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分析论文_张平稳1,李莹1,熊小丽2

(1.南昌博腾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2.江西京杭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伴随经济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越重要,采用现代科技研究电气化自动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有助于提升其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本文从其可靠性研究的意义与影响因素出发,针对电气设备自动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类似行业管理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控制设备;电气自动化;可靠性分析

随着科技发展的步伐,电气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安全程度、经济效益等,因此探究电气化自动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有助于提升其数字化、安全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升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与生产效益。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检测技术,规范可靠性测试环节、规范相关测试流程,采用技术手段确保企业生产的精准度,推动现代企业质量控制体系的持续发展。

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概述

伴随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在行业生产中得到迅速推广,改善了员工生产条件,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提升了生产作业效率。

从企业生产的角度出发,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意义主要存在于安全生产、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探究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有助于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将企业长期高效维持在良好的生产运营状态,提升企业产品科技附加值;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改造提升,有助于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供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生产设备维护的人力资源与经济成本,优化企业资源合理宏观配置。

2.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从运行环境条件而言,电气自动化设备往往基于特定环境与工作条件,方可更好发挥作业效能,尤其是维持外界环节的稳定性,然而受天气状况、电磁干扰因素等外力作用影响下,设备原件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对企业生产造成不稳定因素;同时由于技术总体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并非真正意义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可靠性运营维护仍需大量人工操作。

从控制设备构成而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涉及多个门类、多种材质构造的组成元件,其生产制造的质量与控制设备稳定性总体密不可分,尤其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企业受制于恶意竞争,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元部件的生产成本,从而造成单个元件的稳定性较低,进而产生蝴蝶效应,降低控制设备总体的稳定性。

从控制设备操作角度而言,其设备操作使用者的技能水平,与其运行的可靠性密切相关,在特定生产环境下操作者使用不当极易引发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且设备长期保养维护不足,导致生产安全性、可靠性与规范指标要求存在差异,进而影响企业宏观生产的进度。

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与相关建议

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的意义分析,其可靠性水平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采用实验模拟、黑盒测试、现场测定等方式,检验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测试原理的差异,其方法主要可划分为:

(1)实验模拟测定方法,即采用多种方法模拟人机设备的生产与工作环境,利用所采集的相关实验数据,精确测定电机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指标。该种方式可实验模拟复杂生产环节,形式环境多样,适用于大规模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检验,对于实验设备的投入较大,但由于生产工作环境多为模拟实验条件,因此与现场测定方式所探究的可靠性指标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2)黑盒测试可靠性检测,即产品自动化空射设备未交付使用前的可靠性检测,基于构成组件的稳定性,及时分模块或总体黑盒测试,探究设备故障的原因与维护方法,确保控制设备有效率维持较高水准,对于组件复杂的电气设备可靠性监测适用性较高。

(3)现场测定可靠性检测,即基于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现场,采用统计学原理,采集检测对象的相关技术指标,其区别于实验测定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基于少量样本现场检定即可,更符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实际运营状态。图1为某配电网络智能化控制系统图:

图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其指标检测的基本原理,可从以下角度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产品质量,提升其设备的可靠性水平:

(1)注重控制设备的整体可靠性设计。依托电子电路、微电子技术等,在产品顶层设计阶段,加强对方案的把控与选择,针对产品的类别、组件构成与替代部件的经济性科学布局,严格按照产品技术参数,调整组件的结构与功效,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生产工艺成本,科学确定控制设备组件的部件材质,有利于后期维护保养的时效性与经济性。

(2)控制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整体质量。设备生产部门在运营制造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选定组件与元器件的材质、规格,严格管控元部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抗震动性等,能适应多种复杂环境的生产条件,降低自动化设备后期作业运行的材质损耗。

(3)规范设备可靠性检测流程与后期维护保养。自动化控制设备尚未出厂前,黑盒测试方式测定其潜在故障隐患,优化样本采集的科学性,结合现场测试方法,采用间歇性、连续性测试方式,计算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加强对设备故障排除力度,依照设备结构与作业原理科学诊断排障方法;同时为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产品使用者应建立定期保养机制,针对重点检修与关键保养的高负荷模块,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4.结语

作为电气工程的关键模块,电气自动控制设备可靠性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注重相关设备的设计方案优化,加强元件的质量把控,利用可靠性检测的相关方法,规范可靠性测试环节、规范相关测试流程,加强设备的后期维护保养,采用技术手段确保企业生产的精准度,有助于提升其数字化、安全化与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与生产效益,促进电气工程系统的安全稳固运行。

参考文献:

[1] 霍跃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9).

[2] 2010-2020年智能电网设备市场需求分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2012(6).

[3] 郭策,范然.设计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思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

[4] 孙伟.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7).

作者简介:

张平稳(1981.6—),男,汉族,山东金乡人,大学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维修及电气相关方面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紫阳大道3399号

论文作者:张平稳1,李莹1,熊小丽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分析论文_张平稳1,李莹1,熊小丽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