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初探论文_杨永胜

初中体育教学初探论文_杨永胜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 528400

摘 要: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初中体育教育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师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师生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交融了教师的情感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教育观念等各方面的元素,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创新、共同进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 体育 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是按照课程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而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课教学主要是以室外课为主,并将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那么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长期以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关心和探讨的课题。下面通过教学实践,我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兴趣,能积极主动地探究理论知识,进行体育技能的探究,使他们能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提高体育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思维模式,通过深入探究新课改的要求来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让学生探究和掌握短跑运用技能时,教师给学生讲解了短跑要注意的方面,并向他们做示范动作之后,可以创设游戏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喜欢自由的课堂环境,教师就可以把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进行创新,选一个学生作为“老鹰”,其他学生都当“小鸡”。在游戏开始后,学生都非常兴奋,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奔跑的速度,实现了短跑技能的练习。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跑得满头大汗也不感到累,而是对体育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探究体育运动技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及时规划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教师对教材的安排要科学化、合理化、灵活化;课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全面化;课的设计要新颖化、趣味化、个性化。体育教学要始终贯彻一个主题:健康第一,快乐体育。要以学生为主,尽量让枯燥、单调的教学变得新颖、活泼、轻松,让学生的身、心、德、智在愉悦的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育课教学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在实践中优化体育课教学,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注意参与量的递进、参与难度的递进、参与主动性的递进,而不是强制、命令性的方式,让学生必须服从的形式。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三、 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权威,俯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里,聆听他们的心声。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统一思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谆谆善诱、晓之以理,使学生真心佩服,才能与学生更好地合作,共同进步。只有教师放得开,学生才能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与学生,只是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地位的不同,但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教育,关心和爱护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够建立起信任感,师生之间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在一种感情融洽、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四、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教学目标的指导进行有效教学。在发展学生体育素质的过程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摒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对教师布置的体育任务主动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例如,在进行体育技能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把各个小组作为竞争的对象,让学生在竞争的意识下进行积极的练习,在提高他们体育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帮助来提高体育技能,加强同学之间的情感;在小组竞争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探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尹家军 强化教学活动,创新提升体育教学成效[J].社会科学教学,2011,(6)。

[2]张振宇 浅析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

[3]吴茂兰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J].教改创新,2011,(6)。

论文作者:杨永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初中体育教学初探论文_杨永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