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周边城乡融合区人口的就地城镇化——以福州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州市论文,为例论文,城乡论文,大城市论文,城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46(2007)01-0012-06
引言
城乡界限趋于模糊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亚洲许多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城市周边城乡融合区(Desakota地区)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即是这一特点的一个突出表现。麦吉 (McGee,1991)等人上世纪80年代在对亚洲国家一些大都市周边地区进行研究时,发现城乡融合区高度发达的现象并概括了其以下主要特征:首先,城乡融合区内人口密集,人均拥有耕地面积少,人口密度往往超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其次,城乡融合区内人口的兼业现象十分普遍,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增长迅速,是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高度混杂的地区;第三,城乡融合区内交通条件便捷,人口流动频繁,与中心城市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显然,城乡融合区是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非城非乡、兼有城乡两个方面特点的地域类型,从景观、内部成分、管理系统等方面来看,它都属于城乡之间的“灰色区域”。它在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形成和发展使城市与其周边地区的界限越来越趋于模糊,并与中心城市主体及周边地区一起形成了麦吉等所称的“扩展大都市区(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这一功能区域。
我国沿海也是城乡融合区和扩展大都市区十分发达,就地城镇化现象十分突出的地区(Zhu,2000)。这种城乡聚落系统演变的新趋势无疑对基于城乡二元的概念框架和聚落分类基础之上的城市化研究和规划提出了挑战(朱宇,2002)。然而,这一问题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迄今大部分相关研究对城镇规模和范围的界定仍以城镇建成区、甚至行政区人口为主要标志,对城乡融合区内就地城市化的趋势未予以足够重视,对各主要城市发展的规划也受到这种认识的限制。本文将试图以城乡融合区十分发达的福建省沿海地区最大城市福州市为例考察城乡融合区①及其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 1043平方公里,辖5区2市6县和1个经济区,即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5个区,闽侯、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6个县和福清、长乐2个市和琅岐经济区。2003年福州市GDP为1347.68亿元,人均 GDP为20520元;其中市辖区GDP为625.49亿元,人均GDP为38494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以下简称“五普”)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 638.6万人,其中市辖区常住人口为212.4万人,全市的城镇化水平为52.6%。可见,福州市是一个经济较发达但城镇化率并不很高的沿海地级市。
1 福州市城乡融合区的形成现状和前景
1.1 城乡融合区的内涵和确定标准
由于城乡界限趋于模糊,现行城乡二元的概念框架已难以反映日趋复杂的人类聚落及其人口特征。事实上,不同类型的人类聚落所构成的应该是一个城乡连续统(Rural-urban continuum),城镇和农村只不过是位于这个连续统两个端点的极端类型 (Lang,1986)。那些处于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聚落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度量其“城镇度”或“乡村度”,“城镇度”越高说明其聚落特征越接近城镇,反之越接近农村。在实践中,印度尼西亚对聚落性质的确定即采用了这一原则。印尼使用三个指标,即人口密度、家庭户中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以及城镇设施数目来对村级单位进行计分,然后根据村级单位聚落在三个指标上的得分总和来确定其聚落类型(朱宇,2002)。城乡融合区就是城乡连续统中乡村向城镇转变过程中的过渡聚落类型,不过城乡融合区靠城镇这一端较近,也就是说其“城镇度”较高,“乡村度”较低。城乡融合区是农业和非农业活动、城乡两个方面特点兼具的地域聚落类型,是未来城镇扩展延伸的地区。
