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电力“落得下、用得上”的关键环节,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电力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但电力建设由于长期“重发轻供不管用”,配电网建设滞后,问题日积月累,输电和配电投资比重过低。本文研究了现有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配电网优化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配电网建设;问题;优化措施
一、现有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规划问题分析
(1)配电网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未相融
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城市配电网规划需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融合。这就需要城市配电网在规划前要充分了解本城市的城市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局进行详细的沟通,提前想到在未来城市配电网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与城市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缩小与其它城市规划项目之间的差距,想到各个项目之间会出现的不协调。减小对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阻碍。
(2)配电网与主网的规划缺乏协调性
我国的电网建设主要以主网为主,在主网建设中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主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于是社会各界就更加关注主电网的规划工作,而忽视了配电网的建设,更谈不上大量资金的投入,对于城市配电网建设缺乏重视,相对薄弱。使得配电网建设与主电网建设不协调,失去了主电网对配电网的导向作用,致使城市配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可靠性差,配电网实施效率低,电能质量差,主网加配电网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3)城市配电网存在电力超负荷
节约投资成本是地方电网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一般设备性能较低,只能满足小区域的用电需求,且输送过程中电能损耗较大。还有地方电网普遍存在设备陈旧老化、电源布点少的情况,供电能力不能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很多城市配电网的变电容载比相对比较低,线路导线界面偏小,导致配电网系统过载,当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为保障电网运行安全,不得不采取停电和限电等措施。
2、配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对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配电网的设计、管理和检查需要不断改进以满足这些需求。自动化、智能化成为配电网建设的发展方向。由于我国在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配置方面起步较晚,无法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对配电网建设的需求。
3、行政审批难
由于配电网建设关系到居民生活和社会安定,我国重视配电网建设的审批工作。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审批手续复杂,审批难度较大。这使得我国配电网建设更加谨慎,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但行政审批复杂不利于配电网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升级,造成配电网改建难。
二、现有配电网建设问题的优化措施
1、对配电网应该制定完善的规划
规划书要在符合各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不能麻木的借鉴和挪用其他城市的规划,这样可靠性会减低,经济效益也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配电网的选址问题,输送路径、开关站、配变都是影响选址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输送路径和配变对供电的半径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在选址的过程中务必要足够重视这些因素。城市配电网的规划也要以前期电网提供的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结合前期的发展和现在的需求,构建符合发展的规划,这对新配电网建设有指导示范作用。还有在规划过程中,土地问题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要把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的用电状况进行统一的考虑,这就要求在规划配电网的过程,政府职能机关要发挥调节引导的作用,供电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的部门必须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从而做出科学高效的规划。
2、协调与主干电网规划之间的问题
①在供电半径问题上,主干电网要与配电网相互配合,配电网要跟从主网的规划,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配电网的供电半径。②在无功补偿问题上,要进行有效的配合,运用主干电网的高压补偿,配电网采用分散式补偿,主网采用集中式补偿,配电网通过主网的高压导向作用,提高了整个配电网的经济运行。③加强主网域配电网之间的联系,配电网规划的范围和结构要以主电网的规划为依据,提高配电网与主网之间的互供能力,考虑到配电网与主网之间的不同性,为了给主网提供准确的参考,配电网规划的基础数据要精确。
3、做好负荷预测及配电网架结构的布置
首先,要做好电力负荷需求预测工作,这对整个电网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一般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与校验,按照分区、分年度的模式进行,这可以最大程度确保电力负荷预测数值的准确性,减少计算错误带来的损失。电力电量需求和城市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进行电力预测之前,需要对各产业发展水平和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其次,根据供电区域用电负荷的大小决定配电网建设的主网布点及网架结构的规划建设。配电网规划建设应避免因对用电负荷和电源发展的预测不准确,导致配电网接线复杂、迂回供电、互相交错、专用线路占有配电线路比重过多等现象。在供电区域用电负荷预测时,应积极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有效沟通,及时掌握供电区域内政府招商引资企业的进展情况。
4、推动智能互联
持续提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推进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配电自动化、智能电表覆盖率均达到90%;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微电网等多元化负荷接入,打造清洁、安全、便捷、有序的互动用电服务平台等。提升输配电网络的柔性控制能力,应用配电侧储能系统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立并推广供需互动用电系统,实施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能源消费新观念,实现电力节约和移峰填谷。
5、政府审批提高效率
配电网建设必须由政府把关,行政审批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行政审批环节必须要坚持谨慎的态度,避免配电网建设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政府部门要认识到,行政审批谨慎是为了配电网建设更好地进行,不能为了避免承担责任而将审批变成不能通过的关卡。在保证配电网建设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以防耽误配电网建设的开展。
结束语
总之,我国配电网建设仍存在很多待改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措施,包括对配电网应该制定完善的规划、协调与主干电网规划之间的问题、做好负荷预测及配电网架结构的布置等。这些措施有利于配电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俊.浅析10kV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机电信息,2013,33:167+169.
[2]丁大伟.城市配电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0:109-110.
[3]张科.城市10kV配电网规划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3,23:128+130.
[4]李建国.城市配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J].硅谷,2014,22:186+189.
论文作者:王龙,王强,孙雁亮,田义恒,刘文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配电网论文; 电网论文; 城市论文; 电力论文; 措施论文; 行政审批论文; 负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