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无声,万紫千红总是春——浅谈学困生转化工作论文_毕晓晶

春风化雨润无声,万紫千红总是春——浅谈学困生转化工作论文_毕晓晶

毕晓晶 山东省阳信县金阳街道中学 251800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心理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孩子。学困生在班级所占的比例虽然较小,但在某种程度上比抓优生意义更大,花费的精力也更多。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从长远利益看,把一个学困生转变成才的社会意义远超过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转化学困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对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方法:

一、深入了解成因,制定转化方法

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学困生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想转化学困生,就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教育情况及当前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不仅要听取家长的介绍,而且还要倾听任课教师及其他学生的反映,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 把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 寻找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会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每学期伊始,我都要建立学困生档案,根据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成不同类型的学生,并制定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转化策略。如对心理障碍型学生,多和他们进行个别谈话、心理辅导;对意志薄弱型学生,重在进行意志锻炼;智力低下型学生,重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对环境困惑型学生,重在排除周围环境干扰……同时记下他们在转化过程中的进步以及出现的问题,而且在学期末会对他们的转化进行表彰和总结,促使他们有更大的转变

二、尊重学生人格,恢复学生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的五层次理论,其中尊重的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必须得到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们,独立意识逐渐加强,他们急于摆脱成人的羁绊,他们渴望独立,渴望得到尊重。那些因为学习不好,长期受到冷落、被众人抛弃、合作能力欠缺的学困生更需要别人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尊重。生活中我们要以平等的心态与之多交流、多沟通、多鼓励,要尊重他们能力、个性的差异,并因势利导进行转化,让他们彻底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我们要细心留意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适合发展的小天地,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哪怕不那么完美;在他们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及时鼓励,哪怕不那么优秀。学生需要鼓励,好比种子需要阳光。心理学家认为:赞美犹如学生的营养剂,只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由衷地赞美学生,便会让学生恢复自信、乐于求知。

马卡连柯曾说:“正像高明的猎人射击走动的目标要射向远远的前方一样,教师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也应当高瞻远瞩,对人要多加要求,也应特别的尊重……”事实证明,谁能在学困生的心田上埋下自信、自尊的种子,谁就能找到开启学困生心灵之锁的钥匙,就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

三、爱心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切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都蕴藏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中。陶行知说:“没有爱的教育将会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纪律差、成绩差疏远他们,排斥他们,把他们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动辄批评惩罚叫家长,而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他们的荣辱观、是非观,努力做到细微处见真情、平凡处见爱心。无数教育案例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使其融化;爱可以激励一颗失落的心,使其上进。

学困生由于基础不扎实,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所限,对知识一知半解,因此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要考虑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给他们降低一定的难度和目标,从少到多,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因势利导,让他们看到进步的希望,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要充分发挥优秀生的资源特长,开展一对一帮扶,每一个优秀生带一个学困生,在学习的各个层面进行帮助。老师更要时刻对其进行关注,因为学困生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行为有反复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与之交流,对其思想加强教育。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果说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那么,他们都有发芽、开花的可能,只不过花色五彩缤纷,不一定奇足;也只不过有的可能开在初春,有的可能开在晚秋。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春风化雨润无声,让每一位学生都开出自己的色彩、开出自己的绚烂。我们相信:万紫千红总是春。

论文作者:毕晓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春风化雨润无声,万紫千红总是春——浅谈学困生转化工作论文_毕晓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