琼斯等人在对东南亚国家城市周围的“扩展大都市区”进行研究时,把人口密度超过5000/km[2]人以上的单元地域确定为核心区;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km[2],或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小于 10%的单元地域划为内圈;核心区和内圈以外就业人口中非农就业比例大于60%的地域划为外圈(Jones等,2000)。这种划分实际上反映了从核心区到外圈“城镇度”的变化,可作为确定城乡融合区的参照。参考他们的研究,笔者依据福州市各乡、镇、街道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的非农就业比例,也把福州市分为三个地区:核心区、城乡融合区和其他地区。具体确定标准如下:
(1)参照上述标准和国际上人均200m[2]的城市人口适宜占有土地标准计算,把人口密度大于5000人/km[2]的乡、镇、街道划为核心区。
(2)城乡融合区的确定分为高低两个标准。高标准是把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km[2],或非农就业比例大于70%的乡、镇、街道作为城乡融合区。周一星、史育龙(1995)建议把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 km[2],非农化水平大于65%作为标准确定城镇统计区,而本文采用相对较宽松的标准,主要是因为高标准城乡融合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镇地区,还有一定的乡村地区。参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口密度高于400人/km[2]作为识别城镇地区的建议标准 (Lang,1986; Qadeer,2004),城乡融合区确定的低标准是把人口密度大于400人/km[2],人口非农就业比例大于40%的乡、镇、街道作为城乡融合区。人口非农就业比例采取大于40%的较低标准,一是因为本文中各乡、镇、街道非农就业比例的计算是使用户籍人口的就业资料,而非常住人口的就业资料。由于没有取得当地户籍的常住流动人口非农就业比例要比户籍人口高,使用户籍人口的就业资料会对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总人口非农就业比例造成低估。二是城乡融合区内人口存在大量兼业现象,而实际统计中往往把这些兼业人口作为从事农业的人口,他们在非农部门的兼业情况没有在相关统计资料中体现出来。
(3)除核心区和城乡融合区以外为其他地区。
另外,关于这一标准的确定还有必要做几点说明。首先,关于城乡融合区确定的高、低标准。依据高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离核心区较近,整体的“城镇度”很高,人口较密集,人口绝大部分在非农业部门就业,地区经济收入中来自农业部门的收入所占比例极低,而且聚落的外观和城镇景观比较相似。所以,在不长的时间内,依据高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内大部分地域将转变为城镇类型。而依据低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地域较广阔,除局部地区外,整体的“城镇度”不是很高,整个地域形成密集的城镇还需较长时间。采用高低两个标准可以反映出将要转变成城镇的地域和未来可能转变为城镇的地域,可以为现在城市发展、长远的城市规划和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策略提供参考。
其次,人口密度的计算。在计算乡、镇、街道的人口密度时,笔者所使用的人口数为“五普”时福州市各乡、镇、街道的常住人口数,而非户籍人口数。这是因为那些常住在迁入地的流动人口虽然没有取得当地的户口,但是他们实际上参与了迁入地的社会经济生活,为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是迁入地人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他们中的一部分今后将取得当地户口,所以在计算人口密度时,不能把这些人口排除在外。
再次,关于非农就业人口比例的计算。由于资料的限制,很难取得乡、镇、街道包括常住迁入地的流动人口在内的总人口非农就业比例。本文结合 2004年和2005福州统计年鉴的资料,以户籍人口非农就业比例来代替总人口非农就业比例作为确定标准。由于流动人口大多在迁入地的非农部门就业,他们的非农就业比例一般高于当地的户籍人口。如表1所示,福州市及各区县的流动人口非农就业比例一般都高于总人口的非农就业比例(除鼓楼区、台江区基本相当外),有的县市还高出很多。因此,用户籍人口的非农就业比例来代替总人口的非农就业比例会造成对实际总人口非农就业比例的低估,但是在确定城乡融合区时结合了人口密度标准,这种低估对城乡融合区的确定影响不是很大。
1.2 福州市城乡融合区的形成现状
1.2.1 核心区
根据2000年福建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出的福州市各乡、镇、街道的人口密度,可得福州市核心区范围如图1。可以看出,福州市核心区包括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的鼓山镇、岳峰镇和仓山区的仓山镇②。核心区面积为133平方公里,略大于福州市建成区的面积(102平方公里);“五普”时常住人口152.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449人,人口基本上完全在非农部门就业。与市区相比,核心区面积只是市辖区的12.75%,而人口数量为市辖区的71.7%。因此,核心区是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聚落,完全处于城乡连续统中城镇这一端。
