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的返魅”对文化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文/李宗裕
摘 要: 当代审美文化与以往的文化形态有诸多区别,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由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文化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二者的关系由和谐逐渐变得疏离甚至对立。当代审美文化应该正视对自然直接造成的破坏,并且在协调文化与自然的关系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世界的返魅”通过对唯物主义自然观、人类中心伦理学、主客二分思维法的批判,给缓解文化与自然的矛盾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审美文化;返魅;自然
学者姚文放曾指出当代审美文化的几个基本矛盾,其中包括文化与自然的矛盾。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本是文化在谋求自由时不可违反的基本准则,而当代审美文化却在生态问题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文化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及产品,其与自然的矛盾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学者王德胜曾直言,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超拔者”,而世界仅仅成为了一个对象。随着人与自然地位的变化,文化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实践中,规范的审计流程应分为事前准备、事中实施、事后反馈3个完整的阶段,后续审计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对企业是否已经将审计建议进行落实和纠正进行如实反馈,对审计工作起到监督落实的作用。JY酒店的审计流程如图1—1所示,在此流程中,其开展的审计工作只包含内审的前两个阶段,忽略了后续审计,JY酒店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事项进行前期准备并现场审计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审计意见以及整改事项,但没有对财务部门的审计整改实施情况进行回访与追踪,后续审计不力,审计整改事项的落实更多依靠的是财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实践降低了整个内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升。
人与文化关系的分离和人与自然地位的失衡等现象其实早已存在,解构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祛魅”也加速了自然意义的缺失。美国哲学家大卫·雷·格里芬发展了莫里斯·博曼的“世界的返魅”思想,这为当代审美文化的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出路。返魅哲学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产物,其本意是希望能使人类走出生存危机,但在当代审美文化的视域下,“返魅”从多个维度反思了后现代社会中自然的本质,对唯物主义自然观、人类中心伦理学和主客二分思维法等固有观念持批判态度。通过对世界审美性的部分恢复,文化与自然的矛盾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8~9月香菇价格较高,但处黔西南州的高温季节,同期降雨量大,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在该季节主要注意降温工作,但最易被忽略的是棚内通风、换气,喷水后要及时通风0.5~1小时[5],高温高湿易导致出菇快、出菇薄且易开伞,这也是万家店片菇率高达15%的原因。在该季节为免烂棒、闷棒[6],脱袋转色优于袋内转色。温度升高、高温季节在山区可用脱袋转色,温度降低的季节采用袋内转色的方式管理菌棒。
一、反思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自然观视自然界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其演变主要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阶段。在遥远的古代,文化与自然的原初关系是相当和谐的。生活在科技并不发达时代的古人们,比现代人更加敬畏自然的力量。无论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还是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国古代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也都显示出了文化与自然的密切联系。17世纪以来,无神论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其他流派的思想文化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愚昧的和落后的,上帝逐渐失去了主宰一切的地位。针对这一时期的世界观,学者曾繁仁认为:“新的机械主义的秩序,以及与它相联系的权力和控制的价值,将把自然交给死亡。”[1]“世界的祛魅”即“世界魔力的丢失”加速了人类迈向理性化的进程。人类真正意义上拥有了主宰世界的力量,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在这个过程中悄悄产生了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追求理性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糟糕的副产品。在模式化和利己化的观念影响下,科学和理性被当成衡量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占领了人们的头脑。这种价值观对于现代科技的崇拜不亚于信徒对于宗教的狂热。更可怕的是,在现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控制下,科学的绝对威力也快速蔓延到了审美文化领域。学者余虹指出:“当代审美文化的世俗化就是对传统审美文化的核心——神性信仰和宗教的摧毁,就是膜拜的消失和审美对象之灵晕的消失。”[2]在某种层面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审美能力的倒退,工具理性遮蔽着人类追求生态审美的天性。从当代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没能防止唯物主义自然观带来的消极后果,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助长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当代审美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失误。
