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化与新农村生产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化与论文,试论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要求涵盖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等各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生产发展”是基础和前提,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才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条件,而信息化在推进新农村生产发展中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化是推进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也是指在经济与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信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含量逐步上升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信息化的发端可追溯到20世纪中叶。“信息化”和“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日本学者梅田忠夫和上岛最先提出的。在信息化概念的国际传播中,法国的西蒙·诺拉和阿兰·孟克起了重要作用。信息化的概念传入中国是在1986年。信息化概念的出现是与现代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微电子、计算机的发明,随后出现的各种信息技术及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产业群,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微电子、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适合人类社会技术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关键技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创造着有史以来人类最高的劳动生产率。著名的摩尔定律、麦特考夫定律反映了信息生产力的发展和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上世纪中叶,斯蒂格勒研究了经济行为中信息的作用机制,认为对信息的获取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同时发现信息可减少经济行为中的不确定性,节省生产和投资的成本,并带来收益。紧接着,马克卢普、波拉特、贝尔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信息经济的概念,并把信息看成是后工业社会的改造资源。信息资源化,是随着信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递增才逐渐认识的。特别是近几十年,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为信息的生成、传递、存贮和积累提供了用武之地,而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卫星通讯、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又为信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基础和条件。正是在这种科技条件下,各种形态的信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增长并迅速地积累起来,很快就达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基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同样,在我国,信息化也应该逐渐成为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一)信息化可以从产生农业递增效应上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
按照传统的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可利用物质、资本与劳动力等要素。随着科学技术影响的日益增大,传统的增长理论已无法解释很多经济活动现象。比如对于劳动力价格较低的穷国,同样的投资应比富国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进而更快地促进经济增长,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其中致命的缺陷在于:传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假定为由某种外生力量所决定,并按某种外生的速度发展,技术进步不在资本物品中。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反,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并且原有意义上的劳动力概念也应为人力资本。为此,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应为:人力资源、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管理效能和技术水平。其中,人力资源(以受教育程度衡量)和技术水平(以专利数衡量)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人力资源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源,技术水平是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超过50%,目前已达70%多,而投资增加的作用不到30%。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还将技术进步具体化为专业化的知识,强调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可使经济产生递增效应。
1986年经济学家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进一步将知识视为除资本、劳动之外的第三个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中,知识作为生产函数的投入要素产生知识效应,相对于其他要素而言,知识要素的投入更为重要,投资收益更为明显,全球软件市场从1990年至今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1993~2003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8%。硬件与软件比例的发展趋势是:10∶1~1∶1~1∶10,软件产值将逐步超过硬件的产值。这表明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
信息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是由信息提炼而来的。信息化则加速了“信息”向“知识”的升华,在推动信息经济壮大的同时,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并加速实现信息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从生产力要素构成上看,信息化使得知识与技术的投入已经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内生递增效应作用”更为突出。可以认为,知识与技术也成为影响农业劳动力素质,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农业物质与能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加速新农村生产健康发展。
(二)信息化可以从增添农业经济活力上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农业发展增添新活力,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在农业发展中,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硬投入比重减少,而以信息技术、信息装备为主的软投入比重不断增加,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物质含量越来越少,技术含量、信息含量越来越多。相应地,能源、物质等资源禀赋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小,而知识、信息等智能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计算机、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摆脱了迟缓、分散的传统方式,代之以高效率、专业化、集成化、多样化的现代方式,彻底打破了物质、能源与农业发展这种正相关性。信息越来越多地成为农业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二是信息化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信息化带给人类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使经济活动日趋网络化、信息化。特别是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使得时间和空间对偏远农业发展的制约明显减弱,农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信息化不仅能充分开发农业内的信息资源,并使农业资金、资源、人才、设备等物质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和配置,使之优化和合理流动,而且给农业生产力系统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农业劳动者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即具有网络化的思维,其中创造性思维属于中心地位,充分开发经济主体的潜能,培育农业的科学文化竞争优势,这就从根本上激发了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内在持久活力。