1.2.2 城乡融合区
(1)依据高标准的城乡融合区
根据前述城乡融合区的标准,将福州市各乡、镇、街道的人口密度和非农就业人口比例的信息通过GIS方法在福州市分乡、镇、街道的地图上进行叠加处理,可划出按高标准确定的福州市核心区周围城乡融合区的范围为从核心区边缘向东南延伸,向东可到长乐的文岭镇,西到闽侯的甘蔗镇,东到为长乐的文武砂镇,东南角至长乐的漳港镇(见图1);同时可计算出按高标准划定的城乡融合区面积为805平方公里,约是核心区面积的6倍,人口为103万多人,为核心区人口的67.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84人。城乡融合区和核心区的面积总和达938平方公里,为全市总面积的7.8%,人口总和超过255万,约为全市总人口的40%。按高标准确定出来的福州市城乡融合区面积不大,但人口较为密集,人口非农就业率有从核心区边缘达90%向外围渐减的变化趋势,除一、两个乡镇外,人口非农就业都在60%以上,而且在长乐市吴航镇人口非农就业率又上升到高于85%。可见,城乡融合区内人口就业结构和人口密度的城镇特征都十分明显。另外,城乡融合区内的聚落景观特征和城镇也十分接近,一些县(市)、镇政府所在地的聚落已经完全是城镇性质。可以看出,按此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整体“城镇度”较高,非农就业基础好,可进一步发展并增加人口,随着福州中心城区的发展和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这一地区将会是核心区人口外迁和其他地区人口迁入的会合地,人口将会越来越密集,成为福州市城区的扩展延伸之地。
(2)依据低标准的城乡融合区
根据前述城乡融合区的标准,将福州市各乡、镇、街道的人口密度和非农就业人口比例的信息通过GIS方法在福州市分乡、镇、街道的地图上进行叠加处理,可划出按低标准确定的福州市融合区。福州市按低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在按高标准确定的范围基础上再向东北延伸到苔篆镇,向南延伸到平潭县以及福清市的最南端东瀚镇(见图1)③。其面积为2681平方公里,和高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面积之和为3486平方公里,是核心区面积的26倍多;人口超过213万人,和高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人口之和316万多人,是核心区人口的2倍多。这样,整个城乡融合区和核心区的面积为3619平方公里,是全市总面积的30.2%,其人口约为468万多人,约为全市总人口的73.4%。低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94人;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划分城乡的人口密度标准的近两倍;人口非农就业比例在50%以上的乡镇占大多数,且也有越远离核心区越小的变化趋势。
图1 福州市及其核心区、城乡融合区、其他地区
资料来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分乡镇人口资料,福州统计年鉴(2004,2005)。图中加粗黑虚线所围部分为福州市辖区范围。
可见不论是按高标准,还是按低标准确定,城乡融合区内的人口大多已从事第二、三产业,这表明城乡融合区内人口的就业已经摆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状况,逐步向城镇性质转变。同时可以看出,按低标准的城乡融合区是在高标准的基础上主要向南部扩展,这和福州市东南部的县市经济较发达,人口密集相映证。福州城乡融合区的这种状况和分布格局表明,福州市核心区周围城乡融合区内非农活动和就地城镇化已相当发达,它与核心区一起,事实上已构成麦吉所称的扩展大都市区。因此,福州市今后的发展规划不能仅局限于以建成区为主体的核心区,而应当将核心区的扩展与城乡融合区内的就地城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扩展大都市区的范围内考虑聚落体系的规划,并把城乡融合区内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及其与核心区的联系纳入城市的发展规划之中。
2 福州市核心区和城乡融合区的未来人口规模
城乡融合区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福州城市发展的现状,而且影响福州城市发展的未来。如前所述,在实体地域上,城乡融合区是福州市未来城市扩展延伸的地区;同时,城乡融合区也是未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其人口规模在全市总人口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因此有必要探讨城乡融合区在福州城市未来发展中的作用,以进一步加深对城乡融合区在城市发展中作用的认识。这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城市土地、经济发展、就业潜力等因素。由于福州市地形以山地为主,适于城镇发展的土地面积较少,土地在福州城镇发展中的限制作用尤其重要;同时由于资料的限制,很难取得核心区和城乡融合区的失业率、总人口劳动参与率等其他一些因素的资料,加之就福州市来说这些因素的“可塑性”较强,对未来人口规模的制约性相对而言不是很大,笔者将主要从土地面积上对核心区和城乡融合区未来人口规模进行估计。
2.1 核心区未来人口规模