正是由于文化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逐渐恶化,人们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找到能够替代的满足感。“我们与祖辈不同,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我们自己制造的世界里。”[5]罗伯特·休斯注意到了城市和大众宣传工具的拥塞。拓展到当代审美文化领域,可以发现当代人已经陷入了一个悖论——既想发展高度人工性意象,又想追求重归自然的体验。人们身处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高楼里,心中却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渴望与向往。即使在城市中有各种逼真的人造自然景观,漫步于城市之间和漫步在山林水涧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学者周宪写道:“这种和自然的视觉亲近是深陷都市囹圄之中的人们根本无法获得的。”[6]不仅仅是我们的心在向往自然和自由的天地,人类的各种感官尤其是视觉的冲动也在逼我们摆脱符号化的人造景观,走向更加原生态的自然界。对世界部分地“返魅”并不是对世界神秘性的完全恢复,更不是让人类重回到原始的生存状态之中,而是倡导一种对不和谐的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深刻反思,这是对人类狂妄自大、以自我为中心伦理观的批判。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困境,人类或许应该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逐渐回到我们最初的身体和精神家园。审美文化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再次亲近自然,追求人类生存的诗意和韵味。
二、批判人类中心伦理学
当人与自然的比例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审美关系的变化。美国神经美学教授安简·查特吉说:“也许审美快乐就是这样一种快乐,是一种没有被‘想要’污染的喜欢。”[4]人对自然的审美体验本应是“不涉及利益的兴趣”的一种特殊体验,而自然却逐渐被看作满足人各种不合理生存欲望的对象。在人类中心伦理观的支配下,在对“祛魅”的追求下,人类渴望知道更多、得到更多。大量砍伐森林、快速饲养牲畜、随意排放污染……这一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变得奄奄一息,而人类社会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战争频发、疾病横行。其实后果远不止这些。当文化的发展超越了自然的上限,自然成为可以被肆意妄为的对象时,便失去了它的神圣品质和原本的灵晕。生态劫难夹杂着许多利益驱动的成分,各种精神疾病也像瘟疫一样迅速流行。这一切都体现出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弊端,文化与自然的矛盾亟待解决。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人为自然立法”,人类主体性在历史上总体呈发展态势。其实,人早就因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而与自然界其他事物完全区别开来。在中国古代,天、地、人三者,人类通常把自己放在中心的位置加以考量,认为人可以沟通天地。这些哲学思想在当时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然而,18世纪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造成了一系列损害自然的现象。人类用尽心思地对抗和统治自然,只为了“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在祛魅主义的冲击下,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发达的科学技术使人类不满足于生存现状,凡是体现人类主体性的哲学理论皆可以被人类中心主义者歪曲或夸大后拿来当做随意主宰自然的借口,这种激进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使人类不断放纵自己的控制欲和掠夺性。
“重写文学史”虽然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之下不可避免带有局限性。有学者重新评价了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柳青的《创业史》,然而这篇文章主要缺点便在于把历史过于简单化。它试图从创业史的整体结构和小说内容出发,对人物的设置以阶级分析的眼光看待,从而得出了《创业史》是以狭隘的阶级分析理论配置各式人物,作品的情节展开与人物之间的矛盾线索便被安排在阶级、阶层等矛盾基础上,使得一切都好似精心安排。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之一是将自然看作人类可以利用的生存工具,并无生命和灵魂。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自然完全是由无生命的物质构成的,它缺乏任何经验、情感、内在关系,缺乏有目的的活动和努力[3]。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现代人不断地索取甚至相互争夺更多的自然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越来越受到商业行为和技术手段的影响,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也被割裂了。一些学者发现,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人类忙于探索和利用世界的永恒规律来不断优化自己的生存环境,但得到的结果却越来越背离当初的目标,许多文化现象甚至以损害自然为代价。甚至可以说,技术主义直接摧残了许多传统文化。大卫·雷·格里芬提出了对世界进行部分地“返魅”,恢复一部分自然界的神奇和神圣,人类更有可能反思唯物主义自然观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重视维护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格里芬意在通过“世界的返魅”这个基点来对抗“祛魅”带来的弊端。对于当代审美文化来说,技术主义损害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大众在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前失去了自己应该持守的态度,文化发展的自由不断膨胀,日渐超出了自然界所能承受的范围。“世界的返魅”通过对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反思,试图限制文化的权利,让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重归对自然之道的尊重和敬畏。