(三)信息化可以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上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
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农业与城市、国内与国外的互联互通,从而农业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农产品市场;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根据各地的需求信息实现顺畅有序的流动,从而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模拟试验和数据分析,可以降低农业科研的成本,缩短农业科研的时间,提高农业科研部门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程度;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过程的设计,农业投入产出结构的优化、农产品市场状况和应用前景的分析,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度,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佳的产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遥感预测,可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避免不应有的损失;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最快捷、低成本的方式把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新品种信息、农业新技术信息、农业人才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农业农村经济政策等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广,实现农产品的高效流转和农业农村经济政策的宣传。因此,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
二、农业生产发展中信息化现状分析
当代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化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光纤和卫星通讯等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目前,信息技术正向农业领域渗透。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在未来的农业科技革命过程中,将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将为我国新农村生产发展带来契机。
(一)信息化与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信息化对世界农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农业信息技术的运用来体现的,其主要标志有三:一是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正通过Internet网络来加速农业信息技术传播;二是卫星数据传输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这些系统能提供最新的市场价格、气象图表、市场发展预测,以及产品信息和保险服务方案;三是大量作物模拟模型、作物生产管理系统和病虫害管理系统以及与农业相关的模型系统、专家系统和管理系统正在开发。“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各种信息技术的组合和集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业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先导,可以将现有单项农业技术综合组装配套,实现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的总体水平。农业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资源管理利用水平最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是“3S”技术在农业中应用成为趋势。信息技术在农业上应用最早的是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简称“3S”系统)。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3S”技术普遍已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例如作物估产、动植物生长长势监测、气象和病虫害预报、精细施肥、灌溉、农业综合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等。通过“3S”综合集成,一体化地为农业系统管理服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二是精确农业得以发展。精确农业首先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起步。它是基于农田条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的事实,旨在利用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使对土地的经营操作能比较准确地响应这种差异,达到有效地节约投入、降低成本、减少环境不良后果的目的。精确农业已预示着人类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潜力、智慧与能力;三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迅速。美国农业信息化强度高于工业81.6%,作为信息时代象征的电子计算机正在普及。农民使用计算机来记账,做出如何经营的决策,利用天气预报程序可以知道天气状况。计算机还可以告诉农民在什么时候种植何种作物产量最多,采取什么种地方式效益最高等。美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该系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国以外的7个国家。英国也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计算机网络AGRINET。此外,日本的CAPTAIN,澳大利亚的CISC,荷兰的EPIPRE等都是较有名的农业信息网;四是专家系统、模型系统、智能信息系统开发多年。发达国家已研制出大量作物模拟模型、作物生产管理系统和病虫害管理系统,以及其它与农业相关的模型、专家系统和管理系统。目前,国际上已有近百个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模拟模型的研究在国外也有30多年的历史,其中,作物管理技术已达到实用程度,出现了各种综合性的模拟模型。同时,有健全的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如在美国,就有严格的信息资料保密制度、积极促进信息资料共享制度、不得发布虚假信息制度等。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信息化。以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为基本内容的“金农工程”已被国家确定为电子政务重点建设的12个系统之一。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数据库、信息网络、精细农业以及农业多媒体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数据库为农业服务明显。先后建立的中国农村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文档数据库、农副产品深加工题录数据库、植物检疫病虫害名录数据库、农牧渔业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畜牧业综合数据库、全国农业经济设计资料数据库、农产品集市贸易价格行情数据库、农业合作经济数据库,以及引进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系统数据库、国际食物信息数据库、美国农业部农业联机存取数据库、国际农业生物中心数据库等,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方便;二是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在稳步推进。现代信息网络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现在全国县级农业部门中已有300多家建立了局域网,400多家建立了互联网络;三是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我国已开发了中国农电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县(市)农业规划预测系统,小麦玉米品种选育专家系统、小麦专家系统、柑园专家系统等,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四是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给农业管理带来了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效益。我国已开发的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乡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农村能源及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系统、小麦生产管理计算机辅助系统、玉米生产计算机咨询系统、棉花生产管理模拟系统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管理带来了效率、质量和效益;五是“精细农业”已开始研究,并在与农业的结合上取得了初步进展;六是加大了农业信息队伍建设。目前全国2800个县(市、区)中有1200多个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43000多个乡镇中,有7000多个建立了信息服务机构。