到2020年,福州中心主城规划用地规模将达到 205平方公里(福州市城乡规划局等,2003)。根据前述核心区和建成区现在的面积差别不是很大的状况,笔者保守地假定205平方公里即为届时福州市核心区的范围。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追求个人享受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一些城市人口会向郊区迁移,出现所谓“郊区化”现象,这已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中已得到印证。所以随着核心区面积的扩展,其平均人口密度必然会减小④。因此按国内城市人口人均占有土地高标准 120m[2]和低标准60m[2]的平均值90m[2]计算,我们设定未来年福州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 11000人,届时核心区人口规模将达到225万人。
2.2 城乡融合区未来人口规模
由于地形因素,未来福州市周围城乡融合区扩展范围有限。参考前面所确定的城乡融合区范围,去掉原高标准城乡融合区中已转变为核心区的部分,则依高标准的城乡融合区面积为733平方公里。由于按高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内的人口密度现已达到每平方公里1284人,非农就业比例已超过 70%,在核心区的溢出效应和发达的就地城镇化共同作用下,预期其人口将会更加密集,非农就业率将进一步提高。如果设定其未来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500人的城市统计区标准(周一星,史育龙, 1995),那么其人口规模将达到近110万人。对于低标准确定的城乡融合区,由于其现在的人口密度已近每平方公里800人,随着经济和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可设定其未来人口平均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则届时其人口规模将为268万人。
经过以上的初步估计可以发现,未来福州市整个城乡融合区的人口规模将达到378万人,它和核心区组成的扩展大都市区人口规模将达到603万人。可见在将来,城乡融合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区内大多数人口已经是城镇人口或“准城镇人口”,它和核心区一起所构成的扩展大都市区的规模将更大。这就更使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考虑人口规模时,不应该把目光局限于行政区划内的人口和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而应该视野扩大,顺应城乡界限趋于模糊的趋势,把城乡融合区内由于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而形成的城镇人口和“准城镇人口”考虑进去。
3 结语
从以上已福州市为例,从实体地域和人口规模对城乡融合区的探讨中可以看出,由于所导致的就地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区现象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城市未来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城乡融合区的主要特点是:(1)城乡融合区的聚落性质是介于农村和城镇之间,呈现出农村景观向城镇景观过渡的聚落景观特征;(2)城乡融合区内农业和非农业生产活动同时存在,但其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而且越靠近核心城区,人口的非农就业比例越高;(3)城乡融合区是未来城区扩展延伸的地区,其人口容纳力较高,是未来中心城区人口迁出的目的地,也是其他地区人口迁入的主要聚集地。
城乡融合区的形成及其上述特点是我们在制定城市规划时,不能局限于建成区、行政区划,就城市论城市;不能固守城乡二元概念框架,把城乡割裂,而应看到中心城区向城乡融合区扩展延伸的趋势以及城乡融合区整体向城镇的转变,把城乡融合区内的城镇、“准城镇”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同时,我们在考虑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以及城镇化道路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而应看到城乡融合区内农村人口就地转变为城镇人口,乡村就地转变为城镇的趋势,在整个扩展大都市区的范围内规划乡村城镇转型和城乡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2006-07-27
注释:
①严格地说,本文所说的城乡融合区还包含了一部分麦吉所称的Peri-urban地区,因此与Desakota略有不同。
②这里把茶园、王庄、象园街道归并到鼓山镇里,仓前、东升、对湖、临江、三叉街、上渡、下渡街道归并到仓山镇里。
③个别未能达到标准的单元为达到标准的单元所包围,也将此单元划入其周围单元所在的地区。
④例如,在1982-1990年的8年间,北京、上海、沈阳、大连四个大城市中心区每平方公里人口数下降的幅度分别为:北京944人,上海1167人,沈阳2304人.大连2458人(周一星,孟延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