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配电网投资逐年增加,为保障广大市民的安全可靠用电,对配电网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求,确保广大用户用电安全可靠,配电网络趋于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不断地提高电网建设的标准。对于电力工程而言,安全是基础,质量是关键,如何高效、优质的完成配电工程建设显得越发紧迫。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管理;对策分析
1 导言
配电网络的供电安全,直接影响到住户的用电安全,更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发展。与之相比,传统的配电网工程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严谨的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使工程建设的各方无法明确定责。配电网络是电网的基础,在整个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中十分重要。
2 10kV配网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观念认为配网工程的质量管理关键在于工程后期的验收质量,这在当今已是不适用的。在当今的配电网快速发展时代,对配网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的过程。[1]只有将施工过程整体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杜绝产生工程后期发现的问题整改困难或者无法整改的现象,才能将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低。
3 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简析
3.1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强调的是保障与提升工程质量、进度、经济成本,为此采用的一系列项目管理体系、手段、方式,从而开展系统性管理活动。而工程的质量管控是项目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通常10kV配网工程建设时间长、项目多,且投资大,这时就应强调其各个环节均符合质量要求与规范标准,之后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从而发挥投资效益,再于专业技术与先进经营理念相结合,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3.2 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重要性
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电力需求不断增大,而各级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供电越来越强调10kV配网线路的供电稳定性及其安全性,尽可能地降低整个线路发生故障的频率,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下,人们对供电质量的高要求。提升10kV配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序开展有着极大现实意义。相关人员应全面分析10kV配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从而提高配网工程管理水平,更充分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4 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4.1外力破坏
10kV配网工程经常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外力破坏,从而给工程质量以及项目管理带来很大麻烦和困扰。目前,有不少的城市在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尊重客观规律,随意性较大,从而使10kV配网工程中出线较多,供电网络规划不合理,再加上环境污染、线路走廊树木影响等问题,给供电的安全与可靠带来极大隐患。
4.2施工方案与施工之间的差异性
在对10kV配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施工方案就完事,实际上,往往配网工程项目的设计深度不够,施工方案与施工实践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设计方案与现场的差异不仅仅与设计人员现场勘查水平和设计水平有关,还和配网建设变化较快有关。这两者之间差异如果不加以重视,有时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问题与事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施工方案与施工之间的差异性是阻碍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因素,所以,还是需要尽量减少这些误差与偏差。
4.3中性点接地方式
在对10kV配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如果10kV配网的线缆被击穿而又没有及时地切断故障,就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发生,比如绝缘的烧坏、相间短路的发生以及跳闸现象的出现等。因中性点接地方式而造成的影响通常是非常迅速而又广泛的,它可能导致整个电网的瘫痪,给10kV配网工程项目的后续管理带来更大难度。
4.4项目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与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配网项目工程管理的保障,是保证工程质量水平的有力后盾。近些年,配网工程项目施工大多数采用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的分包模式,对分包队伍的管控水平的提升也需要健全的管理体制来保障。然而,在很多地方,项目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重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解决项目管理混乱的根本,只有在不断摸索、不断提升、不断创新中建立合适、健全的管理体制。
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直接影响配网工程项目建设水平,而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也配网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 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
5.1做好基础设施的准备
基础设施准备主要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人是指各阶段的人员配备。包括一些技术人员和普通的操作人员。物是指材料和机械。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准确地计算并统计所需材料的种类及数量,还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机械。人要进过岗前培训、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物要严格按照验收流程、验收标准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
5.2完善项目管理体制制度
在项目实施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项目管理体制制度,逐渐在电力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体制体系。常州供电公司根据近些年工程外包模式发展,积极调整项目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变化。同时完善相关项目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划分、物资领用资料、工程资料收集归档制度等等。有效提升公司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管控水平,保证了电力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为常州地区配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5.3注意重点部位控制
施工之前确定工程中的关键部位及薄弱环节。对质量控制点进行合理设置可以有效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设置质量控制点时要具体分析可能会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具体的情况来实施预先控制,从而有效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5.4技术监督管理
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监督管理是对质量的保证,不同施工阶段的技术监督和质量管理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工程技术监督在电力系统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在不同阶段对技术的要求不同。工程设计阶段,对设计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与实际施工建设中技术人员的要求不同,设计准备阶段关系着后续施工质量,规范技术监督管理,加强技术监督力度。在施工阶段对技术监督管理同样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执行,施工阶段的技术水平问题存在更多复杂因素,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技术监督管理上要尤为注意这些问题。在技术人员的技术监督管理上,需要有过硬的知识水平。在施工队伍技术管理上,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岗前基础性培训对技术性岗位非常重要,技术人员对自身岗位要求要明确。引入新技术、新成员的同时,加强施工人员业务知识能力应用,保证施工人员在技术岗位发挥自身作用,确保施工进度稳步进行,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期限。
5.5验收质量控制
一是通过对整个项目建设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通过对终端的控制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二是整个工程项目的最终的竣工验收。配网工程最后的验收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针对配网工程的验收工作,建议先进行分段验收。对于已经完结的小的分项工程先进行验收,经确认合格后再将整个系统串联起来进行检测。
5.6提升项目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专业水平
人的因素始终是影响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项目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也就是配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就可以保证配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保障配网建设。
近些年来,常州供电公司高度重视项目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工作和专业素养培养工作。工程项目负责人职责划分明确,负责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从工程施工本下达、前期查勘、物资领料等准备工作,再到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控工作,最后到竣工验收、工程结算及资料归档的尾工工作。工程管理人员重点工作主要在施工前期管理和尾工管理阶段,中间施工阶段主要是现场督察。坚持以《安规》为指导,以“三措”为防线,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到岗到位、同进同出,认真督查、严格执行,做到工程全过程安全管控无死角。
针对一线作业人员,常州供电公司管控工作关口前移,对所有外协施工队伍严格安全审查,对全部施工人员进行技能测评,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促进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通过技能考评,摸清外协队伍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考察外协施工队的承载能力,提高对外协施工人员的管控水平,强化外包队伍及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
6 结论
作为我国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0kV配网一直都是电力企业非常重视的工程建设项目。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10kV配网的规模较大、供电任务较重等,而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给整个供电系统带来不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对10kV配网工程项目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鉴于此,本文拟从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以及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江龙华.浅谈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136.
[2]刘盛浩.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7,14:102+104.
[3]史建勋.基于10k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探析[J].广东科技,2015,20:133-134.
[4]唐成.基于10k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3,12:137-138.
论文作者:树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水平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