以上资料表明,总的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农业部门为主,其他涉农部门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农业信息体系基本框架,并对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缺乏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涉农信息由不同部门归口管理,相对独立,标准不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二是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业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等手段落后;三是信息采集区域小。农业信息采集主要在国内,涉足国际农业信息不多,与国际有关组织合作力度较小,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四是农业信息体系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网络建设刚刚起步,涉农企业、生产和经销大户入网率低。传统媒体与信息网络缺乏有效合作,信息服务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三、信息化推动新农村生产发展的若干对策
信息化推动新农村生产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安排,协调发展。
(一)通过正确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原则推进新农村生产发展。在未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市场、科技等信息是决定资源配置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必须正确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这些原则有:①因地制宜的适用性原则。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必须考虑农业的特殊性和不同地区的特殊性,建立起具有区域特点的农业信息体系;②前瞻性、先进性和扩展性原则。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因此必须要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同时,还要考虑信息化功能的升级和扩展性,以免重复建设,推倒重来;③兼容性原则。由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本身与其他地区、行业、政府等信息系统联结的兼容性,也要考虑网络与传统的信息收集、发布、传输系统的兼容性,还要考虑到与宽带,三网合一、卫星通讯、遥感信息、地理信息、专家智能决策等网络通路与接收终端的兼容性。
(二)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推进新农村生产发展。政府应积极支持公益性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传播工作,同时对有市场潜力的信息服务,应当积极探讨有偿服务的方式。要通过机制创新,在加强政府部门信息主渠道建设的同时,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业系统及涉农行业相关机构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和各类协会、学会、农民产销合作组织等的信息中介作用,促进信息的有效流动,推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把重点放在“引”字上,加强现代农业园区、精准农业、虚拟农业的发展力度,探索成功经验,培植信息化农业的“亮点”。
(三)通过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和标准、技术平台建设推进新农村生产发展。一是要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信息手段的现代化,是信息工作和信息服务的基础。要大力推进以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计算机化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信息服务点的现代化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加快信息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实现各级涉农行业网络的纵横相连,推动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二是要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建设,促进信息规范化。实现农业信息网络系统、网站和信息资源集成和整合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平台支撑。没有统一标准和技术平台,就难以把各部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也只有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技术平台上,信息资源才能够实现兼容和共享,农民才能及时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资源,得到真正的实惠。要通过标准建设,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共享等环节的规范化。
(四)通过全方位开发信息资源推进新农村生产发展。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必须把信息资源的开发摆在当前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建立门类齐全的信息采集系统,加强纵向调查与横向收集,促进地区间信息、国内信息与国际信息的有机结合。要健全信息指标体系,使之能够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各主要环节、各相关产业,覆盖经济、科技和社会的有关层面。当前,要重点充实反映资源配置、农业科技、市场流通、生态环境、气候条件、政策动态等信息指标。要提高信息质量,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及时对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分析,提供有分量的分析研究报告,提高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一体化水平和参考价值。
(五)通过加强信息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新农村生产发展。健全机构,充实力量,特别是加强基层农业部门的信息机构和队伍建设,是搞好信息工作的保证。当前要重点加强县级农业部门信息机构与队伍建设,促进农业信息化。县域信息网络的建设必须重视信息网络人才、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外语人才和法律人才等。特别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农民是农业信息的主要利用者,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使用信息能力的关键。应该充分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训,从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上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能力。
(六)通过信息的双向反馈和发布确保渠道畅通推进新农村生产发展。在做好信息上报的同时,要重点加强信息的对下传播,着力解决农业信息的入乡入户,确保“最后一公里”畅通。要疏通渠道,突出为农村和农民的服务。在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将信息及时发布,限时使用。各种媒体可以广泛介绍市场的需求信息,准确分析潜在的市场需求。科学引导信息的正确利用,为农民指明市场机会。信息集散是信息运行的关键环节,要将直接采集到的信息和接收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双向反馈,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搞好对县以下基层和农民的信息传递,并带动乡镇农业部门的基层力量和通过各相关信息组织的活动共同搞好信息的采集和传播,以此推进新农村生产又快又好发展。
标签:农业论文; 新农村建设政策论文; 信息化农业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三农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