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变化,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城市环境及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随着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的不断加重,急需对道路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在道路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及生态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指导道路工程的施工,还能够有效改善道路周边环境。文章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生态理念进行了阐述,对生态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城市道路;设计;的应用
引言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实现绿色化、节约化把单体城市逐渐转变为区域融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绿色建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从原来的单项应用逐渐演变为综合集成应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是在城镇化、城市水安全、水环境中诞生的新型城市,就像海绵一样具有很高吸水性、储水性、排水性,能够行之优秀的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同时还能很大程度上设计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但是我国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如何科学、高效建设规划设计海绵城市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本文通过查询大量文献,并结合实际和理论,就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做了如下分析,希望对提高我国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有一定帮助。
1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建设也逐渐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大量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理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是城市要如同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时候,具有较高的弹性,在雨季时具有净水、渗水、蓄水以及吸水等功能,在城市需要时,还可以将水释放出来合理利用。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将人工措施与自然途径充分结合,在保证排水防涝的基础上,实现城市雨水的净化、渗透和积存,促进生态保护和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在建设海绵城市之中,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往的城市建设基本都是硬质化路面,在遭遇大雨的时候,主要依靠泵站和管道进行排水,末端集中和快速排出是主要设计理念。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排水要更多的依靠下沉绿地、雨水花园以及植草沟等绿色手段进行排水,以源头分散、慢排缓释为主要设计理念。
2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环保路面技术的应用
常见的环保路面主要有降噪路面、低吸热路面等,其中降噪路面具有降低路面与汽车轮胎摩擦噪声的功能,能够降低约5dB的噪声,作为一种专业的环保路面技术,其已经在道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现阶段常用的降噪路面有橡胶沥青混凝土面层以及开级配沥青磨耗层,其中橡胶沥青混凝土面层使用废旧轮胎粉作为改性剂,因此不仅实现降噪,还能够实现废物利用;而OGFC由于具有较大孔隙率,因此既可以排水,还能够降噪,减少雨天行车水雾的产生。此外,透水路面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增加城市透水、透气面积,补充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改善城市道路周边的生态环境。低吸热路面能够有效降低路面的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常见的路面类型有热阻式路面以及保水式沥青路面。其中热阻式沥青路面主要应用在夏季高温地区的道路、广场以及停车场等地区,主要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替代普通矿料,最为常用的材料就是煅烧铝矾土。热组织沥青路面厚度为5cm左右,主要用作路面的降温作用,因此可以不参加结构受力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保水式沥青路面-透水沥青混合料为基础,并在其孔隙处填充保水乳浆,使其具有吸水、保水功能,适用于夏季高温多雨并且有路面降温需求的城市道路。保水式沥青路面的孔隙率应控制在25%左右,并保证其结构层厚度不低于5cm。
2.2道路的设计规划阶段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规划阶段,绿色生态理念就应成为这一阶段工作的指导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设计原则,在项目的设计初期,将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最后所确定的设计方案和路线应尽可能的少破坏植被,不对生态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真正的协调好道路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当有些问题是不能避免的,也应尽可能的不影响生态环境,减小车流量和道路的长度、密度,为动植物的生活和生长留下足够空间。绿色生态道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道路的绿化工作,在城市道路应种植上各类植被,同时所种植的这些植被和绿化景观还应符合人们的审美欲望,并与周围的景色和谐统一,采用原生态的景观设计思路。相关部门对于所确定的道路设计方案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如果有些方案达不到要求,那么必须责令其及时整改。
2.3废料二次加工利用
对于橡胶沥青而言,它主要由沥青、废弃轮胎提取出的橡胶粉与集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当前我国主要采用湿法生产,即为先对胶粉和热沥青进行混合,使胶粉通过降解形成状态稳定的橡胶沥青,然后再和集料进行拌和形成全新的混合料。通常情况下,橡胶沥青不仅具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与抗疲劳性,还能起到降噪、抗水等作用。废弃玻璃混合料主要由玻璃砂和沥青混合而成,由于废玻璃在经过破碎和筛选以后具有和河砂十分相近的物理性能,所以在掺入混合以后可形成混合料,在基层与面层摊铺中施工。此混合料在国外有着很长的使用历史,但在我国却相对较少。
2.4充分运用低碳能源
城市发展,要树立低碳发展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展开城市的全面建设。低碳目标涉及到的城市发展因素有很多种:包括城市的交通、绿化、以及城市的资源利用等多项功能进行综合考察。城市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对再生能源的利用,合理选择生产材料,避免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从而加快城市持续建设发展步伐,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呈现均衡化。同时,城市针对电网建设要加大完善力度,更新电力输送技术,从而实现电力资源的节约供给。此外,要加强多项能源的重新整合,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重新利用。将煤炭进行再加工处理,利用生物、化学技术促使其正常发电。不仅可以缓解煤炭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伤害,还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的供电水平。这种煤炭资源再利用的能源使用形式,正好符合了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导向,也是实现城市低碳能源重新整合的重要保障。
结语
总之,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不仅是局限于一个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其本质是要回归自然,着眼于大范围的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协调。在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之间应该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相互配合,充分利用生态学、建筑知识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科学理论,考虑到环境与经济等多个方面,对生态建筑的内外环境整体的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使建筑设计作品达到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章毅.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J].湖南交通科技,2014,10(04):37-40+193.
[2]李泽民.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艺术研究,2014,11(01):89-92.
[3]闻武.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4,10(02):34-36.
[4]张锡象.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以漳州北江滨路及沿江景观工程规划方案设计为例[J].中国林业,2015,11(10):39-40.
论文作者:朱邦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城市论文; 路面论文; 海绵论文; 理念论文; 沥青论文; 道路论文; 绿色生态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