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论文_查贵芳 操作华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论文_查贵芳 操作华

【摘要】目的以农村中学教师为对象,作为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补充,并帮助农村中学教师正确应对压力,缓解职业倦怠。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三个维度),随机抽取江苏省徐州市3所农村中学17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调查对象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2.97±1.39、2.28±1.25和3.63±0.96。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更多地经历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成就感维度上没有表现差异;每周任课数不同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维度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周任课数越多,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越严重,在成就感上无显著差异;教龄、平均月收入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江苏省徐州市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并不严重,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有职业倦怠倾向。

【关键词】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自我成就感

引言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难以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的消极反应,是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1]。刘晓明对199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压力将导致中小学教师出现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症状,教师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2]。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在情绪衰竭维度上表现较为严重。伍新春、曾玲娟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师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教龄为11-20年的中学教师最易出现情绪衰竭[3]。在对农村中学教师的研究表明[4, 5],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师情绪衰竭得分较高,职业倦怠整体程度并不严重。

本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农村中学教师为例,对其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今后寻求恰当的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苏省徐州市三所农村中学教师170人,回收有效问卷152份,问卷有效率为89.4%。其中男性教师86人,平均年龄为34.41岁,女性教师66人,平均年龄为31.59岁;单身教师10人,已婚教师142人;52人为初级教师,78人为中级教师,22人为高级教师。

1.2 方法

使用我国大陆学者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等基于Maslach等人的倦怠问卷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而确定的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EBI)[6]。该量表包含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共21项,每个项目描述了教师在工作中容易发生的一种症状,采用7点李克特计分,从O到6表示频次依次增加,得分高表示偏向于该维度所描述的特征。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一0.86之间,分半信度在0.78一0.84之间,再测信度在0.75一76之间,信度和效度基本达到心理测量学的指标要求。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情况

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成就感三个维度的得分为2.97±1.39分、2.28±1.25分和3.63±0.96,情绪衰竭基本处于中间值水平,自我成就感较高;而去个性化分数相对较低。

2.2不同性别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

对男教师和女教师在三个维度上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表1)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男性教师群体的情绪衰竭水平和去个性化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教师,而二者在成就感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表1性别在职业倦怠程度上的t检验

男(n=86) 女(n=66) t p

情绪衰竭 3.25±1.34 2.60±1.39 2.920** 0.004

去个性化 2.51±1.28 1.98±1.16 2.608** 0.010

成就感 3.64±1.04 3.62±0.85 0.135 0.892

(注:* p<0.05;** p<0.01)

2.3不同工作量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

以每周承担的课时数作为工作量的评定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表2可以看出,每周任课数不同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维度上差异显著,每周任课数越多,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越严重,在成就感上无显著差异。进一步事后检验(LSD)发现,在情绪衰竭维度上,10节以下的教师的情绪衰竭水平显著低于11-15节、15节以上(p<0.05)的教师,在去个性化维度上,10节以下的教师的情绪衰竭水平显著低于11-15节、15节以上(p<0.05)的教师,11-15节与15节以上的教师在二维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2 每周任课数在职业倦怠程度上的差异检验

10节以下(n=76) 11-15节(n=44)  15节以上(n=32) F p

情绪衰竭 2.54±1.34 3.25±1.25 3.59±1.40 8.468** 0.001

去个性化 1.99±1.23 2.45±1.21 2.74±1.20 4.964** 0.008

成就感 3.63±1.08 3.75±0.88 3.45±0.72 0.913 0.403

(注:* p<0.05;** p<0.01)

2.4不同教龄、月收入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

教龄、月收入不同的教师在三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调查表明,江苏省徐州市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并不严重,但情绪衰竭程度较高,仍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有职业倦怠倾向。教师职业比较稳定,近年来教师待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很多教师感到疲倦,都比较珍惜自己的工作;有些教师可能受自我防卫心理的影响,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的打分比实际高。

本研究发现,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维度上差异显著,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7]。相对而言,女性更善于情感表达和倾诉,整体情绪枯竭程度比男性教师低。在工作量方面,每周的任课数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维度上有显著差异,课时数越多职业倦怠情况更显著。每周任课数越少的教师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陪伴家庭、朋友,发展自己的兴趣,相反,每周任课数越多的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不得不经常面对工作和学生的压力,可能付出与获得不能满足心理预期,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本研究在教龄、平均月收入方面,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各维度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与其他研究结果略有出入[8]。在类似的研究中,教龄是一个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的重要变量。根据伍新春等人的研究,教龄在5年以下和10年以上的教师更容易体验到职业倦怠[3],但在本研究中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大部分农村中学教师都是本地人,安于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样本差异问题。本研究地区的经济水平欠发达,教师的月收入差异梯度不大,低收入与高收入教师比例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所以职业倦怠在经济归因上并无显著差异。

4 结论与不足

虽然在本研究中所涉及地区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调查,但结果显示仍有75%以上的人有时想甚至极想辞去目前的职务,说明了职业倦怠对离职意向有直接作用[9]。因此仍不能忽视这类现象的存在,应提高教师心理免疫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不仅要关注身体上的健康,更要注重心理上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曾玲娟, 伍新春.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81-84.

[2] 刘晓明. 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02): 56-61.

[3] 伍新春, 曾玲娟, 秦宪刚, 等.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04): 262-267.

[4] 廖海燕. 苏北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探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9(11): 89-91.

[5] 李供应.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社会性影响因素[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 王国香, 刘长江, 伍新春.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03): 82-86.

[7] 杨梅.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8] 石雷山, 高峰强.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层变量之间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26(05): 521-526.

[9] 李永鑫, 高冬东, 申继亮. 教师倦怠与自尊、心理健康和离职意向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04): 83-87.

论文作者:查贵芳 操作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  ;  ;  ;  ;  ;  ;  ;  

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论文_查贵芳 操作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