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心态的自我调节论文_任龙才

浅谈教师心态的自我调节论文_任龙才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大柳乡初级中学 442529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强大的生存压力,人们的心态容易失衡,教师尤甚。在现代社会,教师心理失调的诱发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升学竞争愈演愈烈,导致教师工作量倍增,教师身体、心理负荷过大;教师职业的高付出与低回报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提高,而学生思想的复杂性和行为的多样性增强,造成教师疲于应对,以致心力憔悴等等。面对种种造成心理失衡的诱因,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重视事业发展但应恰当定位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信念是前进的动力,理想是精神的支柱。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正像陶行知说的“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如果这样,教师的心里就会感到踏实,生活永远激情四射,精神就不会空虚。然而对事业孜孜以求,并不意味着每一次付出都要有回报,都要有一个惊人的结果。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不要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奋斗目标。期望值和实现值的落差太大,就会造成失落感觉,进而出现悲观情绪。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知足常乐”,这不妨作为教师的座右铭。

二、重视生活质量但应淡泊名利

教师应有正确的人生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经济待遇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师的生活质量。但与社会先富价层相比,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仍然是艰苦的,在贫困地区甚至还远未脱贫。为此,许多教师难免会患“红眼病”,出现心理失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怎样才能克服“红眼病”?笔者认为,应把注意力转移到精神生活上来,如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舞蹈写作等,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对物质生活,无需刻意追求,真正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做一个远离铜臭、远离世俗、远离低级趣味的高雅之人。

三、重视学生成才但应善待学生

教师应有正确的学生成才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把学生塑造成国家和社会所需的有用之才是教师的共同愿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就可以无视其身心发展规律而一味的揠苗助长。

在教育实践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无限加大学生作业量,延长教学时间;有的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非打即骂;有的老师对学生缺乏爱心,经常板着面孔。动辄训斥学生,造成教师亲和力下降。

常言说:“靠棍棒制服是笨蛋,靠言语感化是圣贤”,“儿孙自有儿孙福,莫叫儿孙当牛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按照德育和教学基本原则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教学工作,对学生要付出你的爱心,要经常笑脸相迎,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影响学生,切不可歧视、挖苦、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也不可把家里或社会上受到的怨气转嫁给学生。

四、重视个人成功但应兼顾团结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人的最高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能够独当一面,独立完成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试卷评讲及班主任工作,进而实现学生成才和教师个人事业成功,既是必要的,也是学校和社会所提倡的。但是,“一个篱巴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社会性劳动,需要教师之间、教师与职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从而发挥集体智慧;上课需要相互观摩学习,相互取长补短;考试更需要大家一起动手,出题、审题、制卷、监考、阅卷,几乎都是集体劳动的过程。

在学校,一个老师时时处处都要与人打交道,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体谅他人、支持他人,齐心协力地做好工作。教师之间的团结,不仅有利于工作,而且对维持教师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相反,教师之间互不理睬、勾心斗角、相互拆台,必然导致教学质量滑坡,同时还是一种精神折磨。

当然,维护教师心理健康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是责无旁贷的。

论文作者:任龙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浅谈教师心态的自我调节论文_任龙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