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田晶,柳咏霞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新疆喀什 8444000)

【摘要】目的:对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患者116例列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全部患者分成两组(58例/组),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精细化护理管理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17%、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7%、13.79%,P<0.05;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583,P=0.018)。结论:神经内科实行精细化管理,不仅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还可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着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血液检验;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230-02

伴随我国老龄化的不断推进,神经内科患者也越来越多;根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内科患者中有超过4/5的患者年龄都超过60岁。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器官产生退行性的变化,免疫力与抵抗力等都有显著的降低,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相对较大[1]。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所具有的特殊性,患者会合并一定程度的运动以及意识等障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极易产生意外事件,其已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重点所在。然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因而加强临床护理管理对提高临床疗效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均有着重要作用[2]。本文重点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患者116例列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全部患者分成两组(58例/组),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精细化护理管理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41~78岁,平均(66.1±3.9)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3~80岁,平均(65.9±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护理岗位精细化:医院护理部基于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下,构建专职于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分别组间四个质控小组,同样由护理组长及科室护士长组成,分别为护理文件书写组、护理技术操作组、基础护理组及科室质量安全管理组。各组依据自身需要及规程,对质量控制程序相应实施细则予以制定,定期或不定期考核质量,同时对流程执行状况开展督导工作。并于每月末或月初,召开质量分析评价会,依据检查并汇总的最终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和整改措施。

(2)人力资源精细化:对护士学历结构予以优化,分层使用且灵活调配。各个科室均实行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分层负责制。护士长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室监控,将所开展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告知责任护士,并要求护理组长,提出与之对应的改进措施,并监督责任护士有效落实。护理组长对病区患者实施每日评估,督促并指导科室护士,将患者治疗护理工作予以完成,真切落实各项护理工作。

(3)护理环节精细化

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保证病房内的干净与整洁,定期通风换气,保证空气的清新,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养病环境;

②体位护理:指导患者选择合理的体位,确保患者的舒适度。针对呼吸困难以及心前区疼痛者而言,可选择半坐位以及坐位;倘若产生腹部疼痛的情况,需要选择患侧卧位,以此使腹壁的紧张度有效缓解;

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对患者与家属的倾诉耐心的倾听,对于患者与家属提出的疑问给予认真的回到,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态度的温和;指导患者将心态放轻松,保持愉悦的心情看待疾病。

1.3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为SPSS19.0。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经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7%(3/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7%(11/58),P<0.05;且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分析。经调查得出,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25例,满意20例,总满意率为77.59%;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35例,满意19例,总满意率为93.1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5.583,P=0.018)。

3.讨论

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相应对医院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增加“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模式,以此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潜能,提高护理质量[3]。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也可能说是一种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的起源国家为日本,起源时间为1950年左右,精细化管理的建立基础是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开展是建立在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以及信息化上的,通过精细化管理,让各个单位和人员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4]。

本研究中,通过以我院116例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后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意外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对护理岗位、人力资源、护理环节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可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此外,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同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精细化管理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护患者关系也有着积极作用。精细化管理乃是一种服务意识,在做事情上要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在精细化管理当中体现自身价值[5]。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积极理念,通过树立坚定信念及精细意识,始终秉持精细操作及精细管理,在护理工作当中便可做好任何事情,再困难的事情也能顺利完成[6]。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实行精细化管理,不仅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还可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着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卫新,尹志科,梁建姝,等.神经内科护理工时和护理人力合理配置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4):286-288.

[2]魏亚丽,李松梅.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22-24.

[3]张玉萍,周红烨.医护联合查房在神经内科病房应用的护理效应[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5):379-380.

[4]杨海燕,吕芬,姚畑,等.神经内科亚专业护理小组的构建与临床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219-221.

[5]廖丽丽.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44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142-143.

[6]郭琳华,石有泽.神经内科推行精细化护理服务的成效[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523-1525.

论文作者:田晶,柳咏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田晶,柳咏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