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语文高考卷疑点难点笔谈(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疑点论文,难点论文,语文论文,高考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值得咀嚼回味的“争议题”
第6题
龙溪淼(江西永新任弼时中学):
1997年高考语文试卷第6题,是考察考生辨析句子正误能力的。抄录如下:
6.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与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A句动宾搭配不当,B句介词使用不当,D句重复累赘,因而都是病句。据此“参考答案”判定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C句真的通顺么?只要分析一下它的第一个分句,就会发现句中的“高低”与“增长”两个词语不相照应。“高低”是个含有两面意思的词语,既包含储蓄额“高”的情况,又包含储蓄额低的情况。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必将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而与之搭配的“增长”一词,却只含有一个方面的意思,只能表明储蓄额“高”所带来的结果,显然与“高低”一词失应。要使句子通顺,或者改动“高低”,或者改动“增长”,使两个词语或者只含一面意思,或者都含有两面意思,才能前后照应。可见C句也是病句,此题无答案。
李俊杰(江苏泰州中学):
本题答案的迷惑度高。因为句子的前后不相应是典型病例,这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已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了定势思维(应该说,这种定势思维无可厚非)。而这个答案恰恰利用了这种定势思维,考中了教和学双方的“痛处”!C项所以正确,因为“增长”隐含了“增长快慢”或“增长幅度大小”的信息。可以想见,少数考生在考场上发现了本题的“奥秘”,当然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而大多数考生恐怕无缘享受这份喜悦。当然,应该承认本题出得好,耐咀嚼。
专家组:此题是近几年考卷中语文教师们争议最多的题目之一。评断C项为答案的主要理由是:“高低”的“低”并非没有储额,即使储额低仍然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高低”是个概数,含有幅度大小、增长快慢意思,与“是否”“有无”的确数不同,从这个角度说,与后文的“增长有重要作用”不存在两面对一面问题,命题者有意不把“高低”写成同义的“幅度”,是命题设置干扰因素的技巧。
此题检测语文思维能力的意图是明确的,从语言运用实际出发打破“模式化”的思维定势,是命题出新的常用方法。学生们在多次的“凡两面对一面就是病句”的训练中,已形成了“模式化”的强烈印象,构成解题的直觉思维,它的可贵处是比断断续续的思维过程更宜于捕捉目标,缺陷是产生的思维结果正确性较低,因而必须在选定后,再运用常规思维去验证。就本题而言,应把四项加以比较,纵使对C心存疑虑,但参照ABD的明显问题,仍可选C。此题命题导向具有现实意义。
“未尝”错了吗?
第7题
杨凤清(江西丰城拖船中学)
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7题,要求考生从所给语言材料中选择加点虚词使用的正确的一句,参考答案为B,这当然无庸置疑。但笔者认为此题答案选C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试题材料如下:
C.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未尝”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未曾”之意,如①他终夜未尝合眼。②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沈括《雁荡山》);二是“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没)’相同,但口气更委婉”,如①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建议②你的办法固然有优点,但也未尝没有缺点。
依据第一个义项,“未尝”与“日益严重”的现状放在一起陈述,从时间这个角度理解,确实是不一致的,但若要因此否定“未尝”一词使用不当,那就难免以偏概全。
事实上,要解决城市交通日益拥挤的现状,办法固然很多,但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同样也可以控制车流总量,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矛盾。从这个角度理解,委婉地对该措施表示认可或肯定,究竟有何错?