在学徒制实践中,缺少权威的学徒选拔和淘汰机制,学徒对现代学徒制知之甚少,没有树立起现代学徒的意识,不了解经过现代学徒制培养能得到的收益,导致学生在合作中不愿参与甚至消极抵触。在学校内建立学徒管理部门,制定学徒选拔模式,让学徒制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过程,同时,建立学徒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淘汰不合格的学徒,才能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
三、纠正主客二分思维法
主客二分的思维方法起源于西方,它把主体与客体分割开来,看作两个独立的存在。这种思维方法长期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的立场和角度,它将存在与存在者分裂开来,从而导致了对事物真理的“遮蔽”。现代人对于自然的异己感、占有欲和敌对情绪皆由此而来。然而,西方一些生成论者认为美学经验是由主体和客体共同决定的,这表明美学家们开始企图弥合人与自然的分裂。建构主义观点承认人与自然的交互行为的价值,提倡一种与客观主义完全不同的审美视角。但它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非功利概念,而且依然不能解决主客二分思维方法带来的困扰。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主客二分思维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变本加厉。当代审美文化不仅需要理解自然,更重要的是建起一层坚固的精神屏障以防止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剧烈冲突。任何的二元状态和两极对立最多只是过程,而绝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
从存在价值和意义来说,人是“自然界自我意识”的代表,也是改变世界的行动主体。而生物学和生态学却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没有什么主客之分,只有时间顺序上的先后之分。人的出现本来就是自然不断发展的产物,地球上一切生物的出现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出现有思想和有创造能力的人类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种“意外收获”。文化与自然的矛盾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疏离。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虚拟网络等联手铸成了一座人工围城,割裂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人有如笼中之鸟、缸中之鱼和瓶中之花,——现代人的流行趣尚恰恰构成了对其自身处境的一个绝妙隐喻![7]在高度都市化、媒介化和消费化的当代审美文化中,恢复和协调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世界的返魅”是对孕育出人类智慧的自然力量的重新发现,是对主客二分思维的彻底打破。不应该再相信人类的满足感来源于物质利益,后现代生态主义思想将扭转人们的现有常识,为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理论支撑。
演化心理学也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世界融为一体,并不该有“此”与“彼”的区别,自然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被动的选择者。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主人或生态链的例外。长久以来,非生态的、非关系性的存在观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例如生态系统本身的危机,尤其是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阿诺德·柏林特曾批评笛卡尔以来的哲学传统,认为通过将世界客观对象化而理解它、掌握它,通过将世界纳入思想的秩序而控制它是很荒谬的事情。对于当代审美文化来说,主客二分的思维方法显然不符合现实实践的需要。“自然的祛魅”导致了更加贪得无厌的人类的出现。当代审美文化从哪里跌倒,也就应该从哪里爬起,“世界的返魅”所要消解的正是穷尽主体力量去征服客体的这种霸道思维。人与其他生物一样从自然界中产生,在自然界内发展和繁衍。“人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就表达了在商业社会和科技时代下对于自然的向往,也从一个方面张扬了审美文化的生态学意义。绘画、音乐、诗歌等作品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对大自然的歌颂和礼赞,减少文化与自然的冲突,使人的心灵世界更加丰富和浑厚。
四、结语
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中后现代主义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是全球性的,精神危机和社会病也在不断扩张,人类面临的是共同的生存现状。在此背景下,西方的一些哲学和美学理论也给中国的美学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并有望进一步指导具体实践。文化与自然的矛盾是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矛盾之一,后现代主义“世界的返魅”思想有望缓和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唯物主义自然观、人类中心伦理学、主客二分思维法……这些都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绝对正确的观念,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思想在后工业时代的弊端快速显现——文化逐渐失去了自然。提出和发展“世界的返魅”思想是对上述观念的批判与反思,也成为了当代审美文化转型可以借鉴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07.
[2]余虹.审美文化的世俗化流变[J].社会科学,2007(5):187-192.
[3]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18.
[4]查特吉.审美的脑:从演化角度阐释人类对美与艺术的追求[M].林旭文,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4.
[5]休斯.新艺术的震撼[M].刘萍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285.
[6]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54.
[7]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238.
作者简介 :李宗裕,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宋国栋
标签:审美文化论文; 返魅论文; 自然论文;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