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劳动的价值创造_经济论文

论社会劳动的价值创造_经济论文

略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价值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索商榷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从事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各种社会劳动都创造价值,从而都要计算产值。对这个理论问题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值得深入探讨。

关于社会劳动创造价值问题,目前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这里所说的“社会劳动”是指社会从事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各种劳动,即一、二、三次产业的全部劳动。社会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但社会劳动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条件下,才表现为价值。价值的实体是人类的抽象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通过价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在科学的价值理论的创建上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在他身后的100多年时间里,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与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使得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某些方面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发展。

第三产业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大家知道,关于什么是生产劳动,什么是非生产劳动,理论界长期存在着争论,实践中也就形成了MPS和SNA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MPS为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只计算物质生产成果;SNA为国民经济帐户体系,生产范围拓宽了,包括服务在内。我国过去采用MPS核算体系。这是因为在我国、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传统的生产劳动观点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对他们的劳动才计算产值,而把从事第三产业的非物质生产的服务性劳动称为非生产劳动,认为它不创造价值,从而不计算产值,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处理。这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计算包括服务在内的产值指标存在很大的不同。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经常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不论从产值看还是从就业人数看,都已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70%,并呈现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与马克思在世时的情况相比,已有巨大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通知》,确定到1995年,要把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转到新核算体系的轨道上去。新旧核算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核算体系扩大了生产核算范围,由原来只计算物质生产成果扩大为包括第三产业在内,并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量的中心指标。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扩大生产核算范围,就意味着肯定了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因为作为三次产业,计算产值,就表明其活动成果存在价值,价值是产值的基础,没有价值就没有产值。肯定一、二、三次产业都创造价值,这无疑是对传统生产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巨大发展。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是显而易见的。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分工、密切合作,结成网络般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愈来愈社会化,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向社会全方位渗透,劳动社会化出现质的飞跃,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出现水乳交融的情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愈来愈少或比重不断下降,而从事非物质生产的人数愈来愈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虽然不同于第一、二产业的物质生产,但它总要提供服务、提供效用,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属于现代的综合性生产,他们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劳动大分工大协作的结果。在这种社会劳动大分工大协作的情况下,各种生产劳动,除了企业生产人员的直接劳动外,还包括了科研、教育、文化事业和国家管理等许多部门的劳动。这也就是说,社会劳动创造价值。

是共同劳动,不是谁养活谁

社会产品和服务,都由社会劳动创造,社会劳动的报酬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第一,不论是公有制企业单位或事业单位,都要进行按劳分配,并应从一定的社会范围确定按劳分配的数量标准;第二,不论是物质生产部门或非物质生产部门,其劳动报酬都属于原始收入。基于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可以对下述几个不好处理的问题,作出科学的阐明:

(一)是共同劳动,不是“谁养活谁”。随着劳动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愈来愈多的劳动者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另一方面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越来越密不可分,共同为发展生产、创造价值、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产品有了千百倍的增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这主要不是由于劳动时间的延长,更不是由于劳动强度的提高,而主要是靠科学、靠技术、靠知识素质、靠现代科学管理和不断完善的社会组织系统。既靠硬件,也靠软件,推动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因此,既不能说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也不能说物质产品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的劳动就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是必要的,但他们都是生产者,都创造价值,并相互交换劳动成果,因此,他们之间不是谁养活谁的关系。

(二)深刻领悟“幼有所养、老有所归”的道理。养不仅是生活上衣暖食饱、抚养长大,而且要培养教育、知识武装,使其在社会劳动大积聚、大发展中发挥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纵向看,劳动社会化也是一条前后连续的链条,后人的劳动只能在前人创造的既定劳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后人的劳动成果都凝结着前人的劳动心血。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过去劳动知识技能的累积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劳动过程愈是社会化,当前劳动成果所包含的劳动累积就愈多。因而老年人退出劳动岗位,留下了两份财产:一份是个人积蓄以及其他物质财产;另一份是无形资产,即科学技术和知识技能,它以社会劳动的形式凝结在各类设备材料、图书杂志和后人的知识、技艺之中。这是比有形财产更为宝贵的财产。老年人享受的退休待遇,乃是对他们自己包括他们前人遗留下来的劳动成果的补偿,不是后人对老人的无偿奉献。这个重要事实必须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从而树立既扶养教育好儿女,又尊重老人、关心老人的风尚,切实做到老有所归。

(三)进行正确的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过去,我们仅把物质生产算做生产性劳动,仅对物质产品计算国民收入,显然不能反映现代经济生活的全貌。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必须保证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有的作为企业性质的第三产业,通过直接收费取得了补偿。而有的属于事业性质的第三产业,没有直接收费,而是通过迂回的形式,主要由其他生产单位和个人缴纳的税金,通过财政拨款,以保证其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缴纳相当于“购买”,也取得了补偿。以为社会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生产,和其他单位与居民对这种服务的消费,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和消费,而且所占比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必须从社会劳动出发,同时计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使经济核算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生活。按照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和国民经济的核算范围,对于研究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研究货币资金流量及其运动规律,搞好宏观经济调控以及进行国际间经济指标的对比,都有其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邓小平在《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一文中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2页)我认为,对劳动价值理论,包括三次产业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关系、作为先进科技载体的物化劳动的性质和功能等,同样应该用新的思想观点去加以继承和发展。这是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有待于大家共同努力深入探讨。

标签:;  

论社会劳动的价值创造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