专家组:从语言的实际表达效果来辨析词语的运用,是语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语言能力检测改革的成果。“未尝”是否用错,应从全句的整体表达效果来分析。全句话是谈立法问题的,语言要求准确明晰,忌含糊不清,而与否定词连用的“未尝”,往往不是加强语气而是使语气委婉,如仅考虑词语词典义项,“未尝”似不错,但从全句整体表述要求而言,“未尝”所起的使语气委婉的作用就显然不合宜了。属使用不正确词语。
选项表述有误
第9题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后华而不实的骈俪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C.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围城》分别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分别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爱尔兰作家伏尼契的作品。
陈新国(湖南衡东一中)
此题命题专家把A、D两项也看作正确的项,值得商榷。A项为“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后华而不实的骈俪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这里的“以后”应改为“以来”。因为“骈俪文”起于汉、魏,成形于南北朝,句式以四字对、六字对的骈偶句为主,讲究声律、用典、藻饰。到唐代,骈俪文的句式更趋规整,通常为全篇四、六字句,故又称“四六文”。骈俪文讲究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讲究声韵上的音律和谐,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美,但往往束缚思想内容的表现。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文学革新运动,提出了“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的理论主张,六朝以来的骈俪文就在废弃之列。韩愈、柳宗元主张废弃的是六朝以来的骈俪文,而不是六朝以后的骈俪文,“六朝以来”包括“六朝”在内,一字之差,时间界线明显不同。
D项《牛虻》的作者伏尼契到底是爱尔兰还是英国的作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中国学生百科全书》等持英国说;《辞海》、《世界历史词典》(靳文翰、郭圣铭、孙道天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出版)等持爱尔兰说;《牛虻》的译者李俍民则认为爱尔兰说或英国说均可。女作家伏尼契1864年5月11日生于爱尔兰科克市,1960年7月28日卒于美国纽约市,享年九十六岁。十二世纪中叶,英国势力开始侵入爱尔兰。1801年英国和爱尔兰订立同盟条约,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爱尔兰实际上置于英国统治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高涨,英国于1921年同意爱尔兰南部26个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权,北部6个郡则被并入联合王国。1937年爱尔兰自由邦宣布为独立共和国,但仍留在英联邦内,1949年脱离英联邦,建立爱尔兰共和国。正因为这样关于伏尼契归属于爱尔兰或英国历来有争议。高考试题在选材时最好回避有争议、未成定论问题,以免干扰学生的思维。
“不尽人意”不能算错
第31题
周照明(四川宜宾二中):
此题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的毛病: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参考答案”说明要修改七处,“每指出一处错误并能改正,得1分,指出五处错误并能改正得5分,最多得5分。”这也就是说,考生只要能改正这七处中的任何五处即可得5分(本题的满分)。这样的要求对考生似乎降低了难度,提供了方便;但同时又意味着对选择不同的五处来修改的考生处理得不够公平合理,而且还表明将这修改的七处中有五处是必改、有两处是可改可不改等量齐观了。
“参考答案”说明要修改的七处和修改的文字是: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改为“15名与会者”或“到会的15名团干部”。②“就共青团员……的问题”改为“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的问题”或“就共青团员如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贡献的问题”。③“当说话做事前”改为“说话做事前”或“在说话做事前”。④“提高……意识”改为“加强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或“提高团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⑤“不把这一点重视好”改为“不重视这一点”或“对这一点不加以重视”。⑥“不尽人意”改为“不尽如人意”。⑦“……提倡;对不尽……”,将分号改为逗号或在“……的事”和“……的地方”后分别加上逗号。
很明显,以上七处修改的前五处是必须修改的,后两处则是可改可不改的。因为①的语义重复,“与会”即“到会”,所以必须删去一个。②的意思和结构残缺,“建设”后缺“作贡献”,必须补上。③的“当”只能表示“时点”,不能表示“时段”;“在”则可以表示时段,用法比“当”宽泛,所以应改为“在”(此句还可改为不用“当”也不用“在”,并删去后面的“前”)。④的“提高”与“意识”不相搭配,所以应将“提高”改为“加强”,或将“意识”改为“认识”。⑤的“把”表示“处置”,后面的宾语一般是“处置”的对象,动词后的补语则表示“处置”的结果或影响程度。如“把敌人消灭干净”,“敌人”就是“处置”的对象,“消灭”就是“处置”,“干净”则是“处置”的结果和程度。“重视”并非“处置”,只是一种态度;“这一点”也不是“处置”的对象,所以不能用“把”。
