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区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代特征论文,社区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是在现代社会中,或者说是在现代化过程中讨论社区建设问题的。所以,我们所说的文明社区应该同社会发展的时代趋势相适应。
第一,社会各部门各领域分化程度提高的趋势。在前现代社会里,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缩影,集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等各方面于一体。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这些方面出现分化的过程。就社区而言,首先是现代社区的“非国家化”。它不再是国家行政的一个层次,而成为同国家行政相分离的“社会”(或所谓“市民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建设文明社区应该强调社区行为的自感性,提高居民的自我管理能力,适当减少对具体事务的行政干预,淡化社区活动的政治色彩。其次是现代社区的“非职业化”。一方面,社区仅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场所,而同社区居民的职业生活没有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单位”即职业生活场所所承担的一些职能,现在改由社区来承担。因此,建设文明社区应该尽量摆脱对经营性活动的依赖,减轻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负担,其重要途径是使社区工作本身成为一种职业。再次是社区的“非血缘化”。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固然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有密切联系,但这只是就构成社区单元的家庭而言的,而并不涉及社区中各个家庭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的社区中,尤其是城市的社区中,社区成员之间主要的联系纽带不再是血缘关系。因此,建设文明社区要求社区居民善于建立和维持不是亲戚关系、同事关系或生意伙伴的邻居的关系,关心不是“家事”和“厂事”的“村事”。第四是社区生活方式的“非排他性”。社区成员不仅不必有同样的血缘,而且不必过同样的生活。社区应该有自己的“集体认同”,但这种“集体认同”不应该是强制的、排他性的。文明社区中的人们善于在法律和公共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容忍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既互相帮助,又尊重他人的私人生活权利。
第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趋势。现代的社区是“civil society”的重要形式,甚至是主要形式,而“civil society ”既可以理解为“民间社会”和“市民社会”,也可以理解为“公民社会”和“文明社会”。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要求社区内日常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的设施更加先进,而且要求社区居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际关系和个人品德的改善。
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工作日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加、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的提高。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不仅同职业生活和政治生活相分离,而且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从量上来讲,工作日的减少使得职业生活之外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呆在家里”不再是一种无奈(对于没有工作的人来说)、一种必要(对于需要弥补劳动消耗的人来说),而成一种权利、一种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的条件。从质上来讲,“生活质量”的观念在近几年日益深入人心,人们不再仅仅追求可用单个家庭消费品拥有量来衡量的“生活水平”,而重视物理意义上和人文意义上的居住环境。这些都意味着社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的加强,也意味着现代社区应力求具备新的功能。
标签:社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