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混凝土质量全面控制浅论论文_谢先来

水工建筑混凝土质量全面控制浅论论文_谢先来

谢先来

东源县水电公司

摘要:水工建筑是指水利水电工程中受水的作用,通过控制和调节水流达到防治水灾,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建筑物。水工建筑物在设计的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非常多,地形、气象、水文和地质等自然条件对选址、建筑物的选型、工程造价等有直接的影响。基于此,以下对水工建筑混凝土质量全面控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建筑;混凝土质量;全面控制

引言

凝土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影响水工建筑物的质量,也对控制工程造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保证水工建筑物的质量,减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控制因为后期维护产生的不必要开支就必须要加强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1水工建筑概述

在水工建筑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依照使用的时间来进行划分将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可以设置成临时性建筑和永久性建筑两种。所谓的临时性水工建筑,主要针对的是在一些大型施工当中临时发挥出一定支撑或者是其他作用的水工建筑,比较典型的有导流渠道、隧洞以及围堰等等。水工建筑的类型来进行划分,可以将水工建筑有效的划分成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种类型。所谓的通用性水工建筑,其中重点包含了堤坝以及水电站等等专用型水工建筑,主要涵盖了水电站的建筑体、码头建筑等。在水工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施工区域的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地形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加以考虑,同时对施工过程当中的建筑类型,地质条件的选择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水工建筑施工当中,由于整个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对地质条件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说在水工建筑施工当中,对于不同的施工建筑需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地质选择以及施工操作。水工建筑施工整体的施工难度较高,并且会受到环境和地形因素的明显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所以说水工建筑施工当中,需要重点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保证,充分提高水工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2.1混凝土强度

检测水工建筑混凝土质量其中混凝土的强度是重要的检验指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根据计算公式,如果高标号水泥与低标号的水泥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高标号水泥的抗压强度更高。如果混凝土水灰比较低,则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变低。但是,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增加水泥量的方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过度增加水泥用量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等情况加重。

2.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水泥的使用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水化热,水泥内部就会形成一定的热量。而混凝土的导热性往往有很差,加上水泥结构内部体积、截面等原因,会将大量的热量积聚在混凝土本身的结构过程中,不能完全的得到释放,这样造成了岩石的内部结构稳定过高。有数据表明混凝土表面热量挥发的速度快,这样势必会造成结构内部和表面一定程度的温差,这样出于材料内外表面的压力就产生了,当这种内外压差值超过了20-250C,这就导致了内外之间的压力差超过其自身的极限抗拉强度,导致裂缝的形成。外界气温的变化也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外部环境的温度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混凝土施工温度则得到提升,若外界的温度下

2.3施工用水不达标

在水工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用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水的利用和使用符合规范和章程,才有利于对项目过程的施工和管理。水的利用对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有很大的作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对水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一般水在一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是贯穿始终的,前期的用水往往不是很重要,随着水工建筑工程的推进,对于水的利用和用量在逐步地加大和加强,对水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不同的水工建筑工程阶段会有不同的要求,对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也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水对一个水工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是巨大的,工作人员应该正确的使用建筑用水,严格区分不同阶段的水的利用方法,对水的质量也要有所保障和检查。

3水工建筑混凝土质量全面控制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对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各种原材料均有完备的质量检验合格证、出厂合格证等相关的证明资料。同时,还应通过试验检测方式来对水泥的型号和强度,沙砾的粒径和纯度,以及其他外加剂等相关原料的各项性能参数加以确认。此外,在对原材料进行存储的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原材料的质量性能受到影响。

3.2混凝土浇筑振捣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对混凝土密实性进行科学的控制。为确保混凝土不会产生施工缝应当根据相应的方向、顺序以及厚度进行施工,浇筑时也需要分层、分段进行。通常,浇筑的厚度、长度分别为40cm、10m。此外,应当注意需要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分层接茬施工。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面积较大,不能在初凝时间内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则应当进行分块浇筑,比如在墩台混凝土浇筑中,需要进行分块浇筑,面积大约为50m2。(1)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连续开展。在浇铺施工时,需要遵循“四周稍高、中间稍低”的原则;在浇筑时,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应当保持60~80cm的距离。(2)浇筑、振捣应当同时进行。在混凝土上下层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下层的50~100cm处,确保上层与现场混凝土振捣密实,连接紧密。此外,还应当确保每层振捣时振捣、建筑之间的距离大约在1m,避免模板、振捣器一块振动,降低混凝土质量。

3.3采用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问题

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是水工建筑中比较常见的结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从设计环节入手,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标准。同时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原材料的选择、检验,以及后续的搅拌、浇筑、振捣等施工工序中都要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施工工艺,并严格控制施工的质量,这是防治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问题的根本途径。

3.4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控制

有些施工缝是温度变化造成的,可以对其温度进行控制,来解决由此造成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对水工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温度措施包括如下几点:①尽量选择地水化热的水泥材料;②适当的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可添加的掺加剂有减水剂或者粉煤灰等;③可以采用低温水对混凝土进行拌和;④当处于较高温度的季节,可以采用温度处于较低的时间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⑤在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采用分缝分块的方法,对其进行结合养护工作。水泥的选用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外加剂的添加,在某种程度上讲,水泥如掺加确实可以对水化热以及混凝土温度的降低起到明显的效果。

结束语

在水工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针对建筑混凝土质量问题加以重视,对施工使用的混凝土材料混合比例进行试验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重点监测,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富天生.水工混凝土内部缺陷探地雷达法检测技术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9,37(03):55-57+72.

[2]汪海涛,田四海.水工混凝土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研究[J].治淮,2019(01):43.

[3]董宠杰.混凝土质量缺陷常见问题及处理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194-195+208.

[4]李晓村,魏明磊,王林.水工混凝土的配置与施工要求[J].科技风,2018(34):118.

[5]李向东,熊复慧,马耀辉,张恒,周丽娜.寒区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8,1(06):49-54.

论文作者:谢先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水工建筑混凝土质量全面控制浅论论文_谢先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