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口译的工作记忆机制论文

浅析口译的工作记忆机制论文

浅析口译的工作记忆机制

马晓丽

(沈阳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 记忆过程作为口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记忆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译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基于口译的过程和性质,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人类记忆机制,并探讨口译活动中的工作记忆机制,以期为在口译实践与教学中探索提升口译记忆能力的有效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口译过程;人类记忆机制;口译工作记忆机制

一、研究背景

交替口译、同声传译、联络口译和耳语口译是常见的四种口译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都需要经过四个步骤:源语听解与分析、提取源语意思、记忆源语意思、翻译转化、目标语表达[1](P8)。听解与分析是口译的前提,准确地获取源语意思,捕捉言者的意图和情感,口译才能顺利开展。记忆是口译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如若记忆失效,译员无法准确、完整地提取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便会导致译语信息缺失或出错。翻译转化是口译活动的桥梁,实现双语的真正联通。准确、连贯、流畅、自然的译语表达是口译活动的完美收官。从口译过程不难看出,记忆直接影响译语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深入了解口译记忆机制既是探索口译记忆技能训练方法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口译综合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人类的记忆机制

记忆心理学根据信息在大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将人的记忆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P38)

(一)瞬时记忆

“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后产生感觉像,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像仍然维持极短的片刻,感觉信息能够瞬间储存,这种记忆就是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2](P38)瞬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有12个单位,只能停留几百毫秒的时间,瞬时记忆消失得非常迅速[3]。人体虽然能够感知全部的信息单位,但是因为瞬时记忆消失太快,在信息单位消失之前人体不能报告出全部信息单位。但是,瞬时记忆为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时间和可能性,为高级认知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通过瞬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中间环节。短时记忆在不重复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将信息保持“±1分钟”的时间[4](P107-115)。短时记忆能够存储“7±2”个不相关的信息单位[5]。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时间短,容量也十分有限。然而,短时记忆的能力可以通过分组和编码大大增强。每个信息单位的信息密度可以通过分组和编码无限扩大,大脑分组和编码的能力越强,短时记忆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越强,而分组与编码实际上需要激活长时记忆,充分调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储备。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输入信息的熟悉程度越高,认知程度越深,短时记忆的能力就越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通过听觉进行编码,有时视觉系统与听觉系统共同参与信息的编码,短时记忆的信息也可通过语义进行编码,语义编码是指与意思表达相关的信息编码[6](P174-184)

胡树平[12]在研究中发现,粒重的高低取决于籽实库容的大小、灌浆持续期的长短和灌浆速度的快慢。本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的灌浆速率和起始生长势、生长速率有重要关系,影响向日葵籽粒灌浆速率和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深松增密后,深松有效降低了向日葵高低密度间的差值,促进向日葵籽粒的灌浆从而进一步提高产量。

(三)长时记忆

显微观察表明,翠绿色样品的主要组成矿物为伊利石和绢云母,其中,伊利石呈细鳞片状集合体,粒度0.001~0.005 mm,含量90%左右,低~中正突起,薄片中无色,干涉色达二级底部到中部[2];绢云母呈碎片状集合体,粒度0.01~0.04 mm,含量10%左右,低正突起,薄片中无色,干涉色达二级顶部~三级[2]。

三、口译的工作记忆机制

工作记忆这一术语由Baddeley & Hitch[7]首先提出,认知心理学将工作记忆比作一个操作台,新信息和旧信息在这个操作台上不断转化、结合。工作记忆这个概念的提出也能够说明人的短时记忆能力不仅仅局限于“7±2”个不相关的信息单位[6](P174-184),可以通过工作记忆的运作模式得到有效扩充。

[1]勒代雷.释义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

[4]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

[3]Sperling G.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Brief Visual Presentations[J].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1960(11):1-29.

口译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认知活动,记忆作为口译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记忆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译语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明确口译工作记忆机制对口译理论发展和口译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译员的工作记忆机制由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被激活的长时记忆构成,三者之间相互综合、作用,形成工作记忆平台,实现对信息的分析、理解、分组、编码和储存。深入认识口译记忆机制,能够为探索提升口译记忆能力的有效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口译实践与教学。

