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电子产业发展也异常迅速,因而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也得到广泛关注。如何科学回收处理电子废弃物,减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潜在污染风险,实现这类资源的合理再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本国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
电子废弃物亦被称作电子垃圾,即电器或电子设备被淘汰产生的电子垃圾[1]。电子电器设备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其逐步成为我国当前发展最迅速的固体垃圾。因此急需采取行动消减或消除电子废弃物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消极影响。
1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近况
1.1电子废弃物的产生以及去处
我国电子废弃物一般产自于两个方向,其一是境内产生。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统计结果表明,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约为200万吨/a,通常来自于工业生产和社会淘汰。根据相关研究得出,我国家用电器报废量大于5000万台/a,且呈增长趋势。其二是境外产生,相关规定表示严禁电子废弃物非法转移至它国,然而每年依然有世界总量的70%电子废弃物进入到我国。通过报告指出,美国电子废弃物约有50-80%在别国处理,其中运至我国的大约有90%之多。
国内电子废弃物大体上有2个去处,其一为个体收购者。其将可用旧电器进行二次处理,通过改装之后销售给城市低收入家庭,对于无使用价值的电子废弃物通过回收之后进行分解,卖掉玻璃、金属以及塑料等有价值的材料。其二是企业。这些企业把电子废弃物收集之后从中分离得到原材料,剩下的废渣送至专门的电子垃圾处理厂,但这部分企业相对不多。
1.2回收、贮存以及处理
1.2.1回收
我国农村几乎不具备完善的电子废物回收系统,城市规模大的区域虽设有回收点,但由于其一般是通过个体商贩上门接收处理。因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不少电子废弃物都流往小型回收利用厂以及旧货市场。
1.2.2贮存
虽说相关规定中要求需要合理贮存电子废弃物,但当前我国不少这类固废处理厂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不少电子电器生产厂商和事业单位往往在收集完成之后送至农村区域以及城市附近。
1.2.3处理
当前我国电子垃圾的处理手段包括有:其一,在回收的电子废弃物当中筛选出可二次利用的元件进行加工后应用到新产品中,虽说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由于回收行业没有合理管理,那么导致在新产品当中存在不达标的电子元件情况,不但给购买者的权益造成影响,同时还不利于正规市场运行。其二,无法二次利用的电子废弃物通过回收送至一些不合格的垃圾处理厂,其通常表现为缺乏规范管理以及必要的处理设施,那么这部分厂家对其处理手段一般非常简单,例如计算机主板仅丢入酸碱溶液,将溶解过后的金属取出就等于处理完成,不但导致分离回收贵金属效率不高,同时还严重地浪费了资源,并且处理完成之后出现的废液当中有害物质非常多,会严重污染到土壤以及地表水,此外,固体废弃物随意放置不但会使浪费土地资源,同时堆放引起的渗滤液还会给水环境带来潜在污染风险。
2 管理和处理形式中的不足
2.1缺乏政策和法规
虽说我国已经出台了有关政策以及法规等管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手段,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仍缺少有关配套的法规以及政策约束。
2.2缺乏技术研发能力
处理和处置电子废弃物的过程中,重点是开发和采用可持续的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环保型技术,但不少电子产品生产厂家仅仅注重营销方面而没有重点关注电子原料和绿色电子产品的低害和无害新工艺方面,没有重点培养电子研发的有关人才以及缺乏资金的支持,企业更加倾向于服务方面,却没有进一步研究电子产品的技术、生产工艺以及管理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资源意识不强
电子废弃物回收循环再利用行业相关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当前可利用资源问题以及电子废弃物导致的环境问题。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转变,成本外部化以及利益最大化观念较为突出,企业往往过于注重效益而没有将电子产品值能耗计算出来且不关注电子产品技术含量以及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3 对策
回收处理电子废弃物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本人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3.1建立完备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法规
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不少人对于电子废弃物仍随意处理,那么就需要提升公众的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意识,且还需要建立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采用法制的方式保障电子废弃物合理资源化,利于全程监管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再使用,保证其在处理时具有法律意识以及相关负责人对之间的利害进行调节处理。也利于推动电子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发展以及产业化,最关键的是能够依法行政,完善电子废弃物监管长效机制。
3.2设置完善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监管机制
其为能够循环利用的资源之一,将其合理处置才可以循环利用资源,对于当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市场中非正规回收单位以及个体收购而言,不仅需要设置系统化的电子废弃物收集管理机制,同时需要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政府部门需加强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从业人员的监管,让电子废弃物全流程跻身监管体制[2]。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问题合理解决,能够让回收再利用处置公司拥有充足的原材料及利润效益,从而推动电子废弃物产业持续健康进步。政府部门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鼓励建设电子废弃物回收系统,并将其行为进行规范,确定电子生产单位责任以及回收处理单位的许可制。通过汲取国外生产的优秀管理制度,即通过制造商对其进行处理及回收。消费主体以及销售厂家具有交还以及回收因不再使用而废弃的电子设备及产品的责任和义务,销售厂家在对电子设备及产品售卖的过程中,可通过收取一定的消费主体买单的电子废弃物处理费用,只要消费主体提供废弃的电子设备及产品那么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费用。
3.3推动技术创新加强绿色设计
科技、环保以及经贸同大学一同建立电子产品研发中心,使配套设施和高新技术研究进展加快,快速构成电子产品的生产能力,将粗放型逐步转变成为集约型,指导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发展企业,采取耗能少、绿色的环保工艺从而促进自然长久健康发展[3]。
3.4建立及完善激励机制
急需建立和制定完备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以及再生产使用的行业激励制度。其中含有融资渠道的拓展,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展开电子废弃物回收嘉奖机制,并提升各个方面回收主动性[4]。对于再生资源产品的持有企业展开减免政策以及税收优惠等手段,对电子废弃物处理回收起到推动作用的人员给予奖励,增加垃圾填埋税和新材料税等,引导人民以及企业尽量采用可再生能源及物品。
3.5提升消费者环保意识
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减少其对环境产生污染风险的的关键就是消费主体的参与,在收集废弃物上也有着明显的效果。需要加强消费主体对有关知识的普及力度,使消费主体能够知道并了解电子废弃物处置欠妥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及危害。在回收处理系统当中,其去处还是通过消费主体决定。而它的产生和处理主要取决于消费主体的环保认知。所以,消费主体需要建立同环境保护相适应的观念,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助推本国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更好地建设。
4 结语
对于怎样更好的回收电子废弃物,推动废弃电子产品以绿色的形式进行处理,是当前生产部门、环保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当前的技术经济而言,电子废弃物作为众多的污染来源之一,且仍是持续增长的隐形资源,那么就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加深对其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提高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并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其进行回收处理,如此才能够有效降低因其处理不当而对我国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进而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我国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效益优化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2]王聪聪.电子废弃物管理的责任承担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3]许平.绿色维修理论及其评估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4]黄金榜.湖北省洪湖市农村电子废弃物回收机制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925-5926.
论文作者:刘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废弃物论文; 电子论文; 我国论文; 主体论文; 电子产品论文; 对其论文; 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