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论文_叶聪聪

关于中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论文_叶聪聪

叶聪聪(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00)

摘要: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健美操、啦啦操运动,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健美操、啦啦操运动技术水平,我国 体育总局大力提倡啦啦操进校园。在这提倡下,并根据实习学校的大课间的实际需要,便选择啦啦操进行教学。为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我国中学校园啦啦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3-0198-01

1教学设计理念

1.1指导思想

秉承“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练习体育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快乐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教材分析

本次课教材根据水平五高中一年级学生综合需要,选自《全国时尚啦啦操锻炼标准》中的全国时尚啦啦操二套二级。

1.3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对象为水平五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正处于青春期,男女性格差异较大。男生爱表现,女生则较为害羞。

1.4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初步建立大众啦啦操的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60%的学生能流畅和独立完成二套二级组合一的动作,4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其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精神,提高对啦啦操的兴趣。

(4)体能目标:通过体能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腰腹和背肌等力量的身体素质。

1.5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为了达成学习目标,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手部和脚部动作的规范和到位;难点是动作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本次课以啦啦操的操化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柔韧性以及力量性练习作为辅助。此外还安排了体能练习:俯卧撑和两头起;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等方法展开教学,采用探究、合作、学练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当前教育理念分析

1.6.1国内教育理念

我国目前的校园啦啦操教育理念从以往的传授技术、技能为主转变为如今的不仅要传授其基础知识和技术,还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其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编潜质,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啦啦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性是其主要特征,我们应剖析啦啦操自身特点,探索和发现促使其不断发展的动力,而创新是其生命力,只有创新才有生命、才有活力、才会发展。

1.6.2国外教育理念

国外对于啦啦操的教育理念则是由创新性的教学转变为现在的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国外的教育理念不仅高度重视终身性的学习,并且国外的教育理念往往重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自发自主创新的学习。在这种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终身性创新性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创新的。

2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内容,为上课做好身心准备

集合整队,宣布本上课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服装及佩戴物等。着重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确热身得重要性以及在上课的时候不可以打闹等。

(二)体会并初步学习啦啦操的操化动作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进行完整动作示范,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概念,之后让学生自主体会练习。而后再进行分解示范、讲解教学。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讲解示范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用少而准确的词来概括动作要点。

(三)进一步强化操化动作及动作之间的衔接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完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要求每个小组将脚步动作进行重新组合(教师在分组前给学生们举过例子)。学生们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会锻炼他们自评、互评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然后集体跟音乐进行练习。

(四)身体素质练习

俯卧撑和两头起,男生各做2组,一组10个,女生各做2组,一组6个。最后,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做拉伸放松操,教师对进行总结,并进行肯定行评价,布置课后作业——复习本次课所学习的操化动作。

总结

教师要善于发挥优秀干部作用,让优秀学生干部起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性教学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他们学会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对本次课进行实践,我发现本次课虽然达到教学目标,但还有存在一些不足。开始部分的热身内容应该采用的操化步伐脚步的动作,而不是采用老套的慢跑热身。采用的操化步伐脚步的动作热身可以帮助学生提前熟悉教学内容。本次课的所选的啦啦操的操化动作难度可能有些大,学生虽然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跟音乐自主的跳下来,但却没有节奏感和律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对啦啦操进行解释,但可能是不详细清楚,所以很多男生还是不愿意学习。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课题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体育与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饶少明.心理暗示在高中啦啦操选修课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3,S1:155一156.

[3] 李国民,归明,董春华,李正华.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参考,2016,02:40-43.

论文作者:叶聪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关于中学体育啦啦操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论文_叶聪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