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仲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曲阜市 2731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行各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行业更是如此。在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为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因其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明显提升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应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创造良好前景。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方式。该建筑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效率高,能实现建筑主体结构与部品体系的有效分离,保证建筑更加耐用,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操作方式很灵活,不会轻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施工中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创新之处在于运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常规施工技术相融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共同开展作业。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现场装配各类工业化加工制作的混凝土构件,比如此过程中最关键的——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板和柱体的生产制造,使用这些预先制作好的构件进行阳台、楼板等大面积结构的装配。当然,要选择专业的运输车辆运送预制构件,以免运输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机械性损伤;还要让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直接进行吊装和拼接,将预制的混凝土构件放置到指定位置,使孔洞与预留插筋对接,进行灌浆浇筑作业后把独立的预制构件进行整合拼接形成连续完整的构件体系,完善和提升建筑的整体强度与安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材料,提升建筑的综合性能。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优势特
2.1工程质量较高
目前,我国坚持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发展理念,很多建筑工程中也坚持贯彻落实该理念,建设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生态化建筑。而预制装配式建筑下建筑工程质量较高,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运用,促使工程量的简化,还可以维持施工现场的整齐和干净,进一步提高了施工建设的安全性。
2.2施工程序较为简单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需要预制构件,构件多采用轻便的钢制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建筑结构自身整体的重量,也便于构件的运输。制作好的构件可以直接进行拼接,这降低了建筑的难度,确保施工工序简单易操作。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普遍运用,不但增强了建筑结构的安全,使施工方式灵活多变,还节约了各类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使得施工工序变得简单清晰,可以减少在场的施工人员,也就降低了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便于监督和检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保障建筑结构的标准与规范化,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构件都是提前统一加工制作的,一般都采用特定模具的集中工厂化制作,再由专业运输人员送到施工现场,流程简单,易于管理并操作。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构件运输
对构件进行运输是指构件从生产出来到使用的全过程,其中运输构件时,企业要找到专门的运输设备,并且要及时地加固好要运输的构件,之后要做好构件的装卸工作,也就是对构件进行运输的时候,要提前准备好缓冲的材料,然后有效地保护好运输中构件的安全,并且依照之前的计划和路线开展运输工作,运输途中尽量避免紧急刹车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构件连接
连接构件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是机械式和现浇式这两种,机械式的连接方式就是运用机械式持续套筒器来灌浆式的连接构件,并使用高强度的无收缩水泥方式来保护构件更加平稳地连接,这对于使用构件的钢筋有着更高的要求;第二种是现浇式连接,当有的构件在连接的时候出现连接部分狭窄的现象,应该使用现浇式连接方法。所以在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铸模要求也较高,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保证铸模的强度。
3.3构件吊装
通常情况下,预制构件的吊装工作可以分成湿式操作与干式操作,湿式系统中的吊装工作先要放样、然后吊装预制柱、预制大梁的、预制小梁、楼板、外墙、阳台板和楼梯,然后开展现浇操作,之后进行机电配置工作,最后就是对楼板进行灌浆。湿式墙板的安装需要在墙板上面预留好锚筋,然后将锚筋插入到叠合现浇层里面,浇筑楼板的时候要使用现浇混凝土的方法来浇筑墙板上面和结构体,并在下部使用铁件进行连接,腾出一些滑动的空间,便于地震到来时一起晃动;第二种是干式系统,先要做好选取放样操作,之后吊装预制柱、预制大梁、预制小梁、楼板、阳台板、楼梯,然后进行现浇操作和机电配置操作,对楼板进行灌浆,并完成相应的结构体操作,最后要完成外墙的吊装作业。
3.4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在如今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各种连接方式对预制构件进行组装,连接方式将会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影响到最终竣工的建筑质量。在预制内剪力墙施工中,通常采用螺栓的方式对建筑当中的预制构件进行连接,为使得钢筋能够正常插入,需要在建筑的下层楼板当中预留出合适的空间,通过螺栓使剪力墙可以得到有效衔接,同时可以保证建筑其他部位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样预制建筑当中的剪力墙施工将会顺利展开。在施工这一过程,需要对剪刀墙与梁、柱的整体连接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基于此,需要明确连接位置,然后通过螺栓的使用,保证连接部分与建筑整体部分的紧密性,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产生墙体移动的情况。
3.5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窗体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成型有着重要影响,在使用过程中窗体的通风问题、透光问题以及遮挡问题会对建筑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将预制窗体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当中,在对窗体进行选择时,需要对窗体的装置数量、窗体朝向以及窗体尺寸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在窗体安装过程中,一般使用螺栓对窗体进行固定,为保证固定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提前做好螺母的预留工作。窗体运送到施工现场后,按照相应的施工设计方案,展开连接固定工作。在初步的连接工作完毕后,需要对窗体的朝向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3.6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
在现有装配式预制安装施工技术中,应用相应的预制叠合板整体性分析安装技术,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应的作业层距离进行有效控制,在叠合板施工方向的确定上,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要求来确定,而在安装叠合板的过程中也需要调节相应的方向,以确保施工的精确度。在预制吊装的过程中,为实现整个叠合板的有效性,且能利用相应的施工技术选择有效的模块化吊装方式。叠合板的底部应该设置相应的临时支架,支架的大小应与叠合板底部的空间大小相一致,这样能保证节约整个空间,保持其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施工结束后,需将支架拆除,以确保后续施工进行。对于需要进行双层结构安装的部位,应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考虑,首层的叠合板结构安装完毕后,应在施工现场及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定期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标。
结语
我国建筑业呈现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态势,这有助于更好地贯彻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从而更好地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缩短工程施工的时长,使建筑材料的损耗大大减小。所以,施工企业在运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时候,不仅要创新建筑理念还应该有效地控制好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从而推动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花,段培培,辛静.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7):20~21.
[2]张少春.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121~122.
论文作者:聂达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叠合论文; 窗体论文; 楼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