口译记忆与一般意义上的记忆操作程序基本相同,均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过程。“识记”过程在口译工作中与译员的听辨、理解相对应,“保持”与译员对源语信息的储存相对应,而“回忆”或“再认”与译语输出的准备工作相对应[4](P107-115)。源语经听觉系统,通过瞬时记忆进入大脑,大脑皮层长时记忆中有关源语信息的相关内容被激活,辅助译员完成听辨、分析和理解,经过与长时记忆的结合和加工,译员提取源语意思(包括主题内容、言者意图和情感、逻辑结构等信息),实现对信息的“识记”,听辨的同时译员充分利用短时记忆的相关记忆技巧与被激活的长时记忆有机结合(产生工作记忆),实现源语信息的分组和编码,将信息加工成信息组块,提高工作记忆的储存容量和时长,将源语信息“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在这个环节中,数字、专有名词、列举信息等难以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以及表征逻辑的关系词和表征主题的关键词等关键信息可呈现在译员笔记中,辅助工作记忆。在交替传译中,待言者停顿,译员通过“回忆”或“再认”,通过读笔记,启动短时记忆,激活长时记忆(译语的相关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法和文化等)实现译语的表达。最后应注意,在同声传译中,源语的听解和分析、记忆和译语表达同时进行,因此会造成相互干扰,影响各项任务的完成效果。

四、结语

译员在无笔记的情况下,记忆对信息保持的长度在1分钟左右,一般不会超过1分30秒,基本符合短时记忆的记忆时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口译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译员有时无法使用笔记辅助记忆,例如:源语速度过快,或译员需要一边行走一遍完成口译,等等。那么,无笔记口译时长可能会远远超过1分钟,有时甚至长达15分钟[4](P107-115)。因此,译员必须具备极强的工作记忆能力,拥有超越常人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工作中能够激活长时记忆中相关知识,运用逻辑分析,厘清源语主题思想、意图和情感及结构脉络,完成对源语信息的分组和编码,提升工作记忆的储存能力和信息保持效果。

注释

叶之容很喜欢涂当,因为他嘴巴甜,而且每次来他都会给叶之容带点好酒,还要陪他喝上二两。自从涂当来陪他喝过酒后,他就没再发酒疯了。即使喝高了,最多也就扯着别人七里八里的说上几个小时。这回涂当却没来,还和晓晓分了手,也难怪他会发那么大火。

[2]杨治良,郭力平,王沛,等.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口译的工作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被激活的部分)

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储存容量与储存时间都非常有限。储存在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能在一定时限内使用,如果在一定时限内没有得到利用或重复,很快就会在大脑中消失,无法永久保存。相比之下,长时记忆在储存的容量和储存时间上都大大高于前两者。长时记忆的储存空间大到似乎没有限度,储存时长也似乎没有限度,甚至可以终生储存在大脑中。长时记忆采用多维度的信息编码系统,即信息通过听觉、视觉和语义系统进行编码[6](P174-184)。长时记忆的储存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在记忆中储存的一切信息都属于长时记忆,这些信息虽然目前未得到使用,但存在潜在的可提取性。

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听到源语信息后,通过瞬时记忆这一桥梁将信息输送至大脑,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互作用,彼此综合,此时,长时记忆中的部分信息被激活,与正在输入的信息建立关联,产生线索,辅助译员分析、理解并记忆源语意思,实现对源语信息的分组和编码,形成并强化短时记忆。在这个过程中,短时记忆虽然发挥主导作用,但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贡献也不容忽视,瞬时记忆是短时记忆的前提,长时记忆是短时记忆的补充,瞬时记忆帮助完成口译过程中的源语听辨任务,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与译员对源语的内容、关键词等信息的储存有关[4](P107-115)。我们可以将口译的工作记忆用下面的公式呈现:

搭载声、光、电、磁等多种传感设备,通过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智能控制多种技术对信息进行融合采集分析[3]。

[5]Miller G A.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Plus or Minus Two: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56(63):1-97.

[6]罗伯特·索尔索,金伯利·麦克林,奥托·麦克林.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Baddeley A D,Hitch G.Working Memory[J].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1974(8):47-90.

气囊内外保护层采用优质弹性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能满足各种气候要求和耐机油要求。优质弹性材料和尼龙制成织物芯层(高强度支架)使得管状气囊具有良好的开卷特性和反应灵敏性。所要求特性在-35℃~+90℃的范围内均可以得到满足。上端盖和活塞之间的管状气囊由金属张紧环夹紧,气囊在活塞上伸展。根据车桥设计形式,空气弹簧与减振器可以分开布置,或者与减振器组合在一起同轴布置,如图6所示是空气弹簧与减振器可以分开布置形式。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9-0104-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9.042

收稿日期: 2019-09-05

基金项目: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产出导向法在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G2018-YB05);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语言服务业需求的翻译人才评价体系设计”(项目编号:JG17DB456)。

作者简介: 马晓丽(1982—),女,满族,辽宁抚顺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责任编辑:李汴红)

标签:;  ;  ;  ;  

浅析口译的工作记忆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