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科学”概念浅析(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概念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关于“成人教育科学”概念的理解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
在教育学不足以解释教育现象全部的时候,通过交叉和分支学科的建立而产生了教育科学;
同样的,在成人教育学无法阐释成人教育所有现象的时候,一方面致使其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分化或正在分化出一些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又促使其多方位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交叉研究,有的业已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以至我们具有首创意义地提出了成人教育科学的概念。
“成人教育科学”概念的提出,又致使我们酝酿形成了一项专门的研究课题——《成人教育科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研究》。课题申报以后,得到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和成人教育学科组专家的热切关注,认为这是成人教育基础研究中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和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
(一)“成人教育科学”概念的基本理解
率先提出“成人教育科学”这一概念,显然没有现成的定义可资借鉴。但是,我们坚信如下四种假设的成立:
——成人教育属于教育范畴;
——“成人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化;
——“成人教育科学”的母体是“教育科学”;
——既然科学观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反映到作为科学大家族一员的教育科学上来,那么,作为教育科学大家族中地位越来越变得重要的成人教育科学,就不可能有理由来拒绝科学观和教育科学观的双重影响。
因此,我们试图首先借助上述的科学观和教育科学观,从多个侧面来阐明性地推导和诠释“成人教育科学”概念中与之具有共性意义的基本涵义。
1.成人教育科学是一种研究组织系统——它是专门化、制度化或半专门化、半制度化了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
2.成人教育科学是一种研究活动系统——它是一系列的探索性行为、开拓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
3.成人教育科学是一种研究方法系统——它是一整套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研究方式。
4.成人教育科学是一种研究结果系统——它是已被累积起来的,系统化了的理性知识,包括理论、学说、理念、思想乃至与之相应的实践运用方法。
5.成人教育科学是一种创新系统——它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发祥之地,是形成新的推动力量的源头所在。
6.成人教育科学是一种实践运用系统——它是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桥梁,是一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力量。
7.成人教育科学是一种“生产力”——它是导致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成人教育科学”概念中的不可替代性分析
以上参照新近的科学观和教育科学观,对成人教育科学概念作了阐明性的诠释。然而,事情很明显,这样的阐释只能体现其与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共性”一面,而无法显示其“个性”的一面。如果成人教育科学概念的“个性”得不到进一步的说明和揭示,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完全可被教育科学所涵盖、所替代,而提出“成人教育科学”概念随之也就成了多此一举,建立和发展成人教育科学体系也就几乎没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因此,在这里相比“科学”和“教育科学”而首先对“成人教育科学”需要作出的说明是:
——如果说三者都具有“建制”的共性,那么,“成人教育科学”便是一个专门从事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社会组织系统。
——如果说三者都具有“研究”的共性,那么,“成人教育科学”的研究活动是专门围绕成人教育这一特定的社会活动而展开的。
——如果说三者都具有“方法”的共性,那么,“成人教育科学”无疑是一整套有关探究和分析成人教育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如果说三者都具有“知识”的共性,那么,“成人教育科学”显然是关于成人教育这一教育子系统的知识体系。
——如果说三者都具有“创新”的共性,那么,“成人教育科学”创新活动成果的享用者首先是成人教育。
——如果说三者都具有“实践”的共性,那么,“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或实践的田园首先是成人教育。
——如果说三者都具有“生产力”的共性,那么“成人教育科学”必定是成人教育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生产力。
总之,宏观上,成人教育科学同其母学科——教育科学,乃至母学科的“母学科”——科学,它们的本质是同一的,是具有共性的,都是以上所述各方面的统一,但微观上,三者在上述各方面又都是有所差异、各有特征的。
