二者保持适应的关系,”明确提出了社会生产有两类,二者要保持相适应的关系。

2.在继续探讨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过程中,对两种生产的认识逐步深入。刘铮在内蒙古讲道:“过去一讲生产,想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脑子里很少想人类自身的生产要有计划,一讲生产就不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生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个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社会生产不是只是物质生产。……但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在这当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有内在的数量上的依存关系的。”[13]1977年12月出版的刘铮等人的《人口理论》,也有相似的论述:“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即通称的人口再生产)互为条件,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也就谈不到人口再生产;反之没有人口再生产,也就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因为人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当然二者的关系不是均等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有什么样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人口再生产。”[14]以上两个文献论述了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提出并论证了两种生产内在的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3.在研究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揭示社会主义人口发展规律,研究两种生产的关系时,认识两种生产之间的关系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1977年12月在汕头召开的全国人口理论学习班工作座谈会上,与会者结合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实际,讨论了两种生产思想。较早研究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的廖田平同志,谈了汕头地委“一手抓农业增产,一手抓人口减产”口号的形成过程,以及自己的学习心得,引起与会代表的兴趣。[15]刘铮指出:“要弄清两种生产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就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之间是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的。……人口再生产要和整个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保持一定的合适的比例,这是个客观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自发的,无政府实现的,社会主义要有计划地实现。”[16]这里把两种生产相适应的关系提出到了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即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并分析了这个一般的客观存在的关系在两个特殊社会形态下的不同表现,至此,两种生产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人口规律的思想已经成熟。

4.在广泛深入学习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论证了两种生产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共有规律。第1次全国人口理论讨论会以后,人口学界掀起了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思想的热潮,有关学术论文纷纷发表。1979年12月和1981年2月举行的第2次、第3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为学者们提供了辩论、研讨的课堂。刘铮在第3次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试论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中,论证了两种生产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共有规律。[17]文章最后论述了两种生产相适应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基本特征。

刘铮在其1982年4月定稿的《人口理论问题》第三章专章阐述了两种生产,其中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属于社会生产范畴;两种生产的比例是社会生产的基本比例;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并且修正了斯大林把人口增长、居民密度高低与地理环境等同起来的不确切提法,即区别了人类自身生产和斯大林所讲的人口增长的概念。第四章论述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规律,从而形成了两种生产理论体系的框架。

5.人口学界通力协作,在更加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两种生产的理论体系。那些年,人口学界对两种生产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1983年3月,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人口理论讨论会,形成了研究两种生产理论的高潮,四十几篇论文几乎都涉及两种生产思想,大大丰富了两种生产理论体系。系统阐述两种生产理论,总结这些年来人口理论研究成果的时机已经成熟。几所院校的人口学者,在认真探索,广泛讨论,集思广益,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由刘铮任主编、李竞能任副主编,联合编写了《人口理论教程》。教程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原理”专章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思想,形成了逻辑比较严密,结构比较严谨的两种生产理论体系。两种生产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人口学界的最重要成果。

[收稿日期]2003-01-12

标签:;  ;  ;  ;  ;  ;  ;  ;  ;  ;  ;  ;  ;  

1974/1985年中国人口理论发展的逻辑与历史_刘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