⑥的“不尽人意”虽原为“不尽如人意”,但写作“不尽人意”的情况在报刊上已相当普遍,有的又还正是青年学生们喜欢阅读而发行的范围又相当广泛的著名报刊。如《中国青年报》1996.6.8.第1版就有这样的用例:“国家技术监督局近日组织了方便面质量抽查。……检查结果不尽人意。”《读者》1996.11期也有:“最后,他背着简单的行装随着心爱的人到了她落脚的地方,谋了一个不尽人意的职业。”将“不尽如人意”的五字变为“不尽人意”的四字是成语多为“四字格”使然。而“不尽如人意”原是对“尽如人意”的否定。这里的“尽”是指“完全”,“如”是指“依照”。但“尽”也可指“达到极端”和“尽量满足”的意思,如“尽善尽美”“尽兴而归”。“不尽如人意”变为“不尽人意”,“尽”指后一种意思也仍可成立。所以⑥也就可改可不改了。⑦的分号也并不违背“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当然,如能改用逗号则更好,但不改也不能说错。所以也应视为可改可不改。此题答案欠准确。
专家组:“不尽人意”是否算错,是涉及语言规范与变异的边缘问题。1997年底召开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中,专家、学者们多人议及在语言文字立法之前如何对待这类边缘问题。语言规范的重心是“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字典辞典中的语汇是种“备用状况”的语言,学生们掌握其中的常用字词义项是应该的,但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是“实用状况”的语言,比备用语言更丰富多采,学生们更应掌握。因而不能用字典辞典是否收入来判定语言的合法性。同时,就高考命题而言,对“边缘问题”的处置应前后宽严标准一致,如从宽处理,将“不孚众望”视为正确的实用成语,则不宜将“不尽人意”列为错用词语。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语言变化因素多,在强调基本词汇应规范化的前提下,宜辩证看待语言的稳定与变异,我们认为前面的“不孚众望”是合理的。
大作文题辨析
第33题
六、(60分)阅读下列三个材料,完成32-33题。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32.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20分)
注意:①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材料1”所提供的条件,设想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想象要合理。
②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
③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④200字左右。
33.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注意:①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是否结合“材料1”自由决定。②不少于600字。
洪胜生(福建师大附中):
这两则材料,含义过于显露,一正一反,是非界限分明,没有多少思辨性,隐含的信息也不多。一般考生不用多加思索,即能挥笔赞颂“乐于助人”的精神,批判“悄悄走开”的态度,议论一通尽人皆知的道理。这中间尽管有水平高低,程度深浅之分,但也难于测出考生的真水平。
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涌现过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好题目。也许正因如此,人们对高考作文命题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可’97高考作文题很令人遗憾。
笔者参加阅读多年,1997年作文至少在福建省的评分结果是区分度不高,分值没有拉开,不利于选拔。
黄德灿(武汉市第六中学):
大作文试题,人们比较一致的议论可概括为三个字:“很平常”或者“很平和”。的确,试题材料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实际,考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然而,这道看似平常的作文题,实际上大有文章可做。
作文很关键的一步是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降低了审题的难度,避免了立意的失误。从试卷上看,绝大多数考生肯定的是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否定那种见到他人有难却“悄悄走开”的冷漠行为。这样的立意当然是扣题的。可是很大一部分作文却没有得到高分,内容得分进入一等的并不多,原因何在?
根据评分标准判别,这些作文中心明确,立意却很肤浅。很多作文只是在语言形式上扣住了“材料2”和“材料3”。有些作文交代了两则材料后,单一地肯定“乐于助人”的品质,或单一地批评“悄悄走开”的错误。不仅只是抓一面做文章,而且只是简单的观点加材料。更有甚者,不少作文这样立论:如今的人都是口头讲要“乐于助人”,实际上遇到别人碰到麻烦事时都是“悄悄走开”。还有考生怀疑所谓排在第一的“乐于助人”的调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性。在他们的笔下,人人自私,社会一团漆黑。他们忘记了《考试说明》对作文内容的要求是“思想健康”。“思想健康”当然不是逼着我们说假话,不能针砭时弊,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只能大唱赞歌。“思想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要求考生既要讲真话、实话,看问题还要全面,作文主旨倾向应积极向上。如果针砭时弊入木三分,分析问题实事求是,切齿痛恨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作文就可能成为有思想深度的优秀答卷。
正因为今年高考大作文命题审题难度降低了,要获得高分,必须立意深刻,分析透彻。这就要求我们站在社会角度挖掘命题材料的内蕴,进行辩证分析,在“为什么”上做好文章。文章合为时而著,作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时代价值。如果我们把“乐于助人”的品质,“悄悄走开”的行为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思考,文章内容就能显示强烈的时代感。如果我们对人们肯定“乐于助人”的品质问一个为什么,对不少人“悄悄走开”的现象存在再问一个为什么,我们的思路就深了一层。如果结合两则材料辩证分析,如果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那么在承认有“悄悄走开”之人的同时,应看到“乐于助人”排在第一的实质。如果是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不少人“悄悄走开”的原因,对那些口头上讲要“乐于助人”,而实际上“悄悄走开”的现象就不至于迷惑。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思考,一定会认识到“悄悄走开”现象发展下去的严重性,意识到文章应有引导人们认识“悄悄走开”的错误,倡导“乐于助人”的措施。假如我们是这样审查材料,分析问题,结构文章,文章质量一定会掷地有声。
1997年卷中同一观点,甚至于论据材料基本相同的作文不少,可是得分悬殊。研究那些获得高分的作文语言,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形式上,整句散句有机结合,具有抑扬顿挫;文字简洁,多用偶句,读来韵律和谐;排比反问句式错杂,增添了气势,强化了力度。即使是标题,语言也大有讲究。例如《朋友,请你慢点走》、《伸出你的手》、《世界需要热心肠》等同《悄悄走开可耻》、《要乐于助人》、《提倡助人为乐》等比较,前者文气扑面而来。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净化社会风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强化语言表达能力,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给我们作文教学的有益启示。作文的导向性良好。
专家组:历年高考的作文题是体现区分度的主要测试区。1997年大作文在一些省区出现了高分、低分少,优卷少,档次拉不开的实际情况,对此宜作全面分析。
去年作文题的设计我们认为是成功的。首先命题者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的精神,设计了思想性强、针对性强的命题材料,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审题难度是有客观标准的。一般可从题目(包括供材)限制条件的多少及其相互关系、审题思维过程中对材料分析并进行理性抽象程度的高低、审题干扰迷惑因素构成的难度这几方面权衡评估。本题材料两则,看似对立而又有内在联系,难度不低。题目虽作了“把‘材料2’与‘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的提示,要从两则材料中抽象出评说的观点,要运用辩证思维观点,思维难度也不低。材料中两个问题内容不同,结果不同,查询人不同,设置的迷惑因素较多,实际考核中,确有不少考生未能排除干扰因素,得出“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是主要的”之类的观点。几方面难度综合评析,全题审题难度合理。
分值未拉开的原因,似有考生的直觉思维影响及评分量化标准程度不够严密两方面原因。多数考生,包括一些写作能力较强的考生,只从正误角度审题,未从深度方面下功夫,凭直觉认为已找到思路就匆匆下手,影响出成绩。另一方面,一些考区复查中发现评分误差高于往年,思维能力有明显高下之分的卷子给了同样的分。由于审题分值的具体量化标准不够细致、缜密,挖掘深浅未设层级档,打印象分较普遍,也影响了区分度。
可以期待1998年作文命题的思想导向和审题思辨性、科学性会更上一层楼。
语文卷宜降低难度
李俊杰(江苏泰州中学):
高考语文试卷长期以来一直偏难。这一点总是不好意思说于人知,如今说出来也还是惴惴,为什么?怕被人笑话。一笑无知,语文试卷怎么算难呢,你自己水平差罢了;二笑傻冒,语文试卷的难大家心照不宣,你看有谁提过?不过,我还是要说出来,因为:1.对高考语文试卷,我们大可不必憋红了脸说“不难”;2.对此名人不愿说,普通人再不“傻冒”,岂不是万马齐喑?说难,只要纵观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历年的江苏省均分便可知晓。据回忆,其间只有1986年文、理科的均分都在70分以上(总分120分);其余年份均在及格线以下,即使是人们普遍感到“好考”的96年,文、理科综合省均分也只有87.25分。今年的省均分尚不知,但由本省一个极有名气的重点中心,均分也只有90挂零便可知一斑。顶尖的老师,高素质的学生,十余年的寒窗,到头来语文却只能“忙”个及格。
试卷难,特别是长期难,有以下弊端:
一、学科之间横向比较,高考语文成绩理科总是最差;文科不是最差,也是倒数第二,语文很“尴尬”,语文教师委屈大,学生也好,家长也好,一看到高考成绩,第一印象就是“语文考得最差”。高考关涉到千家万户,这种社会影响实在不容低估。为什么不能让语文成绩与其他学科持平或基本持平呢?
二、中上水平的学生不能正常发挥,尖子生却往往会考砸,这种情况已为不少年份的考试实践所反复证明。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语文这东西偶然性太大”;人们的印象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不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三、由上述带来的严重问题是不利于中学语文的教和学。教师每每慨叹“语文是越来越不会教了”,学生呢,却嘀咕“认真学了,怎么也考不好,不如多抓抓其他学科”。从考试角度看,目前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语文将有被冷落的危险,从长远观点看,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后代对学习祖国语言由畏惧到厌烦到最终失去兴趣,不是民族的悲哀么?
四、语文所以考不好,除了试卷整体偏难外,其中第三、四题的选材也存在问题——教材早已起不到例子的作用了。为什么编教材不能与考试命题多一些沟通呢?为什么其它科目教与考基本一致,偏偏语文科把课本甩得那么远呢?
总之,高考语文卷宜降低难度。(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