至于同母学科“教育科学”作进一步相比,“成人教育科学”在上述各方面还分别具有种种特定的差异,而使这门学科具备了它的不可替代性。这些差异表现为:
1.在作为一种研究组织系统方面,一般的教育科研机构,多构建在各级政府或各级各类学校,或者说构建在教育体系内部,而成人教育科研机构不仅可以做到这样,还可以延伸到各种各样的社会部门,尤其是生产劳动部门,从而使这个系统体现出广泛的社会化特征。诚然,这一特点是由实施成人教育的广泛空间所决定的。
2.在作为一种研究活动系统方面,教育科研活动主要是整体性地探索和揭示教育世界的真相和规律,更多的情况下是探索和揭示青少年教育世界的真相和规律,而成人教育科研活动则主要是一个获取和处理成人教育信息的过程,旨在探索和揭示成人教育的真相和规律,从而使这个系统体现出特定的目标指向特征。
3.在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系统方面,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均能为成人教育科研所运用,但是,后者有时根据研究需要所采取的方法,在前者看来或许是不可思议的,比如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研究,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经济部门及用人部门的协同研究等等。由此可见,成人教育的科研方法具有与培训对象所在职业系统紧密协作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无疑又是成人教育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密切相关所决定的。
4.在作为一种知识系统方面,成人教育科研迄今所积累的知识成果,不仅反映在对成人教育的特定对象、特定需求、特定制度的规律性认识上,同样还反映在成人教育的特定内容、特定目标和特定方式的理性选择上;不仅反映在对它各种内部关系的诠释上,也反映在对它各种外部关系的阐释上,而所有这一整套知识体系,虽说是初步的,但是,它不可能通过一般的教育科研而获得,也不可能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知识体系所能替代得了的。
5.在作为一种创新系统方面,一般情况下,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必须首先具备对这方面理论和实践变革的深入观察和思考,而后才有可能使之更加具有深刻性和针对性。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情况同样如此。如果保罗·朗格朗没有长期的成人教育实践积累,缺乏从成人教育角度的理论思考,就无法想象他会推出“成人教育是教育过程的正常顶点”的观点,更无法想象他会提出举世瞩目的终身教育理论。换而言之,站在成人教育的边缘,抑或是附带性的观察和思考是不可能真正成为其新观念之发源地的,而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有可能使它的创新活动真正成为一种具有直接和针对意义的推动力量,进而又不断丰富属于成人教育“专有”的知识宝库。
6.在作为一种实践应用系统方面,成人教育科学研究在极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不受传统教育模式束缚的创新活动,因而也只有突破了传统教育意义上的成人教育,才有可能成为其创新研究成果唯一独特的实验园。也就是说,每当一种不受束缚的新思想或新观念通过成人教育科研从被遗忘的角落里发掘出来,希望能够发出其真实性光彩的时候,它们总要在相应的成人教育实际活动中得到反映和检验,舍此,它们便会失去意义和力量。
7.在作为一种“生产力”方面,人们似乎至今还都没能看到一般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够像保罗·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理论”和成人教育家诺尔斯提出“成人教育学”(Andragogy )概念那样对成人教育的有序和持续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量。概而言之,成人教育科学“生产力”属性对成人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发挥,其完全切入的针对意义和势大力沉的推动意义是一般的教育科学研究所无法取而代之的。
以上尝试性、首创性地描述了成人教育科学概念中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在这里,我们无意对“成人教育科学”这个概念用简洁有限的语句来进行概括性的定义表述,这是因为一方面惟恐严密简单的定义可能因其不周或不详反而会弄巧成拙,甚至导致前述的分析前功尽弃,另一方面深信通过以上相对比较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毕竟已为人们自己去较为完整地定义这个概念而提供了一种比较可靠的基础。
然而,倒是特别愿意强调以下三个意见:
第一,宏观上,成人教育科学既然具有与科学、教育科学相同的“共性”,就有资格在科学的殿堂,特别是教育科学的殿堂里占有一席之位。
第二,微观上,成人教育科学既然具有与一般教育科学不同的“个性”,就更有必要在教育科学的殿堂里占据无可替代的一席。如果把相对科学而言的教育科学的个性当作全部教育科学学科的共性,或者说,以一般教育科学的个性来衡量成人教育科学的科学性,这显然是有失偏颇,不能成立的。如果真是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将会对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化社会也必定只能永远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第三,强调成人教育科学的“个性”并不意味着对一般教育科学成果的排斥,而为了丰富和完善其自身,还必须对之毫无商量余地地加以认真的借鉴和有效的吸收,反过来,成人教育科学的新探索和新成就同样也会有利于教育科学整体的发展和完善,甚至可能对其发生出乎